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汪蘇瀧工作室官方賬號發布聲明,宣布收回歌曲《年輪》的所有商業演唱授權,暫停一切翻唱許可,並強調《夢幻誅仙》為“雙原唱”版本。這一決定直接導致張碧晨失去演唱權,讓這首發行十年的經典歌曲暫時進入“禁唱”狀態。
事件的導火索源於網紅歌手“旺仔小喬”的翻唱爭議。2021年,旺仔小喬在翻唱《年輪》時公開宣稱“原唱隻有張碧晨”,並多次拒絕在社交平台標注汪蘇瀧為原唱。盡管汪蘇瀧本人曾在脫口秀中幽默回應:“《年輪》詞曲是我,原唱是我,除了張碧晨,這首歌都是我的。”暗示該曲存在雙版本原唱性質,但旺仔小喬仍堅持己見,甚至表示“認定的事不會改”。
這一言論不僅暴露了其對版權概念的誤解——將“原唱”與“詞曲作者”對立,更激化了汪蘇瀧與張碧晨粉絲之間的矛盾。7月25日淩晨,張碧晨工作室迅速發文反擊,列出四項證據,強調張碧晨是《年輪》“唯一原唱”,試圖鞏固其演唱版本的權威性。
然而,汪蘇瀧方的回應更為強硬。收回授權意味著張碧晨將無法在商業場合演唱《年輪》,而《夢幻誅仙》被明確標注為“雙原唱”,則直接駁斥了張碧晨方的“唯一論”。這一操作被部分網友解讀為維護創作人尊嚴,認為網紅誤導公眾理應承擔責任;但也有網友為張碧晨鳴不平,質疑收回授權的決定過於嚴厲,畢竟爭議源頭在於網紅而非歌手本人。
這場版權之爭,表麵上是網紅翻唱引發的誤會,實則暴露了音樂行業長期存在的版權歸屬模糊問題。當翻唱者、原唱者、詞曲作者三方權益交織,如何平衡各方利益,避免“誤傷”,或許才是這場“禁唱”風波留給行業的最大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