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製中國同盟破裂?特朗普為何向印度“宣戰”
紐約時報
2025-08-06 22:39:12
特朗普總統與印度總理莫迪於2月在白宮會晤。特朗普最高達50%的關稅威脅震驚了印度。
周三,特朗普總統幾乎相當於向印度進行了宣戰,他威脅稱,除了上周宣布的25%關稅外,還要對印度購買的俄羅斯石油額外加征25%的懲罰性關稅。外界原本預期特朗普會在第二任期內拉攏印度,並將其作為製衡中國挑戰的友好力量。
但結合在一起,這50%的關稅將印度置於美國政治敵人的行列,讓其加入了巴西的行列——巴西的左翼總統曾因該國受到類似懲罰性關稅威脅而與特朗普發生爭執。美印之間的危機突然變得遠遠超出了貿易範疇。
對印度的攻擊始於7月30日,當天特朗普宣稱印度經濟“已經死了”。在此之前,他的政府一直在致力於降低印度的貿易壁壘,卻從未公開批評印度兩年來以戰時折扣價購買俄羅斯石油一事。
在今年4月特朗普宣布驚人的大規模全球關稅之前,這兩個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似乎還沉浸在兩國領導人建立起來的友好關係中。
今年2月,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在白宮與特朗普會麵時表示,印度有意成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體之一,並將美國視為合作夥伴。
“用美國的話說,這就是‘讓印度再次偉大’——簡稱MIGA,”他說。“當美國和印度攜手合作,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加MIGA,就成了‘超級繁榮夥伴’。”特朗普聽了露出笑容。
雖然沒有明說,但顯然繞不開的話題是中國——唯一一個人口能與印度抗衡、經濟能對印度構成阻礙的國家。中國也是美國迄今為止最重要的經濟競爭對手。外界曾認為,美印兩國已準備好相互利用,以試圖遏製中國的實力。
去年,美印雙邊貿易總額約為1300億美元。印度對美主要出口產品包括藥品、汽車零部件、電器產品和寶石。
莫迪對爭取美國支持印度經濟崛起抱有信心,這是有充分理由的。自印度宣布其核武庫作為對中國的威懾手段以來,25年多的時間裏,美國政府一直在拉攏印度作為地緣政治盟友。
隨著中國經濟逐漸成熟且愈發強硬,大量美元湧入了印度。新冠疫情和烏克蘭戰爭成為了投資激增的催化劑。跨國公司對在印度開展業務表現出極大興趣,以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風險,因為中國正準備與美國展開貿易戰,還有可能跟台灣真的打起來。製造業和專業服務行業成為這一趨勢的主力。
跨國公司曾寄望於印度的未來增長,因為印度擁有年輕的人口結構和強大的政治穩定性。
華爾街也緊隨其後,押注印度未來的增長潛力——印度人口結構相對年輕,政治穩定性也令人羨慕。
但在過去一周,特朗普對印度不斷升級的攻擊突然破壞了這一聯合計劃,並在兩國商界引發震動。周三,特朗普發布行政命令稱,如果印度繼續從俄羅斯購買石油,將從8月27日起對其額外加征25%的關稅。這一針對印度輸美商品的關稅將疊加上周特朗普宣布的25%關稅,後者將於周四生效,本身已是亞洲國家中最嚴厲的關稅之一。
印度外交部周三對特朗普的行政命令作出回應,重申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石油是為了滿足14億人口的能源需求。外交部在聲明中表示:“美國決定因印度做出與多國出於本國利益同樣的行為而加征關稅,這是極其令人遺憾的。”印度官員周末暗示,他們不打算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
特朗普的關稅威脅讓兩國數月來的貿易談判陷入了不確定之中。就在幾周前,談判代表和商界領袖還顯得頗為樂觀。盡管還有一些棘手的細節有待解決,但人們曾認為,美印對彼此而言都太過重要,不會讓一場全球貿易戰將兩國撕裂。
蘋果等公司已向印度投入數十億美元。印度在2023年人口數量超過中國,這些公司既看重印度的國內市場,也看好它向美國及其他地區出口製成品的能力。這些投資被認為不僅能夠帶來可觀利潤,還應當能夠減輕甚至消除各國對中國作為世界工廠的依賴。
25%的關稅已遠高於越南、日本和韓國等亞洲競爭對手,嚴重削弱相關貿易的可行性。而50%的關稅則會徹底將其扼殺。
富士康正在班加羅爾附近建造的一座宿舍樓,這裏將住進組裝iPhone的工人。像蘋果這樣的公司已經向印度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周二,特朗普又瞄準了印度兩個作為中國替代選項正在快速發展的產業。
印度在製藥領域擁有世界級的優勢,每年對美銷售額超過100億美元。特朗普表示,將在“一周左右”宣布對該行業加征一項最終可能高達250%的特別關稅。例如,禮來公司作為眾多在印度投資的美國企業之一,最近在印度一家工廠投資了30億美元。印度生產的仿製藥占美國仿製藥采購量的近40%。
特朗普的計劃是將製造業帶回美國,這也是他對半導體加征另一項特別關稅的理由。但對印美企業以及一些東亞企業而言,不幸的是,各方都一直在投入資金,幫助印度在該領域崛起。總部位於愛達荷州的美光公司利用印度政府的補貼,在莫迪的家鄉古吉拉特邦投入25億美元建設芯片廠。
高端金融也緊隨實體企業的腳步。印度股市一直處於牛市,吸引了眾多印度中產階級投身股市,也激起外國投資者對私募交易的濃厚興趣。紐約投資公司黑石集團的首席執行官斯蒂芬·施瓦茨曼今年表示,將向印度的數據中心投入110億美元,以推動全球人工智能熱潮。
美印關係中的某些方麵看起來相對穩固。兩國之間的商品貿易,從未像服務貿易以及其他人文交流那樣,對雙方的經濟關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印度人在美國的董事會中隨處可見,接受過美國教育的印度人也同樣活躍在孟買的高管辦公室裏。
印度每年向美國出口價值超過100億美元的藥品。該行業可能很快麵臨一項特殊關稅,最終可能達到250%。
這種交流的一個方麵是印度全球一體化高端辦公領域的蓬勃發展,首先是信息技術領域,隨後擴展到各個專業領域,這一直是一個亮點。去年該領域的產值為650億美元,超過了貨物貿易赤字的總額。在承接其他國家外包辦公業務方麵,中國遠不及印度作為樞紐的實力。
盡管新關稅讓許多印度工廠感到恐慌,但大多數在印度持有股份的美國投資者尚未撤離。
然而,他們確實記得2020年發生的事情——當時印度和中國在邊境發生衝突,導致24名士兵喪生。幾乎一夜之間,中國企業被迫以虧損價格拋售在印度的投資。
當然,口水戰和關稅戰是不同的。但美印圍繞中國展開的合作已不再是任何人可以依賴的穩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