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善於將熱點話題與社會現狀結合,作為故事背景,推動劇情發展的陳思誠,這次瞄準了網絡暴力和流量推手。
而《惡意》所講述的故事,就像影片開篇葉攀(張小斐飾)主講的那堂新聞課。每每當你以為已經看到了真相,後續就會向另一個方向扭轉。
真正的反轉不斷、全員皆“惡”。
與快節奏高能劇情相對應的,是全員演技在線。
飾演尤茜的梅婷,當屬全片最佳。
無論是現在進行時,還是往昔閃回中,這個角色的情感都是強烈而飽滿的悲痛狀態。所不同的是,曾經的她,是因為女兒身患重症,強壓痛苦以笑容出鏡的慈母;後來的她,是失去女兒崩潰大慟,又在流言中滿身絕望的“惡母”。
但除了在目睹女兒墜樓那場戲中,是以傷心到極致、因憤怒而癲狂的外放式狀態出現。其餘大多時候,梅婷反而是收著的。
可收著演,不等於情緒不到位。
空洞而迷茫的雙眼,不自覺顫動的雙唇,被內心情緒衝得模糊、打結的言語,無不細膩精準的呈現出一位母親的內心。
感染力之強,讓人忍不住淚目。
第二,是張小斐。
雖然張小斐最為觀眾熟知的是“國民母親”形象,但她駕馭職場女強人也是遊刃有餘。這次的葉攀,外在幹練果決,內心細膩柔軟,既是女王,也是俠女。
作為一名資深媒體人,葉攀負責的“夜話”公眾號粉絲千萬,是絕對的話題引導者。她總能在紛雜的信息中打撈出線索,跑在事情走向的前方。雖然也追求流量,但“新聞人有底線,新聞才有底線”,才是葉攀的堅持。
當她失望於同行的無底線時,會因為憤怒而瞬間爆發。那一刻的情緒衝擊力,就像地上那支四分五裂的手機。
更多時候,葉攀是幹練的,是優雅的。
她的身上,是被世事淬煉出的從容,是把委屈壓到心底的堅強。
最後的退出,又很像是一段江湖傳說的封刀歸隱。
不得不提的是,葉攀還很可愛。
接到梁關的電話時,會因為心虛而先出手搶占上風;調查時發現護士在給上級打電話,立即轉身溜走。
人物的多麵和層次,張小斐給得豐富鮮明。
既讓人討厭,還讓人不得不讚的,是張子賢飾演的蕭保乾。
蕭保乾是葉攀的學長。
曾經的他,視新聞為理想,有憧憬,有堅持,但最終卻迷失在利益之中,用毫無底線追逐流量的方式,拋棄了良知和道德。
其間,他或許也是自省過的。
被葉攀責問時,蕭保乾有過短暫的遲疑。但眼神閃動之後,他仍然是輸給了內心欲望。
討厭這個角色,是因為人物設定的無良,不齒他的為人處世;誇讚張子賢,是他用不多的幾場戲,就演出了角色的血肉和筋骨。
一部《人生大事》,讓我們看到了楊恩又在鏡頭前的靈。
這次她飾演的“抗癌小天使”靜靜,又惹下了很多人的眼淚。明亮而璀璨的大眼,溫暖而燦爛的笑容,還有幾分俏皮的靈動天真,每次出鏡都讓人眼前一亮。
雖然戲份不算多,影響力卻鋪滿全程。
飾演晨晨的李庚希,也不差。
雖然從形象和氣質來說,李庚希跟角色不怎麽貼臉,說服力有些不足。但她的眼神,有效補足了差距。
從第一次出場,晨晨的眼中就有種韌勁兒。
這種韌,是人物性格的外在呈現,也是代表經曆的故事感。
也是因為有了這重鋪墊,才有了對她身份的猜測。後續劇情反轉時,也因此不覺意外,隻有果然如此的感歎。
再來說下李九霄和陳雨鍶。
影片中,兩個人也是關聯的。
李九霄是“靜”。
他飾演的道爺,外在俊朗而酷帥,身上有種冷靜的隱忍和克製。屬於人物的憤怒和反擊,藏在一句句詰問中。沒有嘶吼,沒有煽情,有的隻是條理分明的控訴,以及對“鍵盤俠”們的鄙夷和不屑。
陳雨鍶是“動”。
李悅的身上,有著明顯的源自原生家庭的傷痛。她渴求愛,也用愛去擁抱這個世界。即使在流言帶來的惡意中遍體鱗傷,崩潰到想要用死亡來反抗,卻還是在關鍵時刻選擇救人。
她原本該是鮮妍綻放的花,卻被網絡的暴風雨撕得粉碎,令人惋惜而心痛。
最後,是飾演陳福軍的陳創。
這個角色是整個故事的引線人物,雖然因為劇情設定形象單一到像“角色碎片”,可陳創還是在有限的戲份裏,將一位底層父親的承擔、絕望、傷痛詮釋得讓人感同身受。
如果說故事是皮,貢獻了精彩表演的演員們,就是血肉。
兩者在敘事過程中的深度結合,成就了《惡意》直戳人心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