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紐約時報》:馬斯克-特朗普爭端中令人不安的部分

《紐約時報》:馬斯克-特朗普爭端中令人不安的部分

文章來源: 一半杯 於 2025-06-07 06:58:42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在世界首富與最有權勢者之間正酣的一場幼稚口水仗中(幼稚的“火焰戰爭”),唐納德·特朗普 周四在其社交網站 Truth Social 發布了一條幾乎直指要威脅的言論。

“在我們的預算中,節省數十億美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終止埃隆的政府補貼和合同,”他寫道。“我一直很驚訝拜登沒這麽做!”

所有那些支持特朗普的科技寡頭和商界巨頭們,如果真認為強人政治對生意有利,就該認真思考這條帖子的深意。在這裏,你可以看到美國政權正向一種新型態的轉變。

直到大約半年前,商界領袖們不必擔心公開反對美國總統會摧毀自己的企業。如今,人們普遍理解並在某種程度上默許,總統會動用其職權打壓政敵。這也就是為什麽當馬斯克與特朗普交鋒時,他旗下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的股價暴跌:周四市值驚人地蒸發了約1500億美元。

當然,在喬·拜登政府任內,民主黨曾以行業高管痛恨的方式對大型科技企業進行監管。但前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 (Lina Khan) 和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裏·詹斯勒 (Gary Gensler) 的動機是政策目標,而非個人恩怨。

同樣,馬斯克的部分用戶也因他向極右傾斜而轉而拋棄特斯拉,這對特斯拉業務造成了打擊。但普通消費者因品牌價值觀不符而拋棄品牌,與總統動用國家機器強製忠誠二者,卻有天壤之別。

馬斯克可任意批評拜登而無需擔心其航天公司 SpaceX 的政府合同或被取消。也許他將此歸功於自身的權力與不可或缺性。但事實上,這份自由源自於自由民主製度,以及他過去幾個月來試圖摧毀的那些官僚技術體係。

目前還無法斷定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決裂是否會持續。撰文之時,馬斯克已暫停在線抨擊;因對衝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 (Bill Ackman) 周四晚在社交平台呼籲和解,馬斯克回複稱:“你說得沒錯。”

然而,過去24小時給了他和所有與特朗普結盟的億萬富翁們一個教訓:他們在試圖擺脫監管的同時,卻將自己置於對領導者的深度、甚至是生存式的屈服姿態之中。當法治讓位於領袖崇拜,隻有那些贏得領袖寵信者,才有牟取私利的機會。

政治學家、《國家的攻擊》(The Assault on the State) 的合著者傑弗裏·科普斯坦 (Jeffrey Kopstein) 最近告訴我:“美國人傾向於認為,有錢能使你變得有權勢。但事實上,特朗普時代所揭示的是,有權勢能使你變得有錢。”

在馬斯克和他的矽穀盟友們推動形成的這個新世界裏,對於大型企業家來說,屈從權力和追求創新同樣重要。或許,馬斯克理應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其他人則不然。

米歇爾·戈德堡 (Michelle Goldberg) 是《紐約時報》的知名左翼女權主義專欄作家,關注威權主義、進步運動和性別關係。她著有三本探討政治與文化議題的獲獎書籍,並因其在職場性騷擾問題上的報道,作為團隊成員榮獲普利策獎。她恪守新聞道德,以其深刻、公正的分析而著稱。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2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老友記》錢德勒死因大反轉,不是溺亡!
中國的經濟學家都死絕了?還不站出來發聲
佛山疫情又開始做核酸了,三年之後又三年?
中國“N號房”曝光,大量女性私密照在外網傳播
58歲宋祖英罕見露麵,短發造型驚豔,皮膚光澤Q彈




24小時討論排行

華人家的花園太醜險遭罰款,大家評評冤不冤
一份與釋永信通奸女人筆錄 被舉報私生活混亂
釋永信涉刑事犯罪 嚴重違反戒律 包養多名情婦還有私生子
大罷免失敗 給民進黨上了一堂民主課
史無前例!美歐貿易協議 總價達$1.35萬億
參議員提法案:任何人隻要在美國居住7年就發綠卡!
中國餐廳日營業額“慘崩9成” 關店潮猛烈來襲
盧比奧:萬斯是2028年美國總統“絕佳候選人”
關稅收入超$3000億,特朗普放話給美國人發紅包!
特朗普:克林頓去過那個小島28次 我從來沒去過
川普出手 隻用這招“一劍封喉” 就讓兩國同意停火
大罷免失敗賴清德會請辭嗎?"第二波投票後民進黨恐大亂"
外星人?女子家門口拍到詭異生物 百萬網友炸鍋了
川普花式改造白宮 裝修前後對比圖曝光 網友瘋狂吐槽
民進黨誤判情勢? 賴清德罷免前還認為能罷10席
美歐15%關稅條件曝光!馮德萊恩:已是最佳結果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紐約時報》:馬斯克-特朗普爭端中令人不安的部分

一半杯 2025-06-07 06:58:42



在世界首富與最有權勢者之間正酣的一場幼稚口水仗中(幼稚的“火焰戰爭”),唐納德·特朗普 周四在其社交網站 Truth Social 發布了一條幾乎直指要威脅的言論。

“在我們的預算中,節省數十億美元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終止埃隆的政府補貼和合同,”他寫道。“我一直很驚訝拜登沒這麽做!”

所有那些支持特朗普的科技寡頭和商界巨頭們,如果真認為強人政治對生意有利,就該認真思考這條帖子的深意。在這裏,你可以看到美國政權正向一種新型態的轉變。

直到大約半年前,商界領袖們不必擔心公開反對美國總統會摧毀自己的企業。如今,人們普遍理解並在某種程度上默許,總統會動用其職權打壓政敵。這也就是為什麽當馬斯克與特朗普交鋒時,他旗下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的股價暴跌:周四市值驚人地蒸發了約1500億美元。

當然,在喬·拜登政府任內,民主黨曾以行業高管痛恨的方式對大型科技企業進行監管。但前聯邦貿易委員會主席莉娜·汗 (Lina Khan) 和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裏·詹斯勒 (Gary Gensler) 的動機是政策目標,而非個人恩怨。

同樣,馬斯克的部分用戶也因他向極右傾斜而轉而拋棄特斯拉,這對特斯拉業務造成了打擊。但普通消費者因品牌價值觀不符而拋棄品牌,與總統動用國家機器強製忠誠二者,卻有天壤之別。

馬斯克可任意批評拜登而無需擔心其航天公司 SpaceX 的政府合同或被取消。也許他將此歸功於自身的權力與不可或缺性。但事實上,這份自由源自於自由民主製度,以及他過去幾個月來試圖摧毀的那些官僚技術體係。

目前還無法斷定馬斯克與特朗普的決裂是否會持續。撰文之時,馬斯克已暫停在線抨擊;因對衝基金經理比爾·阿克曼 (Bill Ackman) 周四晚在社交平台呼籲和解,馬斯克回複稱:“你說得沒錯。”

然而,過去24小時給了他和所有與特朗普結盟的億萬富翁們一個教訓:他們在試圖擺脫監管的同時,卻將自己置於對領導者的深度、甚至是生存式的屈服姿態之中。當法治讓位於領袖崇拜,隻有那些贏得領袖寵信者,才有牟取私利的機會。

政治學家、《國家的攻擊》(The Assault on the State) 的合著者傑弗裏·科普斯坦 (Jeffrey Kopstein) 最近告訴我:“美國人傾向於認為,有錢能使你變得有權勢。但事實上,特朗普時代所揭示的是,有權勢能使你變得有錢。”

在馬斯克和他的矽穀盟友們推動形成的這個新世界裏,對於大型企業家來說,屈從權力和追求創新同樣重要。或許,馬斯克理應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其他人則不然。

米歇爾·戈德堡 (Michelle Goldberg) 是《紐約時報》的知名左翼女權主義專欄作家,關注威權主義、進步運動和性別關係。她著有三本探討政治與文化議題的獲獎書籍,並因其在職場性騷擾問題上的報道,作為團隊成員榮獲普利策獎。她恪守新聞道德,以其深刻、公正的分析而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