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月份,龔琳娜和德國老公老鑼離婚了。兩人結婚二十年,一起做音樂出過很多歌,後來決定分開,沒鬧矛盾也沒爭財產。今年她把北京的房子都賣了,帶著兩個混血兒子搬到雲南大理,開始種菜打太極,還在那邊教當地人唱歌。
她說以前和老公像藤蔓纏樹一樣互相依賴,久了反而喘不過氣。離婚後搬去大理租房子住,每天早上赤腳打理小菜園,傍晚和兒子在洱海邊彈吉他。網友看到她學白族老太太做粑粑,覺得特別新鮮。
龔琳娜說自己不給孩子留財產,房子都賣了,讓他們自己賺。她說養孩子是為了讓他們獨立,而不是靠爸媽的錢活。兩個兒子現在跟著她到處跑,在音樂上幫了不少忙。
有人問她這樣活得好不好,她說就想換個活法。以前大家覺得他們是模範夫妻,現在分開後反而更自由。她說婚姻不該是互相束縛,而是各自獨立成長。
她在大理租的老院子,牆上貼著創作的新歌詞,有時候半夜靈感來了就爬起來寫。白天去集市買菜,和當地人砍價,說話帶著雲南口音。兩個兒子在洱海邊騎自行車,朋友來看他們都覺得變化太大。
有記者問她會不會後悔,她說早就想通了。以前總想著事業家庭兼顧,現在簡單過日子反而更開心。以前住的大房子留不住幸福,現在租房子反而感覺更踏實。
社交平台經常曬他們家做的番茄醬和醃菜,兒子們幫忙曬玉米。偶爾彈琴錄視頻,彈的都是新寫的歌。她說在大理遇到的人都很友善,鄰居會送菜過來,不像大城市那麽陌生。
網友評論分成兩派,一派覺得她看透了很多,另一派覺得風險太大。有人說養兒防老是中國傳統,她這樣會不會對不起孩子。也有人說趁現在能折騰就多試試,五十歲不算老。
現在她和孩子在大理過日子,網上也吵得厲害,有人支持有人不理解。她隻是繼續種地寫歌,偶爾回北京處理事務,大部分時間都在山裏。最近又在組織村民合唱,說是要把當地民歌唱給更多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