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法明確社保“約定豁免”無效。再過半個月,這一司法解釋將正式施行,再次明確企業要為全部在崗員工足額繳納社保。這項本意是保障勞動者權益的規定,卻意外激活了對退休人員就業市場的關注度。
近日,麥當勞、環球影城等企業招聘退休人員的消息引發社會的熱議。企業向退休人員乃至“銀發族”敞開大門,是權宜之計,還是將成為未來新用工常態?
第一財經記者在走訪中發現,很多餐飲店一直都存在招聘退休人員的情況,但並不是特別普遍,大多數餐飲企業還是首選全職的年輕員工,但也不排斥靈活用工、多元化用工作為補充的做法。一般來說,咖啡店、美發店等均是以招聘年輕人為主,超市的收銀員、理貨員等對年齡的要求並不嚴格;企業還會在一些年輕人不願做的崗位上招聘退休人員,比如正常工作時間之外的半夜、通宵等特殊工時崗位等等。
從我國勞動力市場的現狀來看,老年人再就業存在自身技能不足、生理與健康風險大等問題,與年輕人相比在就業市場上競爭力是比較弱的。退休人員雖無需企業繳納社保,但其權益保障仍存模糊地帶。去年,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實施之後,如何保護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勞動者(下稱“超齡勞動者”)的就業權益是相關部門重點研究的配套政策。
業內人士表示,此次“社保新規”能否打破老年人的就業壁壘,未來出於成本的考慮,企業是否願意招用更多的超齡勞動者,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勞動者與用人單位都具有理性‘經濟人’的屬性,雙方大概率會在用工和社保上,選擇自己看來確定性更高的方案。”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學會青年學者委員會副主任李幹對第一財經表示。
小微企業如何應對
據最高法發布的《關於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二)》,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或者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承諾無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的,人民法院應當認定該約定或者承諾無效。用人單位未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勞動者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第三項規定請求解除勞動合同、由用人單位支付經濟補償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該解釋將於9月1日起施行。
這項規則明確了,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或者勞動者向用人單位承諾無需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情況下,雙方產生勞動糾紛,法院應當如何審理。
最高法司法解釋的核心是再次強調了任何“棄保協議”均無效,但這一規定並不是新規,業內人士均認為,公眾所認為的9月1日實行“強製社保”是一種誤解。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李長安對第一財經表示,勞動法和社會保險法等法律法規中,保障勞動者的社保權益都有明確規定,社保本身就是強製的企業的責任和義務,法律上本來就不存在口頭或是書麵放棄社保的協議。
李幹表示,法院屬於司法機關,社保原則上不屬於其職權或職責範圍。不過,考慮到“解釋(二)”第19條明確否定“放棄社保的協議(或聲明)”效力,支持勞動者援引《勞動合同法》第38條向用人單位主張離職經濟補償,這一定程度上會施壓用人單位,使其糾正不參保的狀態乃至補繳社保,就不難理解為何民眾會將之與強製社保聯係起來。
“現在最高法提出來這個問題引發了社會熱議,主要原因是在執行的過程當中,還存在著很多漏洞,特別是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情況比較廣泛。尤其是在當前企業經營壓力比較大、勞動者的收入水平普遍不太高的背景下,這個話題受到了廣泛的關注。”李長安表示。
9月1日司法解釋實施之後,原本就繳足社保的個人和企業不受影響,但如果調低薪資基數繳納社保、此前沒有繳納社保以及通過現金補貼逃避社保的企業,則會麵臨較大的合規壓力,尤其是中小企業和小微企業、個體戶等。
老麥(化名)在四川某城市和妻子開了家咖啡店,這次最高法發布的新解釋讓他感覺措手不及。
“這家咖啡店開了十多年,其間幾十位員工來來走走,從來沒有給他們繳納過社保。”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他們和員工一直以來約定工作滿一年可以買社保,雙方各承擔一半,但沒有一位員工願意繳納。老麥說,來咖啡店打工的人都比較年輕,大多把這當作一份過渡性質的工作,通常幹上一到兩年。
目前,店裏除了他和全職經營咖啡店的妻子,還有三位20歲出頭的員工,這幾位員工不繳納社保,每人每月到手3500元。整個咖啡店每月利潤大概在2萬元。
盡管用人單位應為勞動者繳納社保是已有的規定,但商戶和員工之間約定或者承諾好不繳社保的情況並不少見。在此前,如果後續因此產生勞動爭議,雙方對峙法庭,商戶仍有理論上“贏”的可能。“但現在看起來完全沒有餘地了。”老麥坦言自己不想冒“被員工告然後賠錢”的風險,他目前打算自9月開始,為這三位員工繳納社保,商戶和員工各繳一半,但考慮到店鋪經營狀況,要降低員工目前3500元的月工資,將降低的部分轉成社保費用。
老麥估算員工繳納社保後,每月工資到手將是2000多元,“員工們能否接受,還不一定。”他表示,在9月1日之前,雙方會坐在一起談一談。
“一些咖啡店已經在保本甚至小虧經營,再加上外賣平台的影響,繳納社保多出來的幾千元錢成本對於一些經營者來說,並不輕鬆。”
老麥說。
超齡勞動者的工作機會來了嗎?
第一財經從麥當勞門店了解到,麥當勞一直都在招聘退休員工作為全職用工的補充,他們招聘的主要是50歲出頭剛退休的退休人員,超過63歲就統一規定不能上崗了。
麥當勞方麵回應第一財經稱,嚴格依照法律規定及政府指導執行用工政策,退休返聘等勞務關係員工亦享符合法規的報酬及商業保險。
民眾開始關注,隨著最高法的最新解釋明確“員工自願放棄社保”協議無效,企業用工成本上升,是否會有越來越多的雇主轉向招聘退休人員等更加靈活的用工方式。
老麥認為,不是所有的行業都能用退休人員來取代的,在他看來,招兼職工或退休人員,並不是可行的“解法”,這兩類人無法滿足一家咖啡店的日常經營需求。“兼職工,他們要是做一兩天就走了呢?你要不要培養他們?也很難想象一個老年人做咖啡學拉花。”老麥說,如果打掃衛生的話,可以招聘老年人。
我國超過法定退休年齡後仍有就業意願的勞動者眾多。由於無法直接適用現行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超齡勞動者權益麵臨法律保障不足的問題。
7月31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發布《超齡勞動者基本權益保障暫行規定(公開征求意見稿)》,明確了超齡老人在就業中獲得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衛生、工傷保障等方麵的權益。
李幹表示,根據上述征求意見稿,可以預見的是,未來企業招聘已退休且已享受養老保險待遇的人員,可能不再是勞動法不調整、以契約自治為基調的勞務關係,此類人員就業將獲得最低工資標準、勞動安全衛生、工傷等保障。同時,此類人員再就業原則上不參加強製性社會保險。
李長安表示,保護超齡老人的就業權益,除了不要年齡歧視之外很重要的是明確工傷保險方麵的權益;同時也要進一步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對超齡勞動者再就業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將超齡勞動者納入公共就業服務體係,為他們提供公平平等的就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