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正在拖垮特斯拉?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正在拖垮特斯拉?

文章來源: 深網 於 2025-07-08 20:55:1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正在拖垮特斯拉?

特斯拉股價受多重因素衝擊持續下挫。北京時間7月8日,特斯拉美股盤後下跌近7%,單日市值蒸發逾7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00億元)。這一劇烈波動發生在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的三天後,該政治動作被視為其與特朗普就"大而美"法案公開對峙的後續發展。

華爾街知名分析師Dan Ives指出,馬斯克近期高調介入政治領域已引發投資者普遍憂慮。"在Robotaxi項目推進的關鍵時刻分散精力,這可能是特斯拉最不願看到的管理層動向。"Ives在最新研報中強調。

當前特斯拉正麵臨多重挑戰:全球交付量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滑,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38.41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13.5%;核心管理層持續動蕩;備受期待的Robotaxi試運營表現未達預期。

特斯拉麵臨多重壓力,而馬斯克7月5日宣布成立"美國黨"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不安,導致特斯拉股價7月7日單日暴跌7%。截至7月初,該公司股價年內已累計下跌約27%,成為主要科技股中表現最差的企業之一。

特斯拉遭遇史上最嚴峻"三重打擊"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持續下滑,凸顯其麵臨的嚴峻市場挑戰。

最新數據顯示,該公司當季交付38.41萬輛電動車,較去年同期44.39萬輛下降13.5%,這是特斯拉首次出現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滑。而一季度交付量僅為33.67萬輛,創下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13%和32%。

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已從2020年15%的高點降至7.6%。盡管煥新版Model Y曾短暫提振銷量,但麵對中國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其單一產品線的局限性日益顯現。比亞迪、"蔚小理"、小米等車企通過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更豐富配置持續搶占市場。

歐洲市場形勢更為嚴峻。特斯拉銷量在歐洲連續下滑五個月,市場份額持續縮水。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2025年5月特斯拉在歐洲交付僅13,863輛,同比暴跌28%,連續第五個月銷量下滑。

分析人士指出,馬斯克在歐洲被指傾向極右翼政黨立場,加之與特朗普的密切互動,已引發部分消費者和媒體的負麵反應,進而影響購車意願。

而歐洲本土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大眾、Stellantis等巨頭紛紛推出更具本土化特色的電動車型;中國新能源品牌如比亞迪、蔚來等則憑借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智能化配置大舉進軍歐洲市場,進一步加劇了特斯拉的市場壓力。

與此同時,特斯拉內部管理團隊動蕩不安。

據彭博社報道,公司近期接連流失多位核心高管,包括負責北美與歐洲銷售及製造的高級副總裁Omead Afshar,以及Optimus機器人項目負責人Milan Kovac。這些核心崗位的頻繁變動,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穩定性的擔憂。

更令特斯拉承壓的是美國新能源政策的變化。7月1日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將大幅削減電動車行業補貼,其中7500美元的購車稅收抵免政策將於9月30日正式終止。

業界分析指出:這一政策調整可能迫使特斯拉在提價或壓縮利潤之間做出艱難選擇。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4.09億美元的淨利潤中,5.95億美元來自碳排放交易收入,凸顯其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堪憂。

自動駕駛商業化之路荊棘密布

在2024年財報會上,馬斯克曾承諾2025年上半年將推出平價新車型以提振銷量,但這一計劃最終被Robotaxi的試運營所取代。馬斯克在投資者會議上多次強調,該業務將重塑公司盈利模式——"車輛銷售僅是起點,自動駕駛服務才是核心利潤來源"。

6月23日,特斯拉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南部正式啟動Robotaxi試運營,這意味著馬斯克十年前提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計劃終於落地。

首批試運營車隊規模約10-20輛Model Y,搭載最新版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係統。用戶可通過特斯拉Robotaxi App叫車,采用4.2美元的固定計價方式,運營時間為早6點至晚12點。值得注意的是,試乘資格僅限特斯拉官方邀請的網紅、投資者和員工。

令大眾意外的是,每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副駕駛都配備了一名安全監控員。此外,還有一支遠程支持團隊隨時待命。這也成為令投資者感到失望的原因之一。

有投資者表示,車上配備安全監控員意味著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還存在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需要人為隨時準備介入。但在他們的預期當中,這應該是一輛能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出租車,這也是馬斯克一直宣傳和承諾的願景。

馬斯克回應稱,計劃在"一兩個月內"取消安全監控員,但這一表態未能平息市場憂慮。這種"雙重保障"的安全配置,與馬斯克多年來宣揚的"完全無人駕駛"願景形成強烈反差,讓投資者意識到其自動駕駛技術遠未成熟,仍需依賴人工幹預確保安全。

更令人擔憂的是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多段實拍視頻,清晰記錄了Robotaxi在實際路況中的多項違規操作:包括誤入對向車道導致逆行、壓雙黃線強行變道、超速行駛、無故急刹以及隨意停靠等危險駕駛行為。這些視頻證據直接動搖了市場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信心。

這些交通違規行為已引發監管關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就此啟動調查。多位分析師指出,這些運營問題不僅關乎單個項目成敗,更可能影響特斯拉向科技出行服務商轉型的整體戰略。

SAXO全球投資戰略主管Jacob Falkencrone指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願景令人印象深刻,但初期運營暴露的技術缺陷表明,要實現這一願景仍麵臨巨大挑戰。"

此次試運營凸顯出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道路上麵臨的核心矛盾:一方麵需要盡快兌現承諾,另一方麵又不得不麵對技術成熟度不足的現實。隨著競爭對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快速推進,特斯拉能否在短期內解決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其未來在出行服務市場的競爭力。

業界普遍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進程將比預期更為漫長,短期內難以提振特斯拉業績。

站在十字路口的特斯拉

當前的特斯拉正麵臨其發展曆程中最嚴峻的考驗。從銷量持續下滑到Robotaxi表現不及預期,從核心高管紛紛離職到馬斯克卷入政治風波,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電動車巨頭似乎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境地。

分析師普遍認為,特斯拉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戰略轉折點。一方麵,傳統汽車業務麵臨增長瓶頸,市場份額被中國和歐洲本土品牌不斷蠶食;另一方麵,押注未來的自動駕駛業務又遭遇技術瓶頸和監管挑戰。更令人擔憂的是,作為靈魂人物的馬斯克卻將越來越多精力投入政治活動,這讓投資者對其領導力產生質疑。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表示:特斯拉需要盡快明確戰略重心,是繼續堅持激進的自動駕駛轉型,還是回歸汽車製造本質在產品矩陣上更均衡?是維持馬斯克絕對的戰略控製權,還是建立更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這些選擇將決定特斯拉的未來。

這種戰略搖擺已反映在資本市場上——特斯拉的市盈率從2023年的70倍驟降至目前的25倍,顯示出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其成長故事。

特斯拉的危機恰逢全球電動車行業轉型期,隨著中國品牌崛起和傳統車企發力,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從"特斯拉獨大"轉向"群雄逐鹿"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特斯拉亟需找到差異化競爭策略。

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仍擁有一些關鍵優勢:領先的電池技術、龐大的充電網絡、忠實的品牌粉絲。

如何利用這些優勢突破當前困局,將是特斯拉管理層麵臨的最大挑戰。正如華爾街日報昔日的評論所說:"特斯拉的傳奇遠未結束,但接下來的篇章可能需要新的敘事方式。"

"特斯拉最大的資產仍是其創新能力,知名科技投資人Loup Ventures創始人Gene Munster評論道,"但創新需要聚焦。是繼續做顛覆者還是轉型為成熟企業?這個身份認知問題可能比任何技術挑戰都更關鍵。"

隨著2025年7月23日財報季臨近,所有目光都將聚焦馬斯克能否給出令市場信服的轉型路線圖。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馬斯克:曝光“愛潑斯坦案”將成為“美國黨”優先事項
比“甲亢哥”更火的網紅,都要來了
這幾個河南人,掀翻了中國消費市場
女校長涉嫌詐騙數千萬後跳江身亡,29人起訴其父
外賣大戰徹底瘋狂!“一天三頓不超過10元”




24小時討論排行

紐約時報:為什麽美國人買不到世界上最好的電動汽車
特朗普自爆曾向習普放話:若攻台,攻烏則"炸爛"北京,莫斯科
川普稱“習近平攻台就炸爛北京” 中媒集體噤聲
中國到達了一個裏程碑,碳排放量可能已開始下降
美財長:今年迄今關稅已進帳1000億美元
小鮮肉男星粉絲硬闖商務艙 3空乘力戰不敵視頻瘋傳
貝森特:美國今年以來已從關稅措施中獲得約1000億收入
壓垮美債的秤砣已落錘 美元存在貶值30%的可能
美國得州洪災已致109死161失蹤,其中包括12名兒童
稀土的代價:中國主產區被汙染的水源和傷痕累累的山丘
前日本官員很沮喪:特朗普隻會把亞洲推向中國!
天水幼兒血鉛異常 廠家不背鍋:顏料不含重金屬
川普喊不公平!要求南韓自行負擔軍事防衛費用
東北能成為“低物價天堂”,為什麽?
又是他自做主張?海格塞斯叫停援烏 川普怒:誰批準的
上博文創產品遭質疑 “相當於用鴉片紀念林則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正在拖垮特斯拉?

深網 2025-07-08 20:55:18



馬斯克的政治野心正在拖垮特斯拉?

特斯拉股價受多重因素衝擊持續下挫。北京時間7月8日,特斯拉美股盤後下跌近7%,單日市值蒸發逾7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000億元)。這一劇烈波動發生在馬斯克宣布成立"美國黨"的三天後,該政治動作被視為其與特朗普就"大而美"法案公開對峙的後續發展。

華爾街知名分析師Dan Ives指出,馬斯克近期高調介入政治領域已引發投資者普遍憂慮。"在Robotaxi項目推進的關鍵時刻分散精力,這可能是特斯拉最不願看到的管理層動向。"Ives在最新研報中強調。

當前特斯拉正麵臨多重挑戰:全球交付量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滑,2025年第二季度交付38.41萬輛,較去年同期下降13.5%;核心管理層持續動蕩;備受期待的Robotaxi試運營表現未達預期。

特斯拉麵臨多重壓力,而馬斯克7月5日宣布成立"美國黨"的決定進一步加劇了市場不安,導致特斯拉股價7月7日單日暴跌7%。截至7月初,該公司股價年內已累計下跌約27%,成為主要科技股中表現最差的企業之一。

特斯拉遭遇史上最嚴峻"三重打擊"

特斯拉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交付量持續下滑,凸顯其麵臨的嚴峻市場挑戰。

最新數據顯示,該公司當季交付38.41萬輛電動車,較去年同期44.39萬輛下降13.5%,這是特斯拉首次出現連續兩個季度同比下滑。而一季度交付量僅為33.67萬輛,創下2022年第四季度以來的最低水平,同比和環比分別下降13%和32%。

在中國市場,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已從2020年15%的高點降至7.6%。盡管煥新版Model Y曾短暫提振銷量,但麵對中國本土品牌的激烈競爭,其單一產品線的局限性日益顯現。比亞迪、"蔚小理"、小米等車企通過更具競爭力的價格、更豐富配置持續搶占市場。

歐洲市場形勢更為嚴峻。特斯拉銷量在歐洲連續下滑五個月,市場份額持續縮水。根據歐洲汽車製造商協會(ACEA)的數據,2025年5月特斯拉在歐洲交付僅13,863輛,同比暴跌28%,連續第五個月銷量下滑。

分析人士指出,馬斯克在歐洲被指傾向極右翼政黨立場,加之與特朗普的密切互動,已引發部分消費者和媒體的負麵反應,進而影響購車意願。

而歐洲本土車企加速電動化轉型,大眾、Stellantis等巨頭紛紛推出更具本土化特色的電動車型;中國新能源品牌如比亞迪、蔚來等則憑借更具競爭力的價格和智能化配置大舉進軍歐洲市場,進一步加劇了特斯拉的市場壓力。

與此同時,特斯拉內部管理團隊動蕩不安。

據彭博社報道,公司近期接連流失多位核心高管,包括負責北美與歐洲銷售及製造的高級副總裁Omead Afshar,以及Optimus機器人項目負責人Milan Kovac。這些核心崗位的頻繁變動,加劇了投資者對公司治理穩定性的擔憂。

更令特斯拉承壓的是美國新能源政策的變化。7月1日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將大幅削減電動車行業補貼,其中7500美元的購車稅收抵免政策將於9月30日正式終止。

業界分析指出:這一政策調整可能迫使特斯拉在提價或壓縮利潤之間做出艱難選擇。值得關注的是,2025年第一季度特斯拉4.09億美元的淨利潤中,5.95億美元來自碳排放交易收入,凸顯其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堪憂。

自動駕駛商業化之路荊棘密布

在2024年財報會上,馬斯克曾承諾2025年上半年將推出平價新車型以提振銷量,但這一計劃最終被Robotaxi的試運營所取代。馬斯克在投資者會議上多次強調,該業務將重塑公司盈利模式——"車輛銷售僅是起點,自動駕駛服務才是核心利潤來源"。

6月23日,特斯拉在德克薩斯州奧斯汀南部正式啟動Robotaxi試運營,這意味著馬斯克十年前提出的自動駕駛出租車計劃終於落地。

首批試運營車隊規模約10-20輛Model Y,搭載最新版FSD(Full Self-Driving,全自動駕駛)係統。用戶可通過特斯拉Robotaxi App叫車,采用4.2美元的固定計價方式,運營時間為早6點至晚12點。值得注意的是,試乘資格僅限特斯拉官方邀請的網紅、投資者和員工。

令大眾意外的是,每輛自動駕駛出租車的副駕駛都配備了一名安全監控員。此外,還有一支遠程支持團隊隨時待命。這也成為令投資者感到失望的原因之一。

有投資者表示,車上配備安全監控員意味著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技術還存在不確定性和不穩定性,需要人為隨時準備介入。但在他們的預期當中,這應該是一輛能實現完全無人駕駛的出租車,這也是馬斯克一直宣傳和承諾的願景。

馬斯克回應稱,計劃在"一兩個月內"取消安全監控員,但這一表態未能平息市場憂慮。這種"雙重保障"的安全配置,與馬斯克多年來宣揚的"完全無人駕駛"願景形成強烈反差,讓投資者意識到其自動駕駛技術遠未成熟,仍需依賴人工幹預確保安全。

更令人擔憂的是社交媒體上流傳的多段實拍視頻,清晰記錄了Robotaxi在實際路況中的多項違規操作:包括誤入對向車道導致逆行、壓雙黃線強行變道、超速行駛、無故急刹以及隨意停靠等危險駕駛行為。這些視頻證據直接動搖了市場對特斯拉自動駕駛技術的信心。

這些交通違規行為已引發監管關注。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已就此啟動調查。多位分析師指出,這些運營問題不僅關乎單個項目成敗,更可能影響特斯拉向科技出行服務商轉型的整體戰略。

SAXO全球投資戰略主管Jacob Falkencrone指出:"特斯拉的自動駕駛願景令人印象深刻,但初期運營暴露的技術缺陷表明,要實現這一願景仍麵臨巨大挑戰。"

此次試運營凸顯出特斯拉在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道路上麵臨的核心矛盾:一方麵需要盡快兌現承諾,另一方麵又不得不麵對技術成熟度不足的現實。隨著競爭對手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快速推進,特斯拉能否在短期內解決這些問題,將直接影響其未來在出行服務市場的競爭力。

業界普遍認為,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進程將比預期更為漫長,短期內難以提振特斯拉業績。

站在十字路口的特斯拉

當前的特斯拉正麵臨其發展曆程中最嚴峻的考驗。從銷量持續下滑到Robotaxi表現不及預期,從核心高管紛紛離職到馬斯克卷入政治風波,這家曾經風光無限的電動車巨頭似乎陷入了"四麵楚歌"的境地。

分析師普遍認為,特斯拉正處在一個關鍵的戰略轉折點。一方麵,傳統汽車業務麵臨增長瓶頸,市場份額被中國和歐洲本土品牌不斷蠶食;另一方麵,押注未來的自動駕駛業務又遭遇技術瓶頸和監管挑戰。更令人擔憂的是,作為靈魂人物的馬斯克卻將越來越多精力投入政治活動,這讓投資者對其領導力產生質疑。

摩根士丹利分析師Adam Jonas表示:特斯拉需要盡快明確戰略重心,是繼續堅持激進的自動駕駛轉型,還是回歸汽車製造本質在產品矩陣上更均衡?是維持馬斯克絕對的戰略控製權,還是建立更專業的職業經理人團隊?這些選擇將決定特斯拉的未來。

這種戰略搖擺已反映在資本市場上——特斯拉的市盈率從2023年的70倍驟降至目前的25倍,顯示出投資者正在重新評估其成長故事。

特斯拉的危機恰逢全球電動車行業轉型期,隨著中國品牌崛起和傳統車企發力,全球電動車市場正從"特斯拉獨大"轉向"群雄逐鹿"的新格局。在此背景下,特斯拉亟需找到差異化競爭策略。

值得關注的是,特斯拉仍擁有一些關鍵優勢:領先的電池技術、龐大的充電網絡、忠實的品牌粉絲。

如何利用這些優勢突破當前困局,將是特斯拉管理層麵臨的最大挑戰。正如華爾街日報昔日的評論所說:"特斯拉的傳奇遠未結束,但接下來的篇章可能需要新的敘事方式。"

"特斯拉最大的資產仍是其創新能力,知名科技投資人Loup Ventures創始人Gene Munster評論道,"但創新需要聚焦。是繼續做顛覆者還是轉型為成熟企業?這個身份認知問題可能比任何技術挑戰都更關鍵。"

隨著2025年7月23日財報季臨近,所有目光都將聚焦馬斯克能否給出令市場信服的轉型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