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情緒勞動,累慘“低能耗”青年

情緒勞動,累慘“低能耗”青年

文章來源: 新周刊 於 2025-05-25 01:42:53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情緒勞動,累慘“低能耗”青年

每天,喝飽了毒雞湯的人類,恨不得把充電線焊死在“低能量人類”的肚臍眼上。

信奉成功學的人類,則吹拉彈唱、鑼鼓暄天要拉你入夥“高能量人類”的一夜暴富群。

最近的社交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手把手教你如何做“高能量”的帖子讓人喘不過氣,隔著屏幕的年輕人懷疑起自己的電量到底要多少,才能進入那一方“高能量”的區域,體驗一把精英人設帶來的快感。

他們健身、野營、馬拉鬆、演唱會、公益活動、文化講座分享一次不落,他們的社交媒體上全麵展示了豐富的高能量人生。

可是越來越多人,比如你和我,會懷疑“高能量人生”,是不是一種霸權?



(圖/《理想之城》)

普天之下,沒有誰天生就是“低能量人類”,他們隻不過是一群被“毫無意義的工作”消耗情緒的可憐人。

每當看到那一張張臉,總是苦大仇深、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心裏如同壓了塊大石頭,像是一株植物從未被陽光照耀過時,我總想大喊一句:

去你的“低能量”人類,我隻想做一個“低能耗”人類。

真正累死人的,是情緒勞動

告訴我,你是不是拿著不高的薪水,幹了最累的活兒,背了最多的鍋,得了最少的獎,卻挨了最狠的罵,然後被評價為“情緒穩定”的那一位?

你總想成為一個被所有人喜歡的好人,結果,你最後真正成為的是一個充滿討好型人格的老好人,活成所有人都敢欺負的樣子。

每天,你真正花在工作上的精力隻有10%,剩下90%的精力都消耗在了隱形而無償的情緒勞動上。

1983年,美國社會學家阿莉·霍克希爾德在著作《心靈的整飾:人類情感的商業化》中提出“情緒勞動”這一概念,指出情緒勞動是在體力勞動、腦力勞動之外的第三種勞動,是為了讓組織、他人感到滿意和舒適,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表情所付出的努力。



(美) 阿莉·拉塞爾·霍克希爾德 著

上海三聯書店,2020-1

從職業上看,情緒勞動多數發生在服務業,譬如空姐、酒店前台、奶茶店員、電話客服、滴滴司機、超市售貨員、餐廳服務員、高速公路收費員等,如果看到他們在某一刻突然崩潰、淚如雨下的場景,這是“情緒過載”的典型表現。

今天,情緒勞動早已泛化,它的具體表現包括但不僅限於:在上級說出正確的廢話、錯誤的廢話時熱烈鼓掌;深夜1點,對圍坐在你身後指揮你在PPT裏屎上雕花的各位抱以微笑;在酒局上,笑盈盈地吹捧每一個人,喝下每一杯酒,接住每一個話茬,然後悄悄溜進衛生間趴在馬桶上任胃抽搐;當人在家中躺,鍋從天上來時,默默認領;……

英國《衛報》記者羅斯·哈克曼在《情緒價值》一書中進行了升級版的解讀:情緒勞動是將自己的感受置於次要地位,為他人愉悅所做出的努力。它本質上是一個權力和等級製地位的問題,處於社會等級下方的群體,被要求為上位者無償提供情緒勞動,而情緒勞動得不到補償的局麵進一步固化了其弱勢地位。



[英]羅斯·哈克曼 著

中信出版集團,2024-2

那些擅長“課題分離”、絕不內耗隻會外耗、表演型人格的人,正在享受著當今的紅利。

有點潦草的世界裏,誰先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誰先學會發瘋,誰就能先享受世界。不信?試試,自從你開始“發瘋”之後,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會突然對你眉開眼笑,充滿諒解與包容。

年輕人,拒絕過度努力

職場中有句老話:“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但你可以往死裏罵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



(圖/《理想之城》)

中年人是真正的吃苦大王,他們早就習慣了忍辱負重、高耗能生存。每天一睜眼,隻要一想到房貸車貸、醫藥費、補課費和養老金,他們就失去了拍案而起、拂袖而去的勇氣;麵對淩辱和欺壓,最後隻會弱弱地吐出一句:“罵我可以,但……不要扣我工資”。

沒有包袱一身輕的年輕人,不再吃這一套,他們已經集體覺醒,拒絕高能耗生存。

年輕人知道,過度努力其實是一種病,微躺才是最舒適的生命姿態。他們覺察到,就算再努力,也不是人人都能到達羅馬,而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如果努力有用的話,天上也不會掉下來一個又一個董小姐。家裏賣了兩套房子供你留學,回國卻難找到月薪5000元的工作。

年輕人開始惜命,知道不熬夜趕方案,天並不會塌下來。就算被打再多的雞血,他們也不會用百米跑的速度來跑人生這場馬拉鬆。真正厲害的跑者,在起跑之前總是先進行充分的拉伸,活動開關節,喚醒每一塊肌肉和筋骨,在人群中找出一條最優路線,找到自己舒服的節奏,慢慢開跑,讓身子漸漸熱起來,控製在最優能耗的點位,在半程突破臨界點後,盡情享受內啡肽所帶來的身心愉悅。



(圖/《三悅有了新工作》)

年輕人永遠把生活放在第一,工作放在第二。因為他們知道,工作並非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形態,一旦工作第一,他們不但會失去生活,還會失去性生活。如果工作是證明一個人全部價值的唯一路徑,那麽,一旦失去了工作,他們會什麽也不是。更難堪的是,如果真的等到延遲退休的年紀再出門遠行、周遊世界,等待他們的,很可能是一張病床,或者是一份旅行團要求必須簽署的高齡遊客免責聲明。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家電,年輕人更願意成為一級能效的“低能耗”人類。

如果能夠選擇,沒有誰不想用最省力的方式快樂地活著。

自從開啟低能耗模式後,我整個人都精神多了

“低能耗”人類熱愛的是開啟低能耗模式後的低度生活。



(圖/《三悅有了新工作》)

這是一種追求低碳、低脂、低鹽、低糖、低高度、低速度、低密度、低烈度、低濃度的生存哲學。

“低能耗”人類喜愛離大地更近的低高度生活。他們討厭高樓,討厭成為格子間動物,喜歡離花兒、鳥兒、樹兒、草兒、湖海更近,離人間煙火更近。

“低能耗”人類喜愛離靈魂更近的低速度生活。他們厭惡插隊、秒殺、快搶、快進,熱愛一切慢的東西,譬如慢食、慢語、慢車和慢城,更想成為一個像愛馬仕工匠一樣的慢人,傳承一門手藝,一口氣埋頭幹上18年。

“低能耗”人類喜愛心靈自由的低密度生活。他們討厭人海戰術,討厭“打通底層邏輯”“對齊顆粒度”“形成完美閉環”,討厭“多線程”並行推進瞎折騰。他們堅信,一個人,一條心,隻夠幹好一件事;一生,應該也隻夠愛一個人。

“低能耗”人類喜愛身心柔軟的低烈度生活。他們討厭重口味的飯局,也討厭烈酒,更鍾愛和趣味相投的人來上一杯精釀啤酒、清酒、威士忌,或者隻是一杯清淡的功夫茶。

“低能耗”人類喜愛擁有閑暇時光的低濃度生活,他們討厭成為“濃人”,隻想做個“淡人”,閑散地漫步在淨土和慢土之上。

如果你問“低能耗”人類:你的夢想是什麽?



(圖/《裝腔啟示錄》)

他們的回答會和那位小學生寫在黑板上的答案一樣: “自由、平靜地過完一生。”

有一天,如果有人逼迫你開啟高耗能模式,那麽,請不要“內耗”,而是學會“外耗”,使出最後的殺手鐧:我們之間如果有問題,那一定是你的問題。

但切記啊,慎用。

查看評論(2)

24小時熱點排行

中國滑翔傘玩家被雲吸至8598米高空 全身結冰大難不死
一圖看懂:哈佛大學國際學生人數前十的國家
李連傑擁4千金 全大學畢業 驚曝“我小學都沒畢業”
成都住宅因造型獨特爆紅 網友:以為是AI
新聞周刊:佛州若取消房產稅 將顛覆房地產市場

24小時討論排行

"我該加入塔利班"!移民因交通違規 暴怒與警火拚
習近平國師:說不定哪天一覺醒來 台灣已經解放了…
美媒:特朗普家族利用總統職權變現,規模令人震驚
特朗普“死磕”哈佛外國學生 威脅再砍30億美元撥款
地鐵漲價,公共服務也要過緊日子了
攻擊一所學校事小,抹黑祖國傳統醫學事大
信用崩塌?中國50年超長期國債拍賣大翻車
網瘋傳:哈佛因拒收川普小兒子遭報複?
中國3千5百萬剩男找不到老婆 買外國新娘問題猖獗
習近平推“中國製造”未來版 特朗普的算盤可能落空
韓國大選將至現反華潮 敵意言論四起 中餐廳首當其衝
川普點頭答應 美股開盤直接反彈大漲400點
羞辱?川普要撤回哈佛30億補助金 給全美技職學校
高中生和教授父親共發3篇SCI論文,沒問題嗎?
特朗普政府要求:聯邦機構終止與哈佛所有合約
難怪大規模襲基輔 俄方“公開真相”:普京“死裏逃生”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情緒勞動,累慘“低能耗”青年

新周刊 2025-05-25 01:42:53



情緒勞動,累慘“低能耗”青年

每天,喝飽了毒雞湯的人類,恨不得把充電線焊死在“低能量人類”的肚臍眼上。

信奉成功學的人類,則吹拉彈唱、鑼鼓暄天要拉你入夥“高能量人類”的一夜暴富群。

最近的社交網絡上,鋪天蓋地的手把手教你如何做“高能量”的帖子讓人喘不過氣,隔著屏幕的年輕人懷疑起自己的電量到底要多少,才能進入那一方“高能量”的區域,體驗一把精英人設帶來的快感。

他們健身、野營、馬拉鬆、演唱會、公益活動、文化講座分享一次不落,他們的社交媒體上全麵展示了豐富的高能量人生。

可是越來越多人,比如你和我,會懷疑“高能量人生”,是不是一種霸權?



(圖/《理想之城》)

普天之下,沒有誰天生就是“低能量人類”,他們隻不過是一群被“毫無意義的工作”消耗情緒的可憐人。

每當看到那一張張臉,總是苦大仇深、愁眉不展、悶悶不樂,心裏如同壓了塊大石頭,像是一株植物從未被陽光照耀過時,我總想大喊一句:

去你的“低能量”人類,我隻想做一個“低能耗”人類。

真正累死人的,是情緒勞動

告訴我,你是不是拿著不高的薪水,幹了最累的活兒,背了最多的鍋,得了最少的獎,卻挨了最狠的罵,然後被評價為“情緒穩定”的那一位?

你總想成為一個被所有人喜歡的好人,結果,你最後真正成為的是一個充滿討好型人格的老好人,活成所有人都敢欺負的樣子。

每天,你真正花在工作上的精力隻有10%,剩下90%的精力都消耗在了隱形而無償的情緒勞動上。

1983年,美國社會學家阿莉·霍克希爾德在著作《心靈的整飾:人類情感的商業化》中提出“情緒勞動”這一概念,指出情緒勞動是在體力勞動、腦力勞動之外的第三種勞動,是為了讓組織、他人感到滿意和舒適,調節自己的情緒和表情所付出的努力。



(美) 阿莉·拉塞爾·霍克希爾德 著

上海三聯書店,2020-1

從職業上看,情緒勞動多數發生在服務業,譬如空姐、酒店前台、奶茶店員、電話客服、滴滴司機、超市售貨員、餐廳服務員、高速公路收費員等,如果看到他們在某一刻突然崩潰、淚如雨下的場景,這是“情緒過載”的典型表現。

今天,情緒勞動早已泛化,它的具體表現包括但不僅限於:在上級說出正確的廢話、錯誤的廢話時熱烈鼓掌;深夜1點,對圍坐在你身後指揮你在PPT裏屎上雕花的各位抱以微笑;在酒局上,笑盈盈地吹捧每一個人,喝下每一杯酒,接住每一個話茬,然後悄悄溜進衛生間趴在馬桶上任胃抽搐;當人在家中躺,鍋從天上來時,默默認領;……

英國《衛報》記者羅斯·哈克曼在《情緒價值》一書中進行了升級版的解讀:情緒勞動是將自己的感受置於次要地位,為他人愉悅所做出的努力。它本質上是一個權力和等級製地位的問題,處於社會等級下方的群體,被要求為上位者無償提供情緒勞動,而情緒勞動得不到補償的局麵進一步固化了其弱勢地位。



[英]羅斯·哈克曼 著

中信出版集團,2024-2

那些擅長“課題分離”、絕不內耗隻會外耗、表演型人格的人,正在享受著當今的紅利。

有點潦草的世界裏,誰先擁有被討厭的勇氣,誰先學會發瘋,誰就能先享受世界。不信?試試,自從你開始“發瘋”之後,你會發現,整個世界都會突然對你眉開眼笑,充滿諒解與包容。

年輕人,拒絕過度努力

職場中有句老話:“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但你可以往死裏罵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



(圖/《理想之城》)

中年人是真正的吃苦大王,他們早就習慣了忍辱負重、高耗能生存。每天一睜眼,隻要一想到房貸車貸、醫藥費、補課費和養老金,他們就失去了拍案而起、拂袖而去的勇氣;麵對淩辱和欺壓,最後隻會弱弱地吐出一句:“罵我可以,但……不要扣我工資”。

沒有包袱一身輕的年輕人,不再吃這一套,他們已經集體覺醒,拒絕高能耗生存。

年輕人知道,過度努力其實是一種病,微躺才是最舒適的生命姿態。他們覺察到,就算再努力,也不是人人都能到達羅馬,而有些人出生就在羅馬。如果努力有用的話,天上也不會掉下來一個又一個董小姐。家裏賣了兩套房子供你留學,回國卻難找到月薪5000元的工作。

年輕人開始惜命,知道不熬夜趕方案,天並不會塌下來。就算被打再多的雞血,他們也不會用百米跑的速度來跑人生這場馬拉鬆。真正厲害的跑者,在起跑之前總是先進行充分的拉伸,活動開關節,喚醒每一塊肌肉和筋骨,在人群中找出一條最優路線,找到自己舒服的節奏,慢慢開跑,讓身子漸漸熱起來,控製在最優能耗的點位,在半程突破臨界點後,盡情享受內啡肽所帶來的身心愉悅。



(圖/《三悅有了新工作》)

年輕人永遠把生活放在第一,工作放在第二。因為他們知道,工作並非是人類唯一的生存形態,一旦工作第一,他們不但會失去生活,還會失去性生活。如果工作是證明一個人全部價值的唯一路徑,那麽,一旦失去了工作,他們會什麽也不是。更難堪的是,如果真的等到延遲退休的年紀再出門遠行、周遊世界,等待他們的,很可能是一張病床,或者是一份旅行團要求必須簽署的高齡遊客免責聲明。

如果把人比作一台家電,年輕人更願意成為一級能效的“低能耗”人類。

如果能夠選擇,沒有誰不想用最省力的方式快樂地活著。

自從開啟低能耗模式後,我整個人都精神多了

“低能耗”人類熱愛的是開啟低能耗模式後的低度生活。



(圖/《三悅有了新工作》)

這是一種追求低碳、低脂、低鹽、低糖、低高度、低速度、低密度、低烈度、低濃度的生存哲學。

“低能耗”人類喜愛離大地更近的低高度生活。他們討厭高樓,討厭成為格子間動物,喜歡離花兒、鳥兒、樹兒、草兒、湖海更近,離人間煙火更近。

“低能耗”人類喜愛離靈魂更近的低速度生活。他們厭惡插隊、秒殺、快搶、快進,熱愛一切慢的東西,譬如慢食、慢語、慢車和慢城,更想成為一個像愛馬仕工匠一樣的慢人,傳承一門手藝,一口氣埋頭幹上18年。

“低能耗”人類喜愛心靈自由的低密度生活。他們討厭人海戰術,討厭“打通底層邏輯”“對齊顆粒度”“形成完美閉環”,討厭“多線程”並行推進瞎折騰。他們堅信,一個人,一條心,隻夠幹好一件事;一生,應該也隻夠愛一個人。

“低能耗”人類喜愛身心柔軟的低烈度生活。他們討厭重口味的飯局,也討厭烈酒,更鍾愛和趣味相投的人來上一杯精釀啤酒、清酒、威士忌,或者隻是一杯清淡的功夫茶。

“低能耗”人類喜愛擁有閑暇時光的低濃度生活,他們討厭成為“濃人”,隻想做個“淡人”,閑散地漫步在淨土和慢土之上。

如果你問“低能耗”人類:你的夢想是什麽?



(圖/《裝腔啟示錄》)

他們的回答會和那位小學生寫在黑板上的答案一樣: “自由、平靜地過完一生。”

有一天,如果有人逼迫你開啟高耗能模式,那麽,請不要“內耗”,而是學會“外耗”,使出最後的殺手鐧:我們之間如果有問題,那一定是你的問題。

但切記啊,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