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擁核武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擁核武

文章來源: nippon.com 於 2025-08-19 08:51:37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擁核武

日本參議院選舉已於本月20日落幕,政局也自此正式步入高度不穩定的階段。尤其新興極右政黨的強勢崛起,被視為“日本版川普現象”浮現的徵兆。

文:古賀攻(曾任nippon.com政治部長、編輯構成局次長、社論委員長,現為常務理事)

  日本政黨政治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本次日本參議院選舉共改選125席,包含原定席次248席中的一半(124席)及1席缺額補選。結果,在這125席中,執政黨自民黨僅拿下39席。雖然勉強高於1989年36席次所創下的曆史最低紀錄,但較改選前大減13席,堪稱慘敗。

執政盟友公明黨表現同樣低迷,受限於主要支持基盤——創價學會成員高齡化等因素,議席數比改選前減少6席,僅剩8席。由於自民、公明兩黨在此次選舉中合計擁有75席非改選議席,首相石破茂曾表示,自公聯手的“必達目標”是拿下50席,以確保參議院過半(125席)。然而最終自公兩黨共計僅拿下47席,繼眾議院之後,在參議院也失去了過半優勢。

自民黨即將於今年11月迎來建黨70週年,雖然仍維持執政地位,卻首次在眾參兩院雙雙失去過半,成為國會中的少數。某種程度上,日本政壇正邁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在1990年代金錢醜聞風暴席捲政壇之際,日本曾以建立“可實現政權輪替的兩大政黨製”為目標,將眾議院選舉製度由中選區製改為小選區製。這項改革意在擺脫過去自民黨內部“假性政權更替”的老路,轉向由主要政黨在朝野之間實質競爭的健全政黨製度。實際上,2009年確實曾實現一次政權輪替。不過,參議院並未被納入當時這波政治改革的範疇。

由於參議院議員本就比眾議院議員更不為選民熟悉,民眾在投票時能參考的資訊有限,因此選舉結果往往容易受到當下氛圍左右。結果,曆屆參議院選舉多次出現超出預期的議席變動,導致多位首相因此被迫下台。

此次參議院選舉也可說是其中一個例子。若是執政黨失去民心,大量席次轉向在野陣營,這本是選舉正常運作的體現。然而此次問題在於,議席移動並未發生在主要的執政黨與在野第一大黨之間,而是“非自民黨票”分散流向各個小黨,導致在野陣營的多黨分散,這才是真正值得關注之處。

在野陣營中,國民民主黨的議席自改選前的4席大幅成長至17席,參政黨也從1席躍升至14席。相較之下,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則維持原本的22席,未有增減。這3個政黨的立場橫跨左右光譜,彼此間幾乎沒有重疊。當執政黨失去過半優勢,而在野陣營又四分五裂,政治勢必陷入漂流不定的狀態。

  長期主張激進論調的參政黨

尤其是直到選前仍被視為泡沫政黨的參政黨,竟以帶有排外色彩的“日本人優先”口號為號召,在多個選區成功讓毫無知名度的候選人脫穎而出,這一現象很可能成為日本政治的重要轉捩點。若要稱2025年參議院選舉為“曆史性”的一役,與其聚焦於自民黨的“慘敗”,不如說這次選舉標誌著日本出現了與歐美趨勢相似的政治動向——“極右民粹政黨正式崛起”,會更為貼切。

圖為2025年7月20日,日本舉行參議院選舉,參政黨黨魁神穀宗幣向媒體發表講話。(Reuters)



日本參政黨代表神穀宗幣解釋,“日本人優先”口號不是要煽動排外,而是呼籲重視“讓日本人富起來”、“守護日本人”、“培育日本人”這樣的觀點。(日本參政黨網站)

  高呼“日本人優先”如川普翻版 點圖放大了解更多日本參政黨:





參政黨由現任代表神穀宗幣(47歲)於2020年創立。神穀出身自大阪府吹田市議會,曾代表自民黨參選眾議院選舉,也曾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大阪府議會議員,但始終未能出線。之後,他轉而透過YouTube發表“反疫苗”等主張,逐漸吸引一群支持者。2022年,他成功當選參議院比例代表,首度取得國會席次。

參政黨的基本立場,奠基於日本政治光譜中極右勢力的民族主義與複古主張。今年5月該黨發表的《新日本憲法(構想草案)》中,將日本定義為“由天皇統治、君民一體的國家”,並將“珍視日本的心”列為國民的必要條件之一。若依文字解讀,對於被認定為不珍視日本者,甚至可以剝奪其國籍。

此外,草案中還主張“重視《教育敕語》”,在糧食條文中也特別強調“以稻作這項主食為核心”。甚至條列出“媒體有義務對國家政策進行公正報道、不得偏頗”等嚴苛措辭,幾乎讓人誤以為是在閱讀威權國家的憲法。



代表參政黨參選東京選區、以約67萬票獲得第二高票當選的43歲爵士女歌手SAYA,過去曾是因右翼言論遭免職的前航空幕僚長田母神俊雄的支持團體“田母神女孩”成員之一。在本次參議院選舉公告發布後的7月3日,她在一場網絡節目中公開表示:

擁有核武是最便宜的選項。



43歲爵士女歌手SAYA是參政黨重點宣傳的明星級成員。(X@3seito_machine)



SAYA於日本投降80周年的8月15日貼出與黨友參拜靖國神社的照片,短短1小時已有逾4000人讚好、800多人轉發。(X@sayaohgi)



  常站“C位”或神穀宗幣身旁 X貼文讚好次數每每破萬 更多SAYA的照片:



  英美的FIMI現象9年後在日本發生?

這些主張全都是超乎常理的極端言論,但參政黨在社群媒體上的聲量卻越來越高。甚至在選舉期間,外界還指出俄羅斯可能透過資訊戰,有組織地在社群平台上散播挺參政黨的內容。選戰期間,剛剛提到的參政黨候選人SAYA更登上俄羅斯國營媒體“衛星通訊社”的日文網站,進一步引發各界揣測。值得一提的是,歐盟早已將“衛星通訊社”列為官方宣傳機構,並禁止其在歐盟境內播出。

外國勢力對選舉等民主程序的介入行為,被稱為“FIMI(Foreign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and Interference,外國資訊操弄幹擾)”,日本的防衛白皮書也曾介紹此類現象。若這次選舉的確存在俄羅斯介入,那麽代表繼英國脫歐、川普於2016年首度當選美國總統之後,FIMI的魔手終於在9年後悄然伸向日本。

參政黨之所以能大幅躍進,有一種說法是,他們成功吸納了原本自民黨在安倍晉三時代所擁有的“鋼鐵保守派”選民。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若不是從去年以來物價飆漲、實質薪資不斷縮水,加上石破領導的自民黨“毫無對策”,應不致於掀起此次如此浩大的參政黨熱潮。

根據厚生勞動省7月4日公布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表示生活“非常困苦”的家庭比例達到28.0%,比前一年增加了1.5個百分點。事實上,日本目前的通膨率已是先進國家中數一數二的高水準。

於是,在國民對生活的感受每況愈下的情況下,尤其是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眼看逐年增加的訪日外國人的消費力攀升,以及外國富豪對日本不動產的投資等,逐漸變得刺眼、讓人感到不舒服。這樣的情緒,很可能正好與參政黨提出的“日本人優先”口號產生了某種化學反應。

訴諸情緒的政治操作,正是標準的民粹手法。儘管造成日本物價高漲的根本原因,是安倍經濟學所帶動的日圓貶值政策,但這個核心問題卻始終未被正麵檢討。據說,參政黨在東京都心舉行的最終造勢活動,竟吸引了多達2萬人到場。

石破首相在投票當晚(20日)強調,自民黨相較之下仍是“國會第一大黨”,表明將繼續執政。即便未來黨內掀起“倒石破”聲浪,導致其請辭並重新舉行自民黨總裁選舉,也無法保證新任總裁能順利在國會被選為首相。即使當選,麵對眾參兩院都處於少數執政的困境,壓力依舊沉重。短期內,日本政局恐怕仍將持續陷入漂流不定的狀態,看不到明確出口。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驚魂!波音客機突傳爆炸聲 引擎狂噴火 載280人急降…
中國女遊客罵移民局官員扯人頭巾 罰款+判囚1個月
特朗普以1對8,歐洲不是沒擠上桌而是被踢下了桌
忘關麥!川普馬克龍咬耳朵 爆普京“為了我和談”引關注
其他一切都是前戲!川普“三步驟”和平劇本曝光!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人女市長:波士頓永遠是庇護城,川普嚇不倒我
川普:我死後想上天堂,如果我辦到了…
中方稱“印外長說台灣屬中國” 印方反駁:錯誤引述
美歐動起來!合作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無上限提升烏軍軍力
中國女涉在日本偷男人底褲?女店員拚死擒賊 後續更誇張
俄外長最新論述:從未意圖侵佔烏克蘭領土
彭博觀點:中國由工程師主導 美國卻被太多律師把控
回到蘇聯解體時期? 中國將和俄羅斯以物易物
驚悚畫麵!非法移民卡車司機高速掉頭釀慘劇 全美震怒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擁核武
東北外賣小哥一句“love you” 閃婚美國幼師女博士
擺脫中國勒索 美國稀土公司低價供應關鍵礦物
地鐵安檢,到底有沒有設立的必要?
歐洲7領導不願看的照片,中國官媒酸“恥辱啊!”
澤倫斯基:安全保障有望10天內敲定,鬆口戰後願舉行選舉
萬斯全程沉默 烏方曾點名要他回避:沒他在會順利得多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擁核武

nippon.com 2025-08-19 08:51:37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擁核武

日本參議院選舉已於本月20日落幕,政局也自此正式步入高度不穩定的階段。尤其新興極右政黨的強勢崛起,被視為“日本版川普現象”浮現的徵兆。

文:古賀攻(曾任nippon.com政治部長、編輯構成局次長、社論委員長,現為常務理事)

  日本政黨政治進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本次日本參議院選舉共改選125席,包含原定席次248席中的一半(124席)及1席缺額補選。結果,在這125席中,執政黨自民黨僅拿下39席。雖然勉強高於1989年36席次所創下的曆史最低紀錄,但較改選前大減13席,堪稱慘敗。

執政盟友公明黨表現同樣低迷,受限於主要支持基盤——創價學會成員高齡化等因素,議席數比改選前減少6席,僅剩8席。由於自民、公明兩黨在此次選舉中合計擁有75席非改選議席,首相石破茂曾表示,自公聯手的“必達目標”是拿下50席,以確保參議院過半(125席)。然而最終自公兩黨共計僅拿下47席,繼眾議院之後,在參議院也失去了過半優勢。

自民黨即將於今年11月迎來建黨70週年,雖然仍維持執政地位,卻首次在眾參兩院雙雙失去過半,成為國會中的少數。某種程度上,日本政壇正邁入“前所未有的新局”。

在1990年代金錢醜聞風暴席捲政壇之際,日本曾以建立“可實現政權輪替的兩大政黨製”為目標,將眾議院選舉製度由中選區製改為小選區製。這項改革意在擺脫過去自民黨內部“假性政權更替”的老路,轉向由主要政黨在朝野之間實質競爭的健全政黨製度。實際上,2009年確實曾實現一次政權輪替。不過,參議院並未被納入當時這波政治改革的範疇。

由於參議院議員本就比眾議院議員更不為選民熟悉,民眾在投票時能參考的資訊有限,因此選舉結果往往容易受到當下氛圍左右。結果,曆屆參議院選舉多次出現超出預期的議席變動,導致多位首相因此被迫下台。

此次參議院選舉也可說是其中一個例子。若是執政黨失去民心,大量席次轉向在野陣營,這本是選舉正常運作的體現。然而此次問題在於,議席移動並未發生在主要的執政黨與在野第一大黨之間,而是“非自民黨票”分散流向各個小黨,導致在野陣營的多黨分散,這才是真正值得關注之處。

在野陣營中,國民民主黨的議席自改選前的4席大幅成長至17席,參政黨也從1席躍升至14席。相較之下,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則維持原本的22席,未有增減。這3個政黨的立場橫跨左右光譜,彼此間幾乎沒有重疊。當執政黨失去過半優勢,而在野陣營又四分五裂,政治勢必陷入漂流不定的狀態。

  長期主張激進論調的參政黨

尤其是直到選前仍被視為泡沫政黨的參政黨,竟以帶有排外色彩的“日本人優先”口號為號召,在多個選區成功讓毫無知名度的候選人脫穎而出,這一現象很可能成為日本政治的重要轉捩點。若要稱2025年參議院選舉為“曆史性”的一役,與其聚焦於自民黨的“慘敗”,不如說這次選舉標誌著日本出現了與歐美趨勢相似的政治動向——“極右民粹政黨正式崛起”,會更為貼切。

圖為2025年7月20日,日本舉行參議院選舉,參政黨黨魁神穀宗幣向媒體發表講話。(Reuters)



日本參政黨代表神穀宗幣解釋,“日本人優先”口號不是要煽動排外,而是呼籲重視“讓日本人富起來”、“守護日本人”、“培育日本人”這樣的觀點。(日本參政黨網站)

  高呼“日本人優先”如川普翻版 點圖放大了解更多日本參政黨:





參政黨由現任代表神穀宗幣(47歲)於2020年創立。神穀出身自大阪府吹田市議會,曾代表自民黨參選眾議院選舉,也曾以無黨籍身分參選大阪府議會議員,但始終未能出線。之後,他轉而透過YouTube發表“反疫苗”等主張,逐漸吸引一群支持者。2022年,他成功當選參議院比例代表,首度取得國會席次。

參政黨的基本立場,奠基於日本政治光譜中極右勢力的民族主義與複古主張。今年5月該黨發表的《新日本憲法(構想草案)》中,將日本定義為“由天皇統治、君民一體的國家”,並將“珍視日本的心”列為國民的必要條件之一。若依文字解讀,對於被認定為不珍視日本者,甚至可以剝奪其國籍。

此外,草案中還主張“重視《教育敕語》”,在糧食條文中也特別強調“以稻作這項主食為核心”。甚至條列出“媒體有義務對國家政策進行公正報道、不得偏頗”等嚴苛措辭,幾乎讓人誤以為是在閱讀威權國家的憲法。



代表參政黨參選東京選區、以約67萬票獲得第二高票當選的43歲爵士女歌手SAYA,過去曾是因右翼言論遭免職的前航空幕僚長田母神俊雄的支持團體“田母神女孩”成員之一。在本次參議院選舉公告發布後的7月3日,她在一場網絡節目中公開表示:

擁有核武是最便宜的選項。



43歲爵士女歌手SAYA是參政黨重點宣傳的明星級成員。(X@3seito_machine)



SAYA於日本投降80周年的8月15日貼出與黨友參拜靖國神社的照片,短短1小時已有逾4000人讚好、800多人轉發。(X@sayaohgi)



  常站“C位”或神穀宗幣身旁 X貼文讚好次數每每破萬 更多SAYA的照片:



  英美的FIMI現象9年後在日本發生?

這些主張全都是超乎常理的極端言論,但參政黨在社群媒體上的聲量卻越來越高。甚至在選舉期間,外界還指出俄羅斯可能透過資訊戰,有組織地在社群平台上散播挺參政黨的內容。選戰期間,剛剛提到的參政黨候選人SAYA更登上俄羅斯國營媒體“衛星通訊社”的日文網站,進一步引發各界揣測。值得一提的是,歐盟早已將“衛星通訊社”列為官方宣傳機構,並禁止其在歐盟境內播出。

外國勢力對選舉等民主程序的介入行為,被稱為“FIMI(Foreign Information Manipulation and Interference,外國資訊操弄幹擾)”,日本的防衛白皮書也曾介紹此類現象。若這次選舉的確存在俄羅斯介入,那麽代表繼英國脫歐、川普於2016年首度當選美國總統之後,FIMI的魔手終於在9年後悄然伸向日本。

參政黨之所以能大幅躍進,有一種說法是,他們成功吸納了原本自民黨在安倍晉三時代所擁有的“鋼鐵保守派”選民。這固然是原因之一,但若不是從去年以來物價飆漲、實質薪資不斷縮水,加上石破領導的自民黨“毫無對策”,應不致於掀起此次如此浩大的參政黨熱潮。

根據厚生勞動省7月4日公布的《國民生活基礎調查》,表示生活“非常困苦”的家庭比例達到28.0%,比前一年增加了1.5個百分點。事實上,日本目前的通膨率已是先進國家中數一數二的高水準。

於是,在國民對生活的感受每況愈下的情況下,尤其是40歲以下的年輕族群,眼看逐年增加的訪日外國人的消費力攀升,以及外國富豪對日本不動產的投資等,逐漸變得刺眼、讓人感到不舒服。這樣的情緒,很可能正好與參政黨提出的“日本人優先”口號產生了某種化學反應。

訴諸情緒的政治操作,正是標準的民粹手法。儘管造成日本物價高漲的根本原因,是安倍經濟學所帶動的日圓貶值政策,但這個核心問題卻始終未被正麵檢討。據說,參政黨在東京都心舉行的最終造勢活動,竟吸引了多達2萬人到場。

石破首相在投票當晚(20日)強調,自民黨相較之下仍是“國會第一大黨”,表明將繼續執政。即便未來黨內掀起“倒石破”聲浪,導致其請辭並重新舉行自民黨總裁選舉,也無法保證新任總裁能順利在國會被選為首相。即使當選,麵對眾參兩院都處於少數執政的困境,壓力依舊沉重。短期內,日本政局恐怕仍將持續陷入漂流不定的狀態,看不到明確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