早晨7點半,嵩山少林寺景區門口,不少遊客打卡留影,幾名當地人吆喝著拍照“十元一張,快拍快取。”一大早,已有導遊帶來了旅遊團,其中不乏外國遊客。有的在認真聆聽導遊講解,也有人轉身打量門口的建築,感受少林文化的獨特魅力。
這一天,是8月26日,距釋印樂法師接任這座千年古刹的住持剛滿一個月。
現在,清淨了
景區門票全價票80元/人,半價票40元/人;景區入口至少林寺核心區域的觀光車單程15元/人,往返25元/人。一位負責拍照的當地人說“景區門票沒有調整,還是以前的價格”。
奔流新聞記者跟著人群有序進入寺內,映入眼簾的是兩側的石碑和高大的百年銀杏樹。前往寺內核心區途中,持有鄭州嵩山少林旅遊社旗幟的導遊主動詢問遊客:“要不要講解服務,小團隊講解收費100元,耳機需另付10元/人。”
少林寺中軸線的殿堂都設有香爐,便於遊客燒香祈福,尤其是大雄寶殿和西方聖人殿前,香火旺盛。香客們有序免費拿取三支清香,閉目祈禱,隨時有僧人對香爐進行清理。
寺內少見僧人走動,也無人主動搭訕遊客上香。記者谘詢一名不願透露姓名的當地人得知,以前,寺裏雖有免費清香,但會有人推薦高價香,最便宜的69元,高價的990元,還有9990元的。
途經碑廊直至寺院後方的西方聖人殿,沒有一處商業攤位,原本售賣平安福、手串等物品的法務流通處現已關閉。大雄寶殿外、少林素齋門前的電子功德箱也不複存在。隻有木製功德箱上仍保留著二維碼。一名義工說:“這是為沒有現金支付習慣的遊客準備的,並非強製捐款。”
神秘的方丈室圍擋已拆除,室門緊鎖,門口原有的“永信”藏頭對聯已移除,釋永信的紀念碑也被拆除。
從事導遊工作12年的範姐說,20天前,方丈室還被圍擋著。以往設在生活區大廳、30元/人的武僧收費表演等也不見蹤影了。現在的寺內,莊嚴又清淨。
從寺廟往出口方向行進,少林藥局仍正常營業,主要售賣消痛類藥膏和含片,價格從數十元至百元不等,工作人員全程無主動推銷行為。
記者經塔林乘坐索道前往鳳凰台,在鳳凰台周邊有疑似僧人的男子攔路算卦和按摩。少林寺工作人員對此回應稱,“這些人不是寺內僧人,說白了就是假的。”
改革的變化
公開報道顯示,新住持釋印樂法師生於1966年,19歲出家,畢業於中國佛學院,曾遠赴斯裏蘭卡學習巴利語佛典。他在白馬寺推行農禪製度初期,也遭遇巨大阻力,甚至有僧人出走、遊客投訴。但他堅持“佛門不是景點”,三年後寺內風氣一新。
一位熟悉釋印樂法師的居士評價道:“在執掌白馬寺的二十年裏,他就以廢除燒高香、停辦收費法會著稱。他不炒作、不發言,在洛陽當地,被譽為最安靜的慈善力量。”
一位知情者透露,與釋永信商業化的風格截然不同,釋印樂出任少林寺住持後,迅速推出去商業化、製度重構和文化重塑三項改革措施,短短一個月已初顯成效。
範姐告訴記者,“新住持上任後,寺院有不少人員變動,此前寺內數十名僧人離開,同時也新增了數十名麵生的僧人,推測是印樂法師帶來的團隊。”
對於寺院的變化,一名在寺內服務了3個月的義工坦言,和以前一樣,沒感覺到有什麽變化,就是收費攤位全都取消了。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遊客和本地導遊,他們的感受是,寺院最大的變化就是商業氣息淡了。來自廣東的遊客袁先生稱,自己是慕名而來,不管發生什麽事情,都不會影響他對少林寺的期待。
也有遊客擔心,失去商業收入後,少林寺的運營成本如何解決?畢竟,少林寺不像普通小廟,取消高價香火錢、武僧商演收入等商業來源,勢必會帶來一定的經濟壓力。
商業遠去
7月27日,少林寺管理處一紙通報震動世俗社會:方丈釋永信因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項目資金、寺院資產,且嚴重違反佛教戒律,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並育有私生子,正接受多部門聯合調查。
十年前,就有人實名舉報釋永信的以上行為。此次官方通報,讓這位被稱為“佛門CEO”的方丈的商業帝國瞬間崩塌。
釋永信執掌少林寺期間,將年收入不足萬元的寺廟,發展為全球注冊706個商標、控製18家企業、年收入超10億元的跨國集團。在其主導下,少林寺成立河南少林寺實業發展公司、無形資產管理公司等,注冊數百個“少林”商標,涵蓋多個行業,商業觸角涉及門票收入、商業投資、海外分寺、地產項目等。
釋永信被查兩天後,中國佛教協會批準釋印樂法師接任少林寺第31任住持。
8月26日,奔流新聞記者通過“嵩山旅遊”服務號購買門票時發現,景區介紹一欄顯示方丈仍是釋永信。企查查顯示,截至8月27日,釋永信的所有關聯企業中,僅中國嵩山少林寺為正常經營狀態,其餘4家為吊銷/注銷狀態。
千年古刹曾在商業化中淡化了禪意,如今的少林寺,正剝離喧囂,重拾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