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應急管理局官方公眾號發布的工作動態中,披露了一則事故信息,稱該局副局長帶隊在景洪市應急管理局指導,調查景洪曼弄楓西雙版納玖衡酒店管理有限公司“7·18”一般淹溺事故。
“這是事發二十多天以來,我們看到的唯一官方通報。”鄭峰近日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死者是他剛滿6歲的女兒悅悅,溺斃於不到她膝蓋深的酒店溫泉水寨戲水池。
事故發生時,悅悅的母親林靜全程陪護在側,第一時間衝進水池,卻根本救不出被回水管牢牢吸住的孩子。“一般摔倒絕不至於如此危險。”林靜事後仔細回憶,回水管在水池中央底部,周圍沒有關於回水口的提示,水管上方格柵蓋板已經破碎,現場沒有救生員,“每一個環節都存在明顯的安全管理漏洞”。
事故發生的兒童水寨。圖/受訪者提供
《中國新聞周刊》致電景洪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對方表示,前期調查取證工作基本完成,目前正在進行審查分析,按照相關條例規定,會在事故發生後60日內公示調查報告。
絕望14分鍾
7月18日下午,悅悅父母所在旅行團結束為期6天的行程,再次返回第一日入住的酒店。隻等最後一晚的歡送會結束,便可於第二天啟程回家。這是鄭峰一家四口第一次遠途旅行,也成了最後一次。
由於大巴車改走高速返回酒店,旅行團比計劃時間提前到達。當時距離18:30開始的歡送會還有兩個多小時,悅悅便提出“再去水寨玩一趟”。
這片水上兒童樂園位於酒店客房附近的溫泉區。林靜回憶,住客要先乘電梯下到酒店負一層,到溫泉部前台用房卡換取手牌,然後穿過室內遊泳池來到戶外,路過溫泉池、戶外戲水池,再走過一條小路,才能找到隱藏在雨林中的兒童水寨。
“如果不是旅行社和酒店推薦,我們是不可能發現這個地方的。”林靜說,報團時,旅行社極力推薦這家酒店,最大賣點就是有溫泉和配套兒童遊樂設施。第一晚入住時,酒店也曾推薦,每間客房贈送兩張溫泉區門票。
西雙版納玖沐雨林項目。
7月18日晚18:26,臨近歡送會,原本該起身的悅悅,因剛結識兩名同齡小夥伴,正玩得興起,便央求著再玩一會兒。林靜拍下三個小朋友戲水的照片,發給鄭峰並告訴他,和女兒晚些再去聚餐。
“就一眨眼,孩子就不見了。”林靜馬上起身尋找,隱隱看到水下有女兒印花泳衣的影子,馬上衝進水池。原本在陸地抱著都不費勁的女兒,在水中竟然難以抱離水麵。她意識到女兒並非簡單滑倒,隨即喊身旁另外兩個小孩幫忙,去附近找其他大人一起救援。
林靜一邊用身體撐著女兒,努力讓孩子的口鼻露出水麵,一邊摸索到,孩子左腿已經全部被吸入到池底的水管中。她使出全力,幾次試圖把女兒的腿拔出來,卻紋絲未動。被救上岸前,孩子左側臀部已經沒入管中。
過了幾分鍾,一名身穿藍色製服的工作人員前來施救。他與林靜合力,依舊無法將孩子從水中救出。為了讓孩子口鼻露出水麵呼吸,他又嚐試徒手擰開排水口閥門,以降低水位,但操作許久都未成功,於是又去跑出去搬救兵。
幾分鍾後,第二名工作人員趕到現場,同樣試圖徒手扳動閥門,再次失敗。此時,陸續有其他遊客加入施救。除林靜外,還有四名成年人一起用力拖拽,但孩子仍被排水管牢牢吸住。
吸住兒童大腿的回水口。
鄭峰表示,當晚18:38左右,溫泉區域的收銀員尹某來到現場,給出清晰指引,才成功關閉回水泵。最後,四名成年人合力將悅悅拉出水麵,那時孩子已經失去意識。
悅悅被救上岸後,有人開始給她做急救,林靜這時才發現,女兒左腿布滿青紫瘀痕,膝蓋被割傷,下體流血不止。她找人要剪刀剪開衣服,才發現孩子大腿根部已經血肉模糊。
事後,尹某將搶救視頻發給悅悅父母。鄭峰詢問得知,給孩子做心肺複蘇和人工呼吸的是室內泳池安全員。視頻顯示,急救時已經是18:40。“我全程都在她身邊,卻隻能眼睜睜看著她掙紮不動,一點點被吞噬,使不上一點力氣。”林靜哭訴。
鄭峰提供的醫院病程記錄顯示,悅悅當天19:19由120送入醫院,入院時已經喪失意識,無自主呼吸;20:32,經搶救無效死亡。死亡診斷為溺水、呼吸心跳驟停。
現場沒有救生員?
“兒童水寨現場沒有救生員或安全管理員。”林靜記得很清楚,隻是在路過戶外戲水池時見到過安全員,對方提醒她“沒帶泳帽不能下水遊泳”。水寨附近隻有一塊“溫馨提示”的牌子,寫明該設施僅供2—8歲兒童遊玩,建議家長在場照看,以確保安全。
鄭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事後曾詢問
“為何現場沒有救生員”。溫泉區域工作人員告知他,那時是晚餐時間,安全員都被換出去吃飯了。
在兒童水寨周圍,鄭峰找到三個不同位置的攝像頭,其中一個正對事發現場。他想確認孩子溺水時間究竟多久,為什麽監控遲遲沒有發現異常。然而,他從酒店溫泉管理處經理那得到的回複是“沒有攝像頭”,對方稱公司不要求該區域做攝像頭覆蓋。
鄭峰又將情況告知警察,要求調取監控內容。他從警方得到的答複是,攝像頭為上一家公司安裝,目前水寨沒有啟用,電線處於斷開狀態。
“顯而易見的事實就是,沒人關注水寨是否安全。”林靜說。她事後詢問得知,那個徒手無法擰動的閥門需要用專門配置的扳手,而先後兩名到場的工作人員並不熟悉水寨回水泵操作,以致錯過黃金搶救時機。孩子被救上岸後,還是在圍觀遊客幫助下,才打了120叫救護車。
回水口上方碎裂的格柵蓋板。
突如其來的“風險”
鄭峰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女兒悅悅從三歲半開始接觸戶外運動,尤其喜歡自然探險,這次來西雙版納旅行也選擇了她喜歡的雨林穿越、茶山徒步等路線。女兒身高1米25,比同齡孩子壯實,水性不差。“被回水泵管道卡住這種意外,不是孩子或家長所能主觀避免的。”
為確認回水管道的風險,鄭峰事後在現場反複檢查。那是一個直徑27厘米、深95厘米的水管,內壁光滑,在無水情況下,他都能將一條腿順利滑進管道。正常情況下,圓形管口上方有一個方形格柵蓋網,塑料質地,容易脆化損壞。事後,警方撿走了一些蓋網殘片作為證據,鄭峰再次回到現場檢查時,已經不見任何殘留。他迫切想要求證:這些格柵蓋網的品質是否合格,為什麽沒有及時檢查、排除風險?
針對鄭峰提出的安全管理漏洞,溫泉區運營公司一位副經理回應《中國新聞周刊》,從水寨向外望,目測5米,有值守人員的工作亭,當天工作人員在聽到有小朋友呼救後,第一時間到兒童水寨區域,采取了相關急救措施,並撥打了120叫救護車。此外,溫泉區每天中午12點開始營業前都會例行檢查,“蓋網在那時應是完好的”,但檢查細致程度如何,要等官方調查結果。
事故發生時,這位副經理不在場,但她事後詢問,首先趕到現場的工作人員已經徒手擰開了排水閥,在關閉回水泵後,尹某才到現場。尹某係溫泉部的一位主管,幾乎全程見證了現場救援,後又協助悅悅父母辦完了後事。這位副經理也曾陪同在殯儀館守靈,還曾應死者家屬要求,找人為孩子繪製畫像。她坦言,溫泉經營公司對該承擔的責任“不推脫、不逃避”,但要依據官方給出的認定結果。
針對溫泉運營方與悅悅父母表述的矛盾之處,景洪市應急管理局局長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以調查結果為準。他補充,事故發生後,當地組織了包括應急管理局、市場監管局、文化和旅遊局、檢察院等十餘個部門聯合的調查組,事涉水上設施安全管理等專業問題,事故定性需要嚴謹的責任分析,還會請法務、第三方安全評估等部門參與,會在法定時間內公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