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7月8日表示,歐洲將尋求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貿關係,其中包括要求中國放寬對歐洲企業的市場準入、放鬆對稀土產品的出口管製。此外,產能過剩、中國暗中支持俄羅斯等問題也將在本月底的歐中峰會上提及。
馮德萊恩在斯特拉斯堡的歐洲議會演講時指出,北京現在有著“人類曆史上最大的貿易順差”,大量商品出口湧向歐洲,同時還加大了歐洲企業在中國經營的難度。“如果我們的夥伴關係要向前發展,我們需要真正的再平衡,減少市場扭曲,減少中國出口的過剩產能,並為歐洲企業提供公平、對等的準入。”
2024年,中國對歐盟的貿易順差高達3570億美元。布魯塞爾方麵擔心,中國政府大規模補貼引起的製造業產能過剩可能會加劇貿易失衡,導致大量中國廉價商品湧入歐洲、衝擊歐洲企業。馮德萊恩說:“中國不能依靠出口來解決國內經濟挑戰。產能過剩必須從源頭上解決,不能簡單地轉移到全球市場上。”
尋求中方放鬆稀土管製
特朗普威脅對各國全麵加征關稅後,不少分析人士一度認為歐中有可能相互接近。但是,歐中關係在最近幾個月持續緊繃。就在幾天前,中國政府剛剛宣布限製進口歐盟產醫療器械,以對等反製歐盟不久前針對中國醫療器械的類似限製措施。中國方麵上星期還宣布對歐盟白蘭地征收反傾銷稅,此外,歐中之間的電動汽車、太陽能麵板等爭端也仍未解決。
中國與歐盟定於本月底在北京舉行領導人峰會,紀念雙方建交50周年。然而,貿易摩擦、在俄烏戰爭問題上的巨大分歧讓此次峰會蒙上了陰影。據彭博社報道,在這一背景下,中方有意將原定為期兩天的峰會壓縮為一天。
馮德萊恩將與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Antonio Costa)共同前往北京參加峰會。在7月8日的歐洲議會演講中,馮德萊恩強調,她和科斯塔將尋求中方放鬆稀土材料出口管製,同時歐盟也將致力於與“開發替代資源供應”。根據國際能源署的數據,中國占全球稀土礦開采量的2/3,稀土精煉產品更是有92%來自中國。
俄烏戰爭左右歐中關係?
除了經濟摩擦,中國在俄烏戰爭中的微妙角色也在加劇歐中之間的緊張關係。馮德萊恩在演講中就提到,中國對俄羅斯的“持續支持”正在導致歐洲更不穩定、更不安全:“中國事實上正在幫助俄羅斯的戰爭經濟,我們不能接受這一點。中國如何繼續與普京的戰爭互動,將成為未來歐中關係的決定性因素。”歐盟委員會主席認為,假如中國真的如自稱的那樣支持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就應該明確無誤地譴責俄羅斯粗暴侵犯別國主權及領土完整之行徑。
不過,馮德萊恩也強調,歐盟依然應該和中國加強合作。“如果與中國脫鉤,將是低效且無效的(inefficient and ineffect)。”
中國商務部對歐盟提出四“少”四“多”中國商務部對歐盟提出四“少”四“多”
— DW 中文- 德國之聲 (@dw_chinese) July 10, 2025
中國商務部周四(7月10日)回應歐盟關於限製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批評時表示,中國希望歐盟減少指責。… pic.twitter.com/EXIKd90WSm
中國商務部周四(7月10日)回應歐盟關於限製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的批評時表示,中國希望歐盟減少指責。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本周早些時候表示,中國利用產能過剩衝擊全球市場,限製市場準入,並實際上支持了俄羅斯的戰爭經濟。這為定於7月底在北京舉行的中歐峰會定下了基調。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在周四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方希望歐方不帶情緒和偏見地看待雙方經貿關係,少指責、多溝通,少保護、多開放,少焦慮、多行動,凡事多商量,少去貼標簽。
馮德萊恩周二在歐洲議會發表講話時,讚揚中國經濟在過去50年中增長了10倍以上,幫助8億人擺脫了貧困,並轉型成為工業巨頭和清潔技術領導者。
“但我們與中國的關係必須基於對這一新現實的清醒評估。”她說道。
馮德萊恩表示,中國擁有“獨特的手段”,不僅通過補貼產能過剩推動自身產業發展,還扼殺國際競爭,向全球市場傾銷產品。
她還表示,中國對俄羅斯“堅定不移”的支持加劇了歐洲的不穩定和安全風險,並在莫斯科和基輔戰爭持續之際,成為俄羅斯戰爭經濟事實上的推動者。
她對中國的批評是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布魯塞爾後發表的。王毅在會見歐盟最高外交官卡拉斯時表示,希望歐盟對中國有更加客觀理性的認識,並采取更加積極務實的對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