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加塔斯是哥倫比亞大學全球政治研究所的傑出研究員和英國《金融時報》特約編輯。她在文章中指出,川普政府正在追求自己的目標,並將以色列排除在與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的交易之外。

據報,卡塔爾贈送了一架豪華大型噴氣式飛機,作為空軍一號使用——這在道德和安全層麵都是重大問題。
川普對中東沒有宏大構想。他在這個地區的政策與國內如出一轍:川普優先,主要目標是為美國經濟帶來可以大肆宣揚的好消息,吸引海灣國家的大規模投資,以及為美國公司創造有利可圖的機會。
不過,川普也在尋求外交政策上的成果,而這些成果來自意想不到的方向。
胡塞武裝最近同意停止向紅海的商船,包括美國船隻,發動襲擊。雖然這項停火協議隨時可能破裂,但關鍵在於,並不包括以色列。以色列本月早些時候遭到胡塞導彈襲擊,並進行了報複。
哈馬斯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釋放擁有美以雙重國籍的人質埃丹·亞曆山大,作為對川普的姿態,據稱沒有要求任何回報。其他以色列人質的家屬對本國政府感到憤怒與悲痛。
哈馬斯現在希望達成更全麵的停火協議,加沙的200萬巴勒斯坦人迫切希望援助物資恢複運送。
以色列在3月阻斷所有援助,當時在沒有戰鬥的情況下內塔尼亞胡重啟戰爭,放棄了1月停火協議的第二階段。
與此同時,海灣國家正努力展現自身為成熟、建設性的夥伴。他們反感被當作提款機來看待,而沙特的財政因油價下跌而緊張。
但他們也在發揮積極作用——主辦烏克蘭談判、維持與伊朗的緩和關係、協助戰後敘利亞重建、支持黎巴嫩的新政府。
似乎除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之外,所有人都在努力爭取川普的好感。4月的白宮記者會上,川普首次流露出對內塔尼亞胡的不滿。他沒有取消對以色列征收的17%關稅,並指出以色列每年獲得40億美元援助。
他對內塔尼亞胡說:“這數目可不小,順便說一句,恭喜你們,這可真不錯。”
美國對以色列的貿易逆差也在不斷擴大。在川普看來,這使以色列成為淨受益者。但對內塔尼亞胡來說,最糟糕的一刻,是川普透露美國正在與伊朗直接對話。盡管內塔尼亞胡保持麵無表情,但緊張之情溢於言表。
川普並不以人道主義者自居,他對加沙的破壞並不痛心。但他對內塔尼亞胡計劃重新在加沙發動軍事行動感到不滿,這一計劃違背了他設想的“加沙裏維埃拉”——盡管這一構想本身既殘酷又不可行。
美國不斷向內塔尼亞胡投下驚雷,把以色列排除在自己達成的協議之外。下一個可能的驚喜是與沙特簽署民用核協議,這將繞過原本以“以沙正常化換取沙美防務協議”的設想。
如果有哪個時刻是以色列為自己爭取與所有鄰國和平共處未來的黃金機會,那就是現在。但對內塔尼亞胡而言,代價——承諾建立未來的巴勒斯坦國——太高。他冷酷地建議沙特自己在境內建這樣一個國家,激怒了利雅得。
美以之間長達數十年的同盟關係依然存在,有關裂痕的報道被迅速否認。但川普對內塔尼亞胡的訊息很明確:跟上節奏。
這一節奏不包括無盡的戰爭,也不包括無法實現的目標——全是戰術,沒有外交成果。
川普尤其不在意那些為保住內塔尼亞胡及其極右翼聯盟政治地位而發動的殘酷軍事行動,因為這些行動不會帶來令川普受益的勝利。
川普在中東的種種行動最終是否能形成一個真正的區域構想,仍極不確定。問題的核心,與從關稅到烏克蘭問題一樣,出在白宮的“意大利麵條戰術”:把所有想法都扔上牆,看哪個粘住,然後把第一絲勝利的氣味包裝成巨大成功,接著換個方向或者直接走人。
川普的“萬能特使”史蒂夫·維特科夫已被事務壓得分身乏術。正是這種敷衍的後續行動、對細節毫不關注,才導致1月加沙停火協議的崩潰,對巴勒斯坦人造成巨大傷害。
而在高度技術性的伊朗核談判中,如此做法代價太大。一個速成的勝利可能帶來一個脆弱的協議,促使內塔尼亞胡單方麵采取行動打擊伊朗核設施,把整個地區推入混亂,也會毀掉川普本周想簽下的所有“美好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