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媛媛的離世,讓很多人又一次想起了這位一向低調的演員。有人翻出她1998年拍攝的那張全家福,意外地把焦點放在了照片中的氛圍上。照片裏,一家五口神情各異,透著溫柔的生活氣息。
朱媛媛穿著黑外套,站在後排,她姐姐一頭長發、穿著紅色毛衣,父母坐在前排,哥哥則是一身混搭的襯衫加毛衣。細心的網友還發現,母女三人的眉眼幾乎如同複製粘貼,朱媛媛尤其像極了母親,尤其那一條弧度分明的鼻梁。
朱媛媛家裏是典型的知識分子家庭。父親是電子工程師,常年和儀器、零件打交道;母親在醫院一輩子穿白大褂。雖然家裏沒有人從事藝術行業,但文藝氣息卻一直沒斷過。母親喜歡唱京劇,家裏時常能聽到她唱《紅燈記》,父親有空就用工程筆給孩子們畫速寫。
這樣的氛圍或多或少影響了三個孩子的人生選擇:姐姐成了小學老師,哥哥中年辭職後專心畫畫,朱媛媛則走上了表演的路。
在2001年的一場采訪裏,朱媛媛提到,家人對她的影響很大。大哥放下外貿的穩定工作去學畫畫,這件事給了她很大觸動,讓她明白“人活著不能隻停留在表麵”。
這樣的想法,也體現在她的職業生活中——二十多年
,鮮少有任何緋聞,基本把時間花在話劇舞台而不是商業影視圈。她的好友李乃文在5月24日的悼念活動上說,朱媛媛總說“演戲是一件幹淨的事情”,這份清澈、純粹,大概與她一路耳濡目染的家庭氛圍有很大關係。
如今這張泛黃的全家福再度流傳,吸引大家的不隻是相貌,而是屬於那個年代的煙火氣。父親的白襯衫配紫色領帶,母親的印花毛衣,哥哥隨意的穿著,這些細節拚出90年代知識分子家庭的真實模樣。有網友保存著這張老照片,說背麵還有朱媛媛
手寫的日期。這些小細節、生活中的儀式感,很好地印證了朱媛媛生前說的那句,“我們家活得特別具體”。
再看這張全家福時,母親眼角的細紋,父親白了的鬢角,都成了時光落下的注腳。朱媛媛雖然離開得太早,但給女兒留下的不隻是影視作品,更有原生家庭傳承下來的那份精神,正如她哥哥畫作裏的留白、姐姐講台上的板書,父母那一輩人樸素的堅持和熱愛,都安靜地延續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