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鄒市明又一次走進了大眾的視野,這次不是因為拳擊賽場的榮耀,而是關於他創業失敗的種種。曾在拳擊台上叱吒風雲、斬獲無數榮譽的他,在商海中卻遭遇了巨大的風浪。
今年年初,鄒市明就曾否認自己中年返貧,稱隻是創業失敗,動用了部分積蓄。但此次接受采訪時,他透露的情況遠比我們想象中更令人咋舌。當被問及創業失敗投入的金額是否如網傳的
2 億時,他表示這個數字可能都小了,實際投入遠超 2
億。這可是一筆天文數字,是許多人幾輩子都難以企及的財富,就這麽在創業的浪潮中打了水漂。
回想起鄒市明的創業曆程,他在退役後,和妻子冉瑩穎決定在上海最繁華的地段開一家拳擊館。他們選中了黃浦江邊上,租下了 1
萬多平方米甚至有說法是 18000
平的場地,這裏的租金高得嚇人。為了打造一家頂級的拳擊館,他們在硬件設施上毫不吝嗇。從德國空運的跑步機,比賽專用的沙袋,拳館內的裝修也是極盡奢華,甚至還涵蓋了餐飲、娛樂、瑜伽、遊泳等一體化服務。鄒市明一心想把最好的都呈現出來,然而卻忽視了市場的現實。
在這期間,網上有不少聲音將創業失敗的責任歸咎於冉瑩穎,說她 “敗家”“投資眼光差”,甚至翻出她以前作為央視主持人的過往,吐槽她的性格和表達方式。但鄒市明麵對這些指責,堅定地站出來維護妻子。他表示,創業是他們夫妻二人共同的決定,這麽多年來,冉瑩穎為家庭付出了太多,既要照顧孩子,又要在背後默默支持他,沒有冉瑩穎就沒有現在的他。他希望大家不要再誤解和攻擊妻子。
鄒市明自己也對這次創業失敗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他承認自己當初太 “幼稚”“太講情懷”。作為運動員,習慣了追求極致,在創業時也帶著這種心態,一心隻想著要最好的地段、最好的設備,卻沒有深入去做市場調研,沒有考慮到周圍消費者的實際消費能力。他以為憑借自己奧運冠軍的名氣,拳館就能輕鬆盈利,可現實卻給了他重重一擊。同時,他鋪的攤子太大,不僅開拳館,還涉足餐飲、體育用品、文化娛樂等多個領域,注冊了二十多家公司。但由於資源分散,每個項目都沒能做深做透,最終導致全麵崩盤。
此外,鄒市明也提到了拳擊運動在國內的局限性。與高爾夫、馬術等 “高雅” 運動相比,拳擊在國內的受眾基礎相對薄弱,很難吸引到高端客戶。他本以為大家會衝著他的名字來拳館消費,可現實卻是很多人連門都不進。
雖然創業失敗讓鄒市明遭受了巨大的打擊,但他並沒有被徹底打倒。他坦然地麵對虧損,笑著說:“失敗就失敗了,人生就是來體驗的。” 他甚至計劃重返擂台,不是為了再次爭奪冠軍頭銜,而是想要證明自己依然有鬥誌,依然能夠勇敢地麵對生活的挑戰。
鄒市明的經曆讓我們看到,即便是在某個領域取得巨大成功的人,在麵對新的挑戰時,也可能會遭遇失敗。但重要的是,他在失敗後展現出的擔當和重新站起來的勇氣。他不把責任推給妻子,勇敢地承認自己的錯誤,這種態度值得我們尊重。同時,他的故事也給眾多創業者敲響了警鍾,創業不是僅憑一腔熱血和情懷就能成功的,需要理性的思考、深入的市場調研以及合理的資源配置。希望鄒市明在未來的日子裏,能夠重新找回自己的節奏,走出困境,再次書寫屬於自己的精彩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