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數據告訴你:很多崗位並沒有那麽“專業對口”

數據告訴你:很多崗位並沒有那麽“專業對口”

文章來源: 澎湃新聞 於 2025-06-26 21:01:4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高考成績甫一揭曉,考生與家長又迎來了誌願填報,而這難度同樣不小。

海量的招生簡章、瘋傳的名師指導,還有可能被AI替代的危機,都使得學生和家長們暈頭轉向。此前,我們已經在《當高考誌願遇上AI浪潮,我們該如何選專業?》一文中發現,從英語到計算機,沒有幾個專業在 AI 衝擊這件事上敢說自己高枕無憂。

不過,被AI替代可能暫時是遠慮,各個專業的未來從業路徑才是各位考生和家長的近憂。澎湃美數課通過分析學信網“陽光誌願信息填報係統”的數據,試圖展現92個專業門類的最新畢業去向——在填報誌願前,我們至少要知道選擇這個專業意味著怎樣的職業圖景。

多數專業的去向並不單一

讀師範做老師、考新聞當記者、學金融以後去銀行,多少家長為自己孩子選專業出謀劃策時,都默認了讀什麽專業,就要從事對口行業。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為了比較不同專業之間在讀時“職業預期”與畢業後“實際從業”的匹配度,我們統計了每個專業類別中,頭號職業預期與實際從業是否一致的比例。比如,在金融學類的8個專業中,隻有1個專業的頭號職業預期與實際從業重合,所以我們將金融類整體的從業一致率認定為12.5%。

按照這樣的算法,你會發現在92個專業門類中,實際從業與職業預期一致的專業是少數,不太一致才是多數。

什麽專業去向很專一?建築類、計算機類、中醫學類等專業就屬於實際從業與職業預期較為一致,其中部分專業通常具有明確的執業資格或行業認證路徑,例如醫師資格考試、注冊建築師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畢業生的從業方向更為集中。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這些專業的職業與理想較為一致,但並不意味著這些專業就好找工作。從廣西公布的2023年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極低的6個本科專業中,曾經備受追捧的建築類專業就位列其中。而像是中醫學類也是如此,在多省就業率低的專業名單中,中醫學就頻頻出現。

而新聞傳播學類、法學類等專業則屬於另一種類別,從業廣泛型的大眾專業——畢業人數眾多,從業去向不一。比如,法學類的學生普遍期望以後當律師,但畢業生更多去當了公務員。

跨行業工作的情況在上述專業中相當常見。曾是法學專業出身的林佳慧就在讀書過程中改變了想法。在大學期間,她對自己的專業產生了強烈的“逆反”情緒,認為“能看到的世界好像不是金融就是法律”。因此,林佳慧在畢業後選擇去了新聞行業,這個能讓她“接觸到各種各樣有趣的人”的領域。

“我還是覺得專業沒那麽重要,在一個綜合性大學裏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學科和朋友比較重要。”林佳慧分享她的感悟時說道,大學期間積累的知識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發揮作用。

你的未來,不會被一次選擇就框死

林佳慧的感悟不是個案,一些專業本身就不會集中流向某個單一行業。數據顯示,在公共管理類的學生中,56.1%的去向難以被歸類為同一行業的地方,其次是社會學類、農業經濟管理類。

以公共管理類中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為例,從人口老齡化、城鄉差距,到環境汙染與資源分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關注的是這些橫跨多個部門的社會性問題,因此其就業去向自然多種多樣。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曾經一度在國內高校中發展得如火如荼。據統計,從2000年到2011年,中國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院校的數量從57所升至432所,足足增長了約7.6倍。但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有高達115所大學撤銷了該專業,是所有被撤銷專業數量中的第二名。

此外,在數據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不少專業的學生將“考研”列為期待發展的Top1出路。比如,農學類有相關數據的26個專業中,有92.3%都選擇考研為最期望從業的方向。而理學、曆史學、工學等門類,期望考研深造的比例都超過了60%。

盡管從2024年開始,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已連續兩年下降。但在一些“雙非”院校,考研熱潮依然不減。比如在雲南的玉溪師範學院,2025年全校考研報考人數達1180人,較上年增長15.23%。此外,據高考直通車統計,深圳大學在2025年再次以2.1萬的報名人數成為全國考研報名數最多的雙非院校。

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5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有78%的學生認為,研究生學曆在求職時具有明顯優勢。而關於考研動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親人朋友鼓勵、建議和要求下考研,還有一部分學生因受到周圍同學影響而考研,這兩種情況的考研學生占比為38%。

有些職業,是有專業門檻的

相比之下,計算機、土木等專業的確相較其他學科有著更清晰的職業路徑。

2024屆本科學生的就業監測數據顯示,28.6%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會去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次是製造業。如果將電子信息類去該行業的比例與所有專業去該行業的平均占比做對比,那電子信息類的專業對口指數高達3.4。也就是說,電子信息類學生進入該行業的比例,是所有專業平均值的3.4倍。

其中,較為專業對口的計算機類和電子信息類專業,是近年熱門搶手的工科專業。據中國高等教育管理數據與谘詢的專業公司麥可思近日發布的《202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2024屆本科高薪專業中,無一例外均為工科專業,其中就包括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

有的專業還會集中流向某個難以被界定為“本行”的行業。比如,讀物理、曆史和數學等專業的,大概率會流向教育行業。

這類基礎學科的知識體係偏重理論與學術思維訓練,想要本科後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相對困難。中科院物理所就曾撰文寫道:“目前市場上直接對口物理學專業的工作崗位很少。而物理學院和培養方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默認學生會選擇繼續深造的”。

因此,這些專業如果不繼續深造從事科研,許多畢業生會將教育行業作為主要從業選擇。

實際上,所謂“就業寬”或“就業窄”,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路徑清晰的專業,適合有明確要求和設想的人;而路徑多元的專業,則為尚未確定方向的學生留下更多嚐試的空間。針對尚未確定方向的學生,學生和家長在填報誌願時,也可以考慮選擇出路更為多元的專業,為大學期間再做決定留足時間。

無論是否符合職業預期,又或者是專業對口,大學裏的專業更多是起點,而非設定好的終點。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導演餃子就是一個例子。截至目前,該電影拿下中國電影票房總榜榜首,而導演餃子卻不是科班出身。餃子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但後來自學三年動畫技術,轉型成為動畫導演。

餃子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比如我考上醫科院校卻從事動畫行業,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但我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不被外界左右。”

或許,在AI浪潮之下,回歸初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人大買加州房產 野火肆虐後 數十萬空屋格外刺眼
安吉麗娜朱莉的19歲親生女亮相,被曝已和戀人同居
特朗普心生一計,歐洲人頭都大了...
王室密談錄音疑流出!哈裏求和條件曝光:要棄梅根了?
看不懂“娃哈哈爭產”?來看這一篇就夠了!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國加州州長跳腳:特朗普想把未來拱手交給中國!
宗慶後生前購買美國千萬豪宅曝光 頂級定製 奢華至極
美媒猛批:中國人想通了,如今美國人卻不懂了
特朗普:他是我任命的最差勁的官員之一 這個“蠢貨”
川普:中國很快會處死芬太尼製造者 北京:責任在美國自身
美媒曝猛料:特朗普給愛潑斯坦寫過粗俗的生日賀信
18億美元的隱秘信托,宗馥莉如何用110萬就擊穿了?
一男一女,今天刷爆了領英!全美吃瓜
女子花60萬斷骨增高13厘米,卻落下終身疾病
遺產爭奪撲朔迷離 宗馥莉被要求說明百萬美元下落
全球首例!深圳機器人“自己搭地鐵”送貨 乘客狂搶拍
冰箱上安攝像頭:宗馥莉有被害妄想嗎?
印度裔在美國影響力越來越大 種族仇恨也隨之而來
美企CEO偷情在演唱會被拍 發文道歉 呼籲尊重隱私
紐約CEO跟女高管相擁聽演唱會,上大屏幕後忙躲閃
宗慶後三弟全家美籍負責在美資產 杜建英小兒生父存疑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數據告訴你:很多崗位並沒有那麽“專業對口”

澎湃新聞 2025-06-26 21:01:49

高考成績甫一揭曉,考生與家長又迎來了誌願填報,而這難度同樣不小。

海量的招生簡章、瘋傳的名師指導,還有可能被AI替代的危機,都使得學生和家長們暈頭轉向。此前,我們已經在《當高考誌願遇上AI浪潮,我們該如何選專業?》一文中發現,從英語到計算機,沒有幾個專業在 AI 衝擊這件事上敢說自己高枕無憂。

不過,被AI替代可能暫時是遠慮,各個專業的未來從業路徑才是各位考生和家長的近憂。澎湃美數課通過分析學信網“陽光誌願信息填報係統”的數據,試圖展現92個專業門類的最新畢業去向——在填報誌願前,我們至少要知道選擇這個專業意味著怎樣的職業圖景。

多數專業的去向並不單一

讀師範做老師、考新聞當記者、學金融以後去銀行,多少家長為自己孩子選專業出謀劃策時,都默認了讀什麽專業,就要從事對口行業。但實際情況要複雜得多。

為了比較不同專業之間在讀時“職業預期”與畢業後“實際從業”的匹配度,我們統計了每個專業類別中,頭號職業預期與實際從業是否一致的比例。比如,在金融學類的8個專業中,隻有1個專業的頭號職業預期與實際從業重合,所以我們將金融類整體的從業一致率認定為12.5%。

按照這樣的算法,你會發現在92個專業門類中,實際從業與職業預期一致的專業是少數,不太一致才是多數。

什麽專業去向很專一?建築類、計算機類、中醫學類等專業就屬於實際從業與職業預期較為一致,其中部分專業通常具有明確的執業資格或行業認證路徑,例如醫師資格考試、注冊建築師等,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畢業生的從業方向更為集中。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這些專業的職業與理想較為一致,但並不意味著這些專業就好找工作。從廣西公布的2023年初次畢業去向落實率極低的6個本科專業中,曾經備受追捧的建築類專業就位列其中。而像是中醫學類也是如此,在多省就業率低的專業名單中,中醫學就頻頻出現。

而新聞傳播學類、法學類等專業則屬於另一種類別,從業廣泛型的大眾專業——畢業人數眾多,從業去向不一。比如,法學類的學生普遍期望以後當律師,但畢業生更多去當了公務員。

跨行業工作的情況在上述專業中相當常見。曾是法學專業出身的林佳慧就在讀書過程中改變了想法。在大學期間,她對自己的專業產生了強烈的“逆反”情緒,認為“能看到的世界好像不是金融就是法律”。因此,林佳慧在畢業後選擇去了新聞行業,這個能讓她“接觸到各種各樣有趣的人”的領域。

“我還是覺得專業沒那麽重要,在一個綜合性大學裏接觸到更多不同的學科和朋友比較重要。”林佳慧分享她的感悟時說道,大學期間積累的知識總會在意想不到的時刻發揮作用。

你的未來,不會被一次選擇就框死

林佳慧的感悟不是個案,一些專業本身就不會集中流向某個單一行業。數據顯示,在公共管理類的學生中,56.1%的去向難以被歸類為同一行業的地方,其次是社會學類、農業經濟管理類。

以公共管理類中的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為例,從人口老齡化、城鄉差距,到環境汙染與資源分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關注的是這些橫跨多個部門的社會性問題,因此其就業去向自然多種多樣。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曾經一度在國內高校中發展得如火如荼。據統計,從2000年到2011年,中國開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的院校的數量從57所升至432所,足足增長了約7.6倍。但在2020年至2023年期間,有高達115所大學撤銷了該專業,是所有被撤銷專業數量中的第二名。

此外,在數據中,一個突出的現象是不少專業的學生將“考研”列為期待發展的Top1出路。比如,農學類有相關數據的26個專業中,有92.3%都選擇考研為最期望從業的方向。而理學、曆史學、工學等門類,期望考研深造的比例都超過了60%。

盡管從2024年開始,全國考研報名人數已連續兩年下降。但在一些“雙非”院校,考研熱潮依然不減。比如在雲南的玉溪師範學院,2025年全校考研報考人數達1180人,較上年增長15.23%。此外,據高考直通車統計,深圳大學在2025年再次以2.1萬的報名人數成為全國考研報名數最多的雙非院校。

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25全國研究生招生調查報告》顯示,有78%的學生認為,研究生學曆在求職時具有明顯優勢。而關於考研動機,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親人朋友鼓勵、建議和要求下考研,還有一部分學生因受到周圍同學影響而考研,這兩種情況的考研學生占比為38%。

有些職業,是有專業門檻的

相比之下,計算機、土木等專業的確相較其他學科有著更清晰的職業路徑。

2024屆本科學生的就業監測數據顯示,28.6%的電子信息類專業會去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其次是製造業。如果將電子信息類去該行業的比例與所有專業去該行業的平均占比做對比,那電子信息類的專業對口指數高達3.4。也就是說,電子信息類學生進入該行業的比例,是所有專業平均值的3.4倍。

其中,較為專業對口的計算機類和電子信息類專業,是近年熱門搶手的工科專業。據中國高等教育管理數據與谘詢的專業公司麥可思近日發布的《2025年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2024屆本科高薪專業中,無一例外均為工科專業,其中就包括計算機類、電子信息類、自動化類等。

有的專業還會集中流向某個難以被界定為“本行”的行業。比如,讀物理、曆史和數學等專業的,大概率會流向教育行業。

這類基礎學科的知識體係偏重理論與學術思維訓練,想要本科後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相對困難。中科院物理所就曾撰文寫道:“目前市場上直接對口物理學專業的工作崗位很少。而物理學院和培養方式,以及教師的教學方法,都是默認學生會選擇繼續深造的”。

因此,這些專業如果不繼續深造從事科研,許多畢業生會將教育行業作為主要從業選擇。

實際上,所謂“就業寬”或“就業窄”,其實沒有絕對的好壞。路徑清晰的專業,適合有明確要求和設想的人;而路徑多元的專業,則為尚未確定方向的學生留下更多嚐試的空間。針對尚未確定方向的學生,學生和家長在填報誌願時,也可以考慮選擇出路更為多元的專業,為大學期間再做決定留足時間。

無論是否符合職業預期,又或者是專業對口,大學裏的專業更多是起點,而非設定好的終點。

《哪吒之魔童鬧海》的導演餃子就是一個例子。截至目前,該電影拿下中國電影票房總榜榜首,而導演餃子卻不是科班出身。餃子畢業於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但後來自學三年動畫技術,轉型成為動畫導演。

餃子曾在接受采訪時說:“比如我考上醫科院校卻從事動畫行業,在很多人看來不可思議,但我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兒,不被外界左右。”

或許,在AI浪潮之下,回歸初心是一個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