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檔:“畢業典禮的璀璨,難掩悲涼。”

補檔:“畢業典禮的璀璨,難掩悲涼。”
0:00
0:00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 次)


替換了N個關鍵詞也發不出來,遂作罷。

想看原文的後台私發「宿管大爺」四個字,發錯字是沒反應的哈。

雖然文章大概率是被一刀切夾掉的,但我還是很認真地反思了一下我寫的內容。

為了免除自己有傳謠的嫌疑,不是基於以下事實討論的部分,我就刪掉了。

1)高溫是事實

2)青島大學沒有空調是事實

3)大爺去世了是事實

其餘的,或多或少都屬於推測的部分,還待官方調查。

撰寫本文的初衷,更多是在惋惜一個勞動者、一個普通人、一個好人逝去的生命。

這其中必然包含著對相關責任方的追問。

文章起點是宿管大爺的去世,我覺得這不是孤立事件。

學校能花巨資辦典禮(彰顯“人文”),卻無力為值班室提供基本降溫設施。

就算說宿管、保潔是由第三方物業雇傭的,學校也很難以“外包”推卸責任。

為什麽總說不要沉迷於宏大敘事?

如果因宏大敘事忽視個體苦難,這是一種道德敗壞。

布迪厄說“空間是階層暴力的載體。”

同一校園內的溫度差即是階層差啊,朋友。

這種話題繼續下去就不禮貌了,點到為止。

我仍然想給出我覺得淺顯的道理。

1)真正的關懷文化,不見於慶典或表彰,而在日常管理與資源配置的細節中。尤其是在極端天氣與基本生存問題上,不該存在推諉與質疑。

2)越是高調宣揚某種價值(如關懷、擔當、溫度),越有責任在日常活動中以最高標準踐行這種價值,尤其要惠及那些最易被忽視的成員。

3)真正的詩與遠方,必須建立在保障每一個同行者基本尊嚴的堅實基礎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