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物業公司掀起“撤場潮”,宣布“不幹了”!
近日,中海物業向鄂州雙創之星小區發出撤場公告信,表示公司將於2025年8月31日18:00正式退出項目,結束服務。
公告顯示,中海物業自2023年3月1日進駐上述小區,服務期間,小區入住率較低、欠繳物業費戶數比例高,導致物業在該小區長期虧損,且墊資持續增長。截至2025年1月物業費累積欠費達59.59萬元,經多方反複溝通仍無法解決欠費問題,最終決定終止服務。
截至7月4日收盤,中海物業市值為181億港元
據21熱點觀察室了解,在多重經營壓力的倒逼下,多家物業上市公司已密集啟動項目撤場動作,與此同時,全國範圍內多個住宅小區也正掀起物業費降價浪潮。不少地方的物業費都在打折,有的小區降幅甚至接近40%。
宣布退出的不止中海物業一家。
21熱點觀察室據公開資料不完全梳理,這段時間已有包括龍湖物業、金科服務、中海物業等在內的超10家物業企業發布主動撤場公告,原因則涉及開發商曆史遺留問題難以解決、談不攏物業費、收繳率低下,以及物業、業主、業委會矛盾激化等。
中指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物業服務百強企業毛利潤均值為3.19億元,同比下降1.34%;淨利潤均值為7990.71萬元,同比下降4.71%,毛利率和淨利率持續下探。
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今年四月,深圳、上海等一線城市均有豪宅盤與物業企業協商物業費降價,且物業費降幅高達3元/平方米。與此同時,重慶、武漢等二線城市,則有超百個樓盤成功實現物業費下調。
根據中指研究院監測,2024年至今,降費項目主要集中在我國部分二線城市及三線城市,如重慶、青島、武漢、銀川、成都、南昌、徐州等城市,尤其是去年以來發布物業費限價政策的城市,物業費整體降幅區間主要集中在10%~40%。不同城市、不同項目的物業費跌幅差異較大。
除了直接降價,多地空置房物業費也在試水降價。
今年2月,長沙出台新規:房子交付後沒住人的,前兩年物業費打7折,住滿兩年還空著,後續物業費打9折。鎮江也跟上,空置超半年的普通住宅,物業費直接7折。
各地優惠力度一個比一個大:
青島空置房物業費6折,甘肅蘭州新區最豪爽,房子空半年以上直接“腰斬”,隻收5折費用。現在全國已經有蘇州、無錫、長沙等十多個城市(區)都推出了類似政策,給空置房業主省下不少開支。
多地物業費降價潮“轟轟烈烈”,物業上市公司的日子,恐怕是不好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