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上周警告使用華為人工智能芯片後,北京本周三予以譴責,並誓言將采取措施打擊美國的“霸淩”行為。與此同時,正在台灣的英偉達總裁黃仁勳在一次科技展上表示,美國政府對華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製是“失敗的”。
近年來,華盛頓一直試圖限製向中國出口尖端芯片,擔心這些芯片可能被用於推進北京的軍事係統,並以其他方式削弱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主導地位。
特朗普政府上周取消了部分針對先進計算半導體的出口管製。但華盛頓也公布了新的指導方針,警告企業不要使用中國製造的高科技人工智能半導體,特別是科技巨頭華為的升騰芯片,否則將麵臨違反美國出口管製的風險。
周三(5月21日),中國商務部在一份聲明中稱,這是“典型的單邊霸淩和保護主義,嚴重破壞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
北京指責美國“濫用出口管製遏製打壓中國”。
中國商務部警告稱,“任何執行或協助執行此類措施的組織或個人”都可能違反中國法律,並誓言將采取“堅決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華盛頓:使用華為芯片違反美國出口管製
上周,美國就允許美國人工智能芯片用於訓練中國人工智能模型的潛在後果發出警告。
相關指導方針表示,未經華盛頓批準使用華為升騰芯片的企業可能麵臨“嚴重的刑事和行政處罰,最高刑罰包括監禁、罰款、失去出口權或其它限製”。
美國商務部表示,其政策旨在“與世界各地值得信賴的國家共享美國的人工智能技術,同時防止該技術落入我們的對手手中”。
此前,美國的規定將各國分為三個限製級別。
日本和韓國等頂級國家沒有出口限製,而墨西哥和葡萄牙等第二級別國家則受到芯片出口限製。
包括英偉達和AMD在內的芯片製造商曾遊說反對分級限製。特朗普政府表示將重新考慮該規定後,這些芯片製造商股價上漲。
黃仁勳:美國對華出口管製“失敗”
周三,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台灣頂級科技展Computex上表示,美國對華人工智能芯片出口管製是“失敗的”,因為中國企業使用了本土研發的尖端技術。
黃仁勳表示,英偉達在中國人工智能芯片市場的份額已從前總統拜登執政初期的近95%降至50%。
“我認為,總而言之,出口管製是失敗的,”黃仁勳說道,並指出如果無法獲得英偉達的芯片,企業就會選擇“次優”方案。
黃仁勳表示,由於出口管製,英偉達已經損失了“數十億美元”。
他表示,到2026年,中國的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500億美元,並補充說:“如果不能享受這一機遇,為美國帶來稅收,創造就業機會,並維持這個行業,那將是一種遺憾。”
黃仁勳表示:“中國擁有充滿活力的技術生態係統,重要的是要認識到,中國擁有全球50%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而且中國在軟件方麵非常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