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發出50天最後通牒後,普京作何選擇,成了國際政治新焦點。路透社援引三名熟悉俄高層想法的消息人士稱,普京“並不畏懼”特朗普的威脅,不會在西方壓力下停止戰爭。媒體傳出特朗普慫恿烏克蘭攻擊莫斯科的消息,但特朗普很快做了否認。信息戰非常複雜。
老胡認為,不排除莫斯科再打最後一個多月“見好就收”的可能性,因為這場戰爭長期打下去對俄不利,而當下是俄轉向談判策略相對最佳的時期,也是不可多得的窗口。
雖然普京無法向國內宣布“完勝”,但他贏得了許多實際軍事成果和政治資本。首先,根據開源情報地圖 DeepStateMap
的數據,俄羅斯已經控製了烏克蘭近五分之一的領土。除了克裏米亞,俄軍目前還控製了盧甘斯克的全部領土,頓涅茨克、紮波羅熱和赫爾鬆地區超過70%的土地,以及哈爾科夫、蘇梅和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的部分地區。用那些土地交換烏東四州俄尚未控製的土地存在談判空間。
另外更關鍵的是,俄羅斯建立了本國主體與克裏米亞之間的路橋,從而使克裏米亞不再是一塊飛地。今天俄羅斯的疆域遠小於舊俄國,但普京可以說那不是他的問題,他拿回了克裏米亞,並將該半島與俄主體連接到一起,這一點已經夠他對俄羅斯曆史“做出交代”了。
第二,美國同意了烏克蘭不得加入北約,這一條有望寫進停戰正式文件。雖然歐洲國家想要與烏克蘭保持緊密關係,但那畢竟不是一回事。普京仍有沒達到的目標,一是他未能做到讓烏克蘭“去武裝化”,現在看來,這一點俄羅斯做不到了。普京也沒能扭轉烏克蘭的政治方向,扶持一個親俄政權。這一點俄羅斯同樣做不到了。要看到,在烏克蘭民主化、大部分國民都是天主教徒的情況下,即使能一時扶持一個親俄政權,也很難經得起時間考驗。不要忘了,2014年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就是被烏克蘭親西方力量通過顏色革命推翻的,誰能保證未來不會出現新的顏色革命呢?
歐洲國家想要以自願聯盟的方式向戰後烏克蘭派遣數萬名“維和部隊”,對此特朗普樂見其成,俄如果想把西方維和部隊完全擋在戰後烏克蘭之外,也非常困難。他們的更現實做法應當是讓維和部隊打破西方國家的結構,讓非西方國家的軍隊也加入進來,這一點西方是沒有反對理由的。
戰爭打到今天,普京的目標應當說完成了大約七、八成,如果俄羅斯想要繼續戰鬥,他們需要徹底擊潰烏克蘭軍隊,占領基輔,迫使烏克蘭政府投降。在西方繼續大規模支持烏克蘭的情況下,俄羅斯想要實現這樣的壓倒性勝利,前景太渺茫了。它無異於一場新賭博。
普京顯然需要考慮國內對戰爭繼續下去有多大程度的支持,目前的戰爭每天都死人,一些戰線就像絞肉機,另外,戰爭極大消耗了俄羅斯的經濟,影響了民眾的生活水平。客觀說,當今的世界上民眾福祉永遠處在社會願望的頂端。長期讓民眾安全和社會福利為戰爭做犧牲,它一定會導致暗流湧動的國家政治風險。相信這樣的擔心在今天的俄羅斯並非不存在。
莫斯科大概希望有一個烏克蘭被徹底征服的結果,以此在俄羅斯的前勢力範圍裏殺一儆百。但現實是由於烏克蘭戰爭長期拖延,恰恰損害了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衛星國對莫斯科的忠誠。阿塞拜疆和亞美尼亞雙雙表現出對俄的離心傾向,中亞斯坦國也更大膽地樹立自己的獨立性,這些都是烏克蘭戰爭久拖不決對俄國家威望的削弱。如果戰爭拖延下去,俄將戰略上更加被動。
現在特朗普政府雖然重新支持烏克蘭,但華盛頓的對俄政策仍未回到拜登時期。現在是俄以自己利益最大化方式結束戰爭的重要機會窗口。如果這個窗口失去,俄羅斯需要經曆新一輪嚴重風險的考驗,已經取得的軍事和政治成果將在新起跑線上重新評估。整個俄羅斯社會願意跟隨政權一起經曆新的風雨乃至驚濤駭浪嗎?不能說那種可能性不存在,但把希望押注在那樣的可能性上,它真的是一場超級賭博。
但是如果要讓普京在9月底前把戰爭停下來,西方除了施壓還得給普京台階,烏克蘭戰爭的結局需要是一個各方都充分勝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