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爽的事之一,怕是就著冷飲吃火鍋了。
但這份快樂有可能不便宜。尤其是很多人吃火鍋時愛點的毛肚,價格已經直逼帝王蟹了。
根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巴奴毛肚火鍋的毛肚平均價為190元/斤。而今年帝王蟹的價格,也不過190元/斤。一斤毛肚,能買一斤帝王蟹。
其他火鍋品牌的毛肚價格也不遑多讓。以北京地區為例,海底撈一整份撈派脆脆毛肚88元,湊湊一份大片脆毛肚原價62元,珮姐重慶火鍋一份精品脆毛肚88元。
而根據大眾點評數據,這些火鍋的人均單價多在130元以下,一份毛肚就占約一半。
圖源:品牌點單界麵截圖
毛肚為什麽這麽貴?它到底好在哪兒?
沒有一片毛肚能“逃出”火鍋
毛肚的貴,離不開供需“不平衡”。
中國人有多愛吃毛肚?
《火鍋產業發展報告2025》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火鍋市場規模達6175億元,預計2025年火鍋市場規模達到6500億元。在這龐大的“火鍋帝國”中,川渝火鍋占比最高,而川渝火鍋門店中毛肚的點單率長期保持在80%以上,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單品”。
據界麵新聞信息,根據業內估算,2021年川渝兩地一年就能消耗12萬噸左右的毛肚。
但無奈,毛肚的產量並不算特別多。
一般情況下,一頭牛隻能產出4~5公斤毛肚。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24年我國肉牛出欄5099萬頭,據此估算去年一年國內生產的毛肚為20.4萬~25.5萬噸。就這些毛肚,川渝地區就能吃掉一半,想要供應全國消費,就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為滿足消費市場,我國會進口大量毛肚。2022年,中國從美國進口毛肚5.7萬噸,從新西蘭進口近1萬噸。全球進出口統計網站Volza的數據則顯示,在涉及毛肚的千噸級別交易中,超過九成都是運往我國的。
如此一來,人多“肚”少,還需要大量進口,毛肚價格自然不會太便宜。
而且,毛肚的加工流程也相當複雜,而這往往意味著高昂的人工成本。
不少品牌都說明過自家毛肚的加工流程。
海底撈曾表示,自家的脆脆毛肚選用的是大片毛肚,先預煮至初步定型,再進行6道工序清洗加工,最後人工篩選切分,逐包檢測合格後發出。巴奴則需要降溫定型、高溫浸燙等總共12道工序,才能將毛肚送上消費者的餐桌。鍋圈也表示自家毛肚要經曆八大精細工序。
在漫長的處理流程中,尤為重要的是,如何保留毛肚的脆嫩口感。
早期,不少商家會選擇用火堿處理毛肚,更有甚者會用福爾馬林(甲醛溶液)浸泡毛肚,使其變得飽滿、有彈性。但如此製作的毛肚不僅有食品安全隱患,口感也不好,這些強腐蝕物會破壞毛肚的結構,使其過度硬化,涮燙時間稍長一些就又老又硬。
這也是消費者說的“塑料毛肚”,並不是真的使用塑料製作的毛肚,而是說這些毛肚的外觀和口感類似塑料。
常見違法添加劑的作用及危害|圖源:參考資料[1]
不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毛肚的處理過程早已“升級”。如今,巴奴、海底撈、鍋圈等多家品牌使用木瓜蛋白酶對毛肚進行泡發處理。
所謂木瓜蛋白酶,就是木瓜中的一種水解酶,它廣泛存在於番木瓜的根莖葉和果實中,本質上這就是一種天然物質。雖然很多人覺得木瓜蛋白酶很陌生,但實際上它已經被廣泛應用到我們生活中的多個領域,食品、醫藥、日化、紡織等行業,都可以見到它的身影。
至於有網友疑惑的“木瓜蛋白酶是不是嫩肉粉”,答案是否定的。
這二者不是一個東西。
簡單說就是,嫩肉粉是一種複合產品,某些嫩肉粉裏確實含有木瓜蛋白酶,但與此同時還有別的添加物。木瓜蛋白酶則是單一酶製劑,隻要合理使用,就不會造成健康危害。
隻是如此一來,使用木瓜蛋白酶對毛肚進行處理,會進一步增加毛肚的成本。這倒不是說技術本身有多貴,而是泡發出品比會有不同。
毛肚泡發出品比是漲發後毛肚的重量和漲發前毛肚重量的比值。舉例說明,1kg毛肚漲發後重2kg,那出品率就是1∶2。不同漲發法,出品比不同,使用堿發毛肚漲發,出品比大概能達到1∶3,而木瓜蛋白酶嫩化技術的出品比約為1∶1.2。也就是說,酶處理的毛肚“少”了一多半。
若再加上運輸環節,毛肚就更貴了。
毛肚是一種比較“嬌貴”的食物,品質會隨溫度變化而變化,溫度太高或太低都不行。一般來說,鮮毛肚需要在加工處理完後,通過航空、公路等運輸方式,全程冷鏈配送至餐飲門店,到店後也要冷藏保存。
某些有“特殊要求”的毛肚,會把儲運溫度控製在很小的範圍內,如巴奴的新西蘭冰鮮毛肚,從新西蘭運回來,全程0~4℃恒溫保鮮。
這麽算下來,可以說高品質毛肚不貴才奇怪。
貴,但愛吃
毛肚雖貴,但高昂的價格擋不住人們的熱情。
沒辦法,太好吃了。
牛油辣鍋單涮毛肚已經是脆嫩彈滑的極致美味,若是將毛肚和其他食物結合起來,更是別有一番滋味。社交平台上,有不少網友就曬出了自己的“毛肚+”食物,有用毛肚包蝦滑的,有用毛肚卷香菜的,還有奇思妙想用毛肚蘸奶油的。
圖源:小紅書@cherylynn,已獲授權
要單單是口感好也就罷了,毛肚還是個營養全方麵發展“選手”。
毛肚富含蛋白質、脂肪、鈣、磷等多種營養元素,能為人體提供多種重要營養物質。吃毛肚,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能補充多種人體所需能量。
在某些營養元素含量方麵,毛肚表現得十分優異。
論蛋白質,毛肚的蛋白質含量高達13~15g/100g,而被公認為補蛋白質優秀選手的牛奶,蛋白質含量在3~3.5g/100ml,即使是高蛋白牛奶也不過6g/100ml。
圖源:薄荷健康截圖
論鐵、鈣等微量元素,毛肚的鐵含量為2mg/100g,鋅含量7mg/100g,鈣含量40mg/100g。作為對比,市麵上很多補鐵軟糖的鐵含量在2~3mg/粒,補鋅產品的鋅含量約5mg/瓶。拋開價格因素不談,要想補鐵、補鋅,那去火鍋店來一份毛肚就吃夠數了。
更何況,毛肚裏還不隻富含鐵、鋅等,還有對視力有益的牛磺酸。可以說,這吃的不隻是一口簡單的毛肚,更是一口人體所需的重要微量元素。
與此同時,毛肚的脂肪含量低至1.6g/100g,碳水化合物含量為0,熱量為72千卡/100g,比“減肥水果”蘋果的熱量還低。可以說,毛肚是絕對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熱量食物,對有體重管理需求的人群相當友好。
別小瞧毛肚,上述數據和帝王蟹比起來,也不分伯仲。
雖然帝王蟹在蛋白質、鈣等部分營養元素方麵數據略優於毛肚,但是毛肚熱量更低,且在鐵、鋅等微量元素方麵毛肚含量更高。
圖源:薄荷健康截圖
而且,從中醫的角度來看,毛肚也比帝王蟹對脾胃更友好。
中醫認為,螃蟹性寒,不宜大量食用,《本草綱目》中對蟹還有“鹹,寒,有小毒”的描述。但毛肚卻是相對溫和的,有健脾胃之效。《本草綱目》對“肚”的描述是“(氣味)甘,微溫,無毒,(主治)補中益氣止渴”。《本草蒙筌》也有載“……百葉、草肚俱健脾胃,免飲積食傷”。
此外,毛肚更“懶人友好”。
飯店呈上來的毛肚,幾乎都是可食用部分,隻需要“七上八下”,前後不過十幾秒,就能享受美味。但要拆解一大隻完整的帝王蟹,可要費不少工夫。
除了上麵這些“常規”的好處,毛肚還有一個令人意想不到的優勢:對健康促進有益,毛肚肽甚至可能應用到健康功能食品開發及醫藥製劑研究中。
西南大學李洪軍教授課題組在國際期刊Food
Chemistry上發表了一篇論文,就烹飪處理對毛肚體外胃腸消化過程中蛋白質消化率、肽組成及潛在生物活性肽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結果顯示,烹飪後的毛肚樣品在胃腸道消化後表現出更高的抗氧化活性。對毛肚消化產物進行解析,共發現了14種具有抗氧化功能的活性肽序列。這些肽的結構特征待驗證不僅具備清除自由基的抗氧化作用,還可抑製血管緊張素轉換酶(ACE)和二肽基肽酶IV(DPP-IV),從而調節多種生物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烹飪過程能使毛肚的抗氧化功能“更上一層樓”。
過往研究表明,低溫( 100℃)烹飪則會提高肉類的抗氧化活性。毛肚也遵循這一規律。
也就是說,經過高溫烹飪的毛肚,抗氧化特性更強。
總的來說,毛肚的消化產物不僅有抗氧化能力,還具備顯著的健康促進潛力,可作為功能食品開發的潛在原料。
毛肚,名副其實的健康食物。
當然,說到這裏,有小夥伴或許會覺得,毛肚確實好吃,也營養豐富、有益健康,但著實太貴了,不如自己去外麵買新鮮的,回家自己加工處理了吃。
可以,但不建議輕易嚐試。
社交平台上有網友分享了自己在外麵買毛肚,然後回家自己清洗的經曆,但清洗過程相當“慘烈”,異味猛烈上頭,而且不管洗幾遍都處理不幹淨,最後連手都“臭了”。相關帖子評論區有網友發表回複表示,自己上次買了一套,家人洗了好久後煮著吃了,結果“吃到了草”。
圖源:小紅書評論截圖
怎麽說呢,有的錢確實是省不了,該花還是得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