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釋永信刑案涉國家秘密,財務報表不公開,這合理嗎?

釋永信刑案涉國家秘密,財務報表不公開,這合理嗎?

文章來源: 理與塵 於 2025-08-18 20:19:1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釋永信刑案涉國家秘密,財務報表不公開,這合理嗎?

一份蓋著紅色公章的答複書,從河南登封寄往江蘇宜興,紙麵上的鉛字冷靜而堅定。

它躺在江蘇諾盛律師事務所郭建新律師的案頭,宣告了一次信息公開申請的終結。

郭律師想看看千年古刹少林寺的賬本,而登封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回應簡潔明了:

方丈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他治下的寺院財務,已屬國家秘密。



這份日期為2025年8月13日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複書》,將兩件看似無關的事精確地焊在了一起:一個著名僧人的倒台,與一本拒絕被翻開的賬簿。

自此,通往少林寺核心財富的道路,不再由菩薩或清規戒律把守,而是由《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四條與第三十六條親自站崗。

公眾的好奇心撞上了一堵由法律條文砌成的高牆。

釋永信倒下前,是中國最具權勢的方丈,一個行走於佛堂與董事會之間的矛盾體。

自1999年執掌少林以來,他將一個破敗的寺院,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根據公開報道,其名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了多家企業,業務橫跨文旅、食品乃至醫藥。

少林寺的商標被注冊了數百個,幾乎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門類。

2023年,這家公司甚至斥資4.52億元,在鄭州拍下了一塊商業用地,準備修建:

一個地產項目。

在海外,少林寺的商業版圖同樣壯觀。

據媒體指出,其分支機構遍布全球四十餘處,甚至計劃在澳大利亞購置土地,興建酒店與高爾夫球場。

方丈本人則頻繁出入名流場合,從聯合國講壇到Meta總部,袈裟的身影與現代商業的邏輯並行不悖。

他被外界戲稱為“少林CEO”,一個更深入人心的稱號則是:

花和尚、大商人。

傳聞與非議,像香火的煙塵一樣,從未在嵩山的上空散去。

價值不菲的袈裟,百萬級的豪車,以及關於他與多名女性有染並育有私生子的指控,多年來一直是坊間熱議的話題。

這些指控在2015年達到頂峰,當時他的弟子釋延魯一篇萬字長文,將師父的“七宗罪”公之於眾。

那場風波曾以官方的澄清告終。

一份2017年的調查通報稱,針對釋永信的經濟問題指控缺乏證據,而最勁爆的私生女傳聞,也被定性為:

未發現。

曆史在此處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十年後,當釋永信被多部門聯合調查時,官方通報裏的罪名與當年弟子舉報的內容高度重合。

根據網絡消息,其中包括挪用侵占寺院資金,以及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

當年被否認的,如今成了立案的緣由。而當年作為焦點的財務問題,如今則獲得了新的身份。

根據2022年起施行的《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管理辦法》,寺院財務應“定期以適當方式”向信眾與教職人員公布。

這紙規定,旨在讓陽光照進功德箱。

然而,當郭建新律師試圖借此一窺究竟時,他得到的答複是,由於方丈的刑事案件正在調查,這些本應“適當公布”的財務報告,現在屬於國家秘密。

這個邏輯鏈條完美閉合:

因為方丈涉嫌侵占,所以寺院的財務成了刑事案件的證據;因為是證據,所以成了國家秘密;因為是國家秘密,所以不能對你公開。

一場旨在反腐的調查,客觀上卻為財務黑箱加固了一把最堅固的鎖。

公眾對寺院每年數億元收入與支出的疑問,最終得到了一份蓋著公章的“無可奉告”。

一個旨在追求透明的法律程序,最終導向了更徹底的保密。

千百年來,人們總以為隔開神聖與世俗的,是寺院那道高高的圍牆。牆內是晨鍾暮鼓、青燈古佛,牆外是紅塵萬丈、利來利往。但他們錯了,那道牆真正隔開的,或許隻是賬本的裏外。

當信仰可以被量化為門票、香火與投資收益時,支撐它的就不再是經文,而是報表。

這世上最荒誕的戲劇,莫過於此。人們點燃香火,祈求佛祖顯靈,殊不知佛龕背後,早已是另一套邏輯在運行。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3)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事情如果屬實,那已經不是“諷刺”的問題了!
雙普會"閉門2.5小時"談了什麽?外媒:美官員臉色蒼白
驚魂!波音客機突傳爆炸聲 引擎狂噴火 載280人急降…
美歐動起來!合作提供烏克蘭安全保障,無上限提升烏軍軍力
特朗普總統公布了第一夫人致普京的信,普京作何感想?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人女市長:波士頓永遠是庇護城,川普嚇不倒我
中方稱“印外長說台灣屬中國” 印方反駁:錯誤引述
川普:我死後想上天堂,如果我辦到了…
澤倫斯基:安全保障有望10天內敲定,鬆口戰後願舉行選舉
中國女涉在日本偷男人底褲?女店員拚死擒賊 後續更誇張
烏克蘭捍衛主權都被網民群嘲,反智主義盛行!
特朗普以1對8,歐洲不是沒擠上桌而是被踢下了桌
俄外長最新論述:從未意圖侵佔烏克蘭領土
彭博觀點:中國由工程師主導 美國卻被太多律師把控
回到蘇聯解體時期? 中國將和俄羅斯以物易物
70歲頂流數學家張益唐回國:曾在快餐廳當會計
中國女遊客罵移民局官員扯人頭巾 罰款+判囚1個月
87歲範曾:娶37歲嬌妻,人財兩空?
"日版川普"現象:極右民粹崛起 女歌星倡擁核武
驚悚畫麵!非法移民卡車司機高速掉頭釀慘劇 全美震怒
擺脫中國勒索 美國稀土公司低價供應關鍵礦物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釋永信刑案涉國家秘密,財務報表不公開,這合理嗎?

理與塵 2025-08-18 20:19:19
釋永信刑案涉國家秘密,財務報表不公開,這合理嗎?

一份蓋著紅色公章的答複書,從河南登封寄往江蘇宜興,紙麵上的鉛字冷靜而堅定。

它躺在江蘇諾盛律師事務所郭建新律師的案頭,宣告了一次信息公開申請的終結。

郭律師想看看千年古刹少林寺的賬本,而登封市民族宗教事務局的回應簡潔明了:

方丈釋永信涉嫌刑事犯罪,他治下的寺院財務,已屬國家秘密。



這份日期為2025年8月13日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答複書》,將兩件看似無關的事精確地焊在了一起:一個著名僧人的倒台,與一本拒絕被翻開的賬簿。

自此,通往少林寺核心財富的道路,不再由菩薩或清規戒律把守,而是由《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十四條與第三十六條親自站崗。

公眾的好奇心撞上了一堵由法律條文砌成的高牆。

釋永信倒下前,是中國最具權勢的方丈,一個行走於佛堂與董事會之間的矛盾體。

自1999年執掌少林以來,他將一個破敗的寺院,打造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

根據公開報道,其名下“河南少林無形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對外投資了多家企業,業務橫跨文旅、食品乃至醫藥。

少林寺的商標被注冊了數百個,幾乎囊括了所有能想到的門類。

2023年,這家公司甚至斥資4.52億元,在鄭州拍下了一塊商業用地,準備修建:

一個地產項目。

在海外,少林寺的商業版圖同樣壯觀。

據媒體指出,其分支機構遍布全球四十餘處,甚至計劃在澳大利亞購置土地,興建酒店與高爾夫球場。

方丈本人則頻繁出入名流場合,從聯合國講壇到Meta總部,袈裟的身影與現代商業的邏輯並行不悖。

他被外界戲稱為“少林CEO”,一個更深入人心的稱號則是:

花和尚、大商人。

傳聞與非議,像香火的煙塵一樣,從未在嵩山的上空散去。

價值不菲的袈裟,百萬級的豪車,以及關於他與多名女性有染並育有私生子的指控,多年來一直是坊間熱議的話題。

這些指控在2015年達到頂峰,當時他的弟子釋延魯一篇萬字長文,將師父的“七宗罪”公之於眾。

那場風波曾以官方的澄清告終。

一份2017年的調查通報稱,針對釋永信的經濟問題指控缺乏證據,而最勁爆的私生女傳聞,也被定性為:

未發現。

曆史在此處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

十年後,當釋永信被多部門聯合調查時,官方通報裏的罪名與當年弟子舉報的內容高度重合。

根據網絡消息,其中包括挪用侵占寺院資金,以及長期與多名女性保持不正當關係。

當年被否認的,如今成了立案的緣由。而當年作為焦點的財務問題,如今則獲得了新的身份。

根據2022年起施行的《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管理辦法》,寺院財務應“定期以適當方式”向信眾與教職人員公布。

這紙規定,旨在讓陽光照進功德箱。

然而,當郭建新律師試圖借此一窺究竟時,他得到的答複是,由於方丈的刑事案件正在調查,這些本應“適當公布”的財務報告,現在屬於國家秘密。

這個邏輯鏈條完美閉合:

因為方丈涉嫌侵占,所以寺院的財務成了刑事案件的證據;因為是證據,所以成了國家秘密;因為是國家秘密,所以不能對你公開。

一場旨在反腐的調查,客觀上卻為財務黑箱加固了一把最堅固的鎖。

公眾對寺院每年數億元收入與支出的疑問,最終得到了一份蓋著公章的“無可奉告”。

一個旨在追求透明的法律程序,最終導向了更徹底的保密。

千百年來,人們總以為隔開神聖與世俗的,是寺院那道高高的圍牆。牆內是晨鍾暮鼓、青燈古佛,牆外是紅塵萬丈、利來利往。但他們錯了,那道牆真正隔開的,或許隻是賬本的裏外。

當信仰可以被量化為門票、香火與投資收益時,支撐它的就不再是經文,而是報表。

這世上最荒誕的戲劇,莫過於此。人們點燃香火,祈求佛祖顯靈,殊不知佛龕背後,早已是另一套邏輯在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