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者按:自1月20日DeepSeek R1爆火以來,過去100天的大模型世界中,DeepSeek成了當之無愧的頂流明星。DeepSeek不僅展現了中國AI的力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世界AI發展的方向。值此之際,字母榜&直麵AI特推出“DeepSeek爆火100天”專題報道。
2024年底還徘徊在倒閉邊緣的張暘(化名),年初就接到了DeepSeek帶來的潑天富貴。
“沒能倒閉,全靠DeepSeek。”作為一家AI硬件企業的創始人,張暘去年把國內大小投資機構的碼頭拜了個遍,盡管出身大廠,卻沒拿著高管title,沒能拿到理想的融資額度;盡管研發的陪伴類AI硬件產品已經量產,卻因為“市場需求太少,燒著老本做研發”而瀕臨倒閉。
就在DeepSeek於2025年燒起一團火後,張暘突然拿到了某知名品牌的訂單——甲方要求基於DeepSeek R1模型開發一款麵向兒童的智能家居。年初,張暘也從險些賣身轉向“業務狂奔”,公司命運因為DeepSeek畫了一個大大的上揚曲線。
“真想拜拜梁文鋒。”張暘調侃道。
這種轉變並非孤例。2023年7月離開微軟投入AI創業的李潑,過年時給在老家的父母在手機上下載了DeepSeek的APP,“從沒有這樣一款AI應用,讓AI真正地的破圈了”。
隨後,去年尚處在種子輪融資的李潑,麵臨著Pre A、A輪融資才需要的條件審查,而今年,他的團隊已經與海外幾家頭部美元基金“聊得很順利”。對早早出海的李潑來說,火出國的DeepSeek成了中國創業者的海外融資名片,“DeepSeek不僅證明了國內AI技術水平已經追上國外,還證明了中國AI團隊往往在降低成本和商業化上更有潛力。”
回顧2025年1月DeepSeek R1發布至今,100天內,AI創投圈的轉身動作不可謂不大。
2024年8月,金沙江創投主管合夥人朱嘯虎還在斷言“五年內不會有獨立大模型公司存活”,認為AI六小虎的出路隻有賣身大廠。但DeepSeek爆火出圈後的60天內,2025年3月,他在朋友圈發文:“若DeepSeek開放融資,願以任何估值入場。”
不過值得注意的一個細節是,但根據字母榜(ID:wujicaijing)觀察,AI投資人們看似信心重回,卻選擇了繞開DeepSeek所在的大模型創業領域。
在2025年至今,總計近30多起融資中,高額融資出現於AI應用、具身智能領域。例如華創資本投資矽基流動,其為DeepSeek提供的推理加速服務正是推動其出圈的關鍵因素。真格基金等紛紛押注具身智能,宇樹科技B輪融資10億元創下賽道紀錄,此外它石智航也以1.2億美元的天使輪融資創下紀錄。私募機構開始挖掘“AI+醫療”,“AI+法律”等垂直領域,例如Harvey法律合同生成工具的估值就在半年內實現了翻倍。
同時,主打低成本開源的DeepSeek,不僅讓AI應用開發門檻驟降,也讓AI創業更卷了。

以AI六小虎為例,月之暗麵被爆砍掉Kimi聊天機器人70%的營銷預算,轉而專注模型訓練,試圖複刻DeepSeek的技術路線;曾經由於商業化壓力在2024年裁員20%的智譜AI,不僅在3月宣布開源GLM係列模型,加入開源大軍,也拿到杭州、珠海國資超15億元注資,試圖以“國家隊”身份爭奪話語權。
李潑開發的AI Agent“WorkfxAI”,主打電商、銀行、醫療等垂直場景,憑借垂直領域數據的微調模型,實現了近百萬的營收。
“現在比拚的不再是技術參數,而是誰能更快更好地將模型與場景深度綁定。”李潑表示。
DeepSeek也未停下迭代的腳步。而3月25 日,DeepSeek官方宣布 V3 模型完成小版本升級。DeepSeek似乎並未停下迭代的腳步。隨後4月30日發布DeepSeek-Prover-V2-671B大模型(專注數學證明領域)。無論是利好還是利空,這場由DeepSeek“無意”引發的地震,顯然還將帶來更深、更遠的震動。
A
"國內融資看海外,DeepSeek的出現讓海外投資人更關注中國的AI團隊了。“
李潑是最早一批微軟Bing搜索團隊的成員,從阿裏到微軟,再到2023年7月從微軟離職開始AI創業,他在國內國外都組建了團隊,而去年,他沒能拿到一個滿意的融資額。
截止2025年1月DeepSeek爆火出圈前,AI創業者如李潑們麵臨著信心低迷的投資市場。
在李潑所處的Agent領域,想要在國內融到天使輪,需要滿足半年內從0做到100萬美元年營收的要求。彼時國內無論是B端或C端,都尚未對AI形成明確認知,這讓初創者如李潑稍覺苛刻,“融天使輪、種子輪,投資人基本是按PreA、或者A輪的標準,並不是用戶量多就能拿到錢,對營收數額和付費率都按照A輪/Pre A來要求。”
在國外,談起中國團隊,“技術落後,copy”成了關鍵詞,李潑的團隊也沒能得到關注。
春節DeepSeek爆火出圈後,風向變了。
李潑似乎不必再費力向親戚朋友介紹什麽是AI,DeepSeek的出圈讓老家的父母都有了了解,同時,DeepSeek的技術突破也讓海外投資人意識道到,“中國的AI技術已經追上來了,雖然在性能創新上未必及得上OpenAI,但DeepSeek證明了我們可以把價格打下來。”去年對李潑愛搭不理的海外基金,也在今年變為傾向於看中國團隊。
如今,李潑的種子輪融資已經談到了最後一輪,“目標是融到500萬美元。”

圖注:海外投資機構Blackbird Ventures 辦公室(曾投資Canva) 圖源:李潑提供
國內頭部創投基金合夥人方城(化名)也告訴字母榜,DeepSeek把價格打下來後,AI應用市場會迎來爆發,向AI投資的上遊如芯片,下遊如應用、硬件積極出手成為了共識,“DeepSeek的出現確實讓大家的認知都趨同了。”
方城發現,DeepSeek的出現不僅讓大廠爭先恐後推出深度思考大模型,就連AI創業者也在學DeepSeek。
李潑的“WorkfxAI”也開始在整個產品設計和各個關節加入思考展示的過程。DeepSeek的火爆讓他意識到,無論是 ToB還是ToC,用戶都希望更透明,更多加可解釋性,用戶想知道AI 它到底在做什麽。
和李潑一樣,DeepSeek出圈後,程森不僅把產品模型的一部分替換成了DeepSeek,還在啟發下修改了產品的內部流程。
去年9月,從某頭部互聯網大廠出走創業後,程森趕在今年1月上線了自己的Agent工具,分析DeepSeek的出圈原因時,程森意識到DeepSeek的生成質量高,是因為內部思考向外展示,讓C端用戶可以直接在CoOT環節(思維鏈,即Chain of Thought,指AI通過邏輯推理和信息處理來理解和回應用戶問題)發出指令,約束大模型。
因此,程森也在產品內部增加了節點,把機器思考過程加入到下一輪輸出中,“加入了思考過程後輸出質量確實更高了。”盡管因此每月的tokens消耗成本比之前多了2-3倍,但注冊用戶數也從2月的4000名增長到如今的3萬多名。
不過,方城坦誠,盡管和去年11月相比,團隊最近看的項目翻了一倍,但業內都很默契地得繞開了DeepSeek所在的大模型基座領域,更傾向於投資AI應用和具身智能賽道。
“DeepSeek證明了大模型不是非得堆算力才能提升性能,但也把大模型這一塊的壁壘再次拉高了,現在追投六小虎,除了國資,別的基金很難接得住。”方城成表示,即使投資人們的口頭上對於創業者有了鬆動,但實際上真正下手的並不多。
B
對創業者們來說,如今的投資市場似乎正像春天的太陽,看著光亮,熱度卻難以傳遞下來。
“相比去年,Agent方向看的投資人更多了,但更難融到資了。”
程森告訴字母榜,去年他也和李潑一樣,被近乎苛刻的融資條件攔在了外頭,頭部互聯網大廠的title並不能順利“變現”,最終他選擇拿了個人投資者的錢做啟動基金。
隨著DeepSeek爆火,投資人們看著比去年更積極,但DeepSeek讓普通開發者的技術門檻進一步降低,隨之而來的是競爭對手更多了,錢反而更難融到手了。
事實上,在DeepSeek爆火的100天以來,大模型賽道越來越擁擠了。
AppGrowing數據顯示,2月以來,Kimi的投放急劇下滑,從2024年12月、1月單月投流金額過億,到2月減少為4425萬元,作為六小虎中頗為高調的技術派,月之暗麵也爆出大幅收縮產品投放預算的消息。

同時,在DeepSeek宣布理論上利潤率為545%,即便以極低的token價格,也能獲得盈利時,估值超200億,剛在各地拿到超15億元融資的智譜,根據鳳凰網報道,2024年銷售額為3億元,虧損仍達20億元人民幣。在開源、知名度更高的DeepSeek麵前,AI創業者們,即便是頭部的六小虎,B端業務的商業化都麵臨著一場激烈的淘汰賽。
MiniMax也在近期傳出開放平台負責人魏偉離職的消息。對此,MiniMax方麵回應稱國內B端業務迎來新的發展階段,將由其他負責人帶領團隊。DeepSeek熱潮帶來的大模型公司商業化壓力,似乎MiniMax也不能幸免。
而即便是做垂直場景,卷度也隻增不減。橫在AI創業者麵前的,是亟待回答的商業化難題。
由李開複創辦的零一萬物已停止大語言模型的“預訓練”,轉而集中在利用DeepSeek的模型銷售定製化人工智能商業解決方案;百川智能則轉向醫療保健市場。
程森選擇為體量更小的B端企業開發定製向的服務,圈定了一老一少兩個年齡層。
Deepseek熱度之下,程森在小紅書宣布自家Agent接入了Deepseek,點讚數能達到4000多個,這是他創業以來熱度最高的帖子。但隨著用戶從2月份的4000名漲到3萬多名,每月tokens消耗數增長了2-3倍,程森仍然需要給團隊找出路。
不過,不管是以團隊入駐支持的形式,還是探索商業SaaS的收費模式,程森坦誠,這些都隻是可能的現金來源,“畢竟國內商業SaaS發展了許多年,大廠都尚未形成一個特別好的模式。”
不同於去年初創業時找遍投資人的迷茫,程森的團隊決定將用戶群體縮小到老少兩個年齡層,盡管這兩個群體的消費能力受到質疑,程森決定先去做“有價值的事情,今年融不融到錢不重要了。”
C
似乎,DeepSeek這顆石子激起的浪花仍然有限。
對創業者們來說,DeepSeek爆火出圈的60多天內100天內,尚未改變的還有永不停歇的技術競賽帶來的壓力。
李潑的WorkfxAI保持著1-2個月就會迭代的更新頻率,大廠如國外的穀歌、OpenAI,國內的字節、阿裏、DeepSeek等等的模型功能更新,都會成為WorkfxAI的更新進度參考,“Gemini、OpenAI一更新,我們也會立刻更新。”
為了保持為B端用戶提供Agent平台的技術壁壘,李潑的團隊不得不行走在持續迭代的路上。
而就在最近,DeepSeek Vv3實現功能更新,注重推理能力的R2模型也預計將在5月前發布。3月OpenAI對GPT-4o和Sora進行了重大更新,推出了全新文生圖模型,。不僅支持連續發問、風格轉換、圖像PPT,甚至在部分性能超越了該領域的頭部平台Midjourney。
來自技術大廠的一次振翅,都有可能是創業者的一場風暴,“花了那麽多時間、人力去調優的算法和模型,也許一次就會被大模型的更新取代。”程森補充道。

圖注:X平台創業者的分享
圖源:X平台
為了跟上技術迭代,創業者需要和大廠搶人、搶資源。盡管DeepSeek爆火後,大廠如字節、阿裏、騰訊等大廠的戰略調整,使得市場上突然出現了不少優秀的技術人才,但“人仍然不夠用,好的算法人才,年薪包不是普通創業公司能接得住的。”方城成補充道。
需要注意的是,在這個充滿未知的競賽裏,無論是大廠還是創業者,持續投入AI的決心也並不會改變,甚至在DeepSeek爆火的60多天內,進一步強化了。
除了跟緊DeepSeek,搶奪外溢紅利之外,騰訊不僅積極推流元寶,還適時推出了自家的T1深度推理大模型。同時,阿裏也在最近將誇克重要性再次提升,定位為阿裏的AI旗艦應用。
根據AppGrowing數據,2月底開始,通義千問逐漸加大廣告端投入,並在3月6日發布開源推理模型QwQ-32B後投放量進入TOP10。字節的豆包大模型部門(Seed)也在全員會上提出模型應用長期要貼著模型能力去做,豆包推理模型全量上新。
“大模型就像核武器,大公司無論如何都得有。因為如果模型能力出現重大突破而你沒有跟上,那你的用戶還會被搶走。”傅盛對當代AI應用競爭的判斷也呼應了大廠的動作。
總的來說,“DeepSeek更像一個inspiring(啟發),它的出現讓市場有了共識,讓創業者們更加興奮,但真正實際帶來的效果並不明顯,DeepSeek可能需要在通用能力各個方麵打平OpenAI,如果彼時還能有如此低的價格,那將徹底引領一場AI革命。”李潑補充道。
無論是大廠還是AI六小虎,乃至DeepSeek,這場圍繞基座模型及AI應用的戰役尚未走到終局,DeepSeek爆火的100天或許更像是一個技術注腳,中國創業者開始走上浪頭,接下來,還有更多的未知等待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