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次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軍事交鋒是在2019年,當時美國官員察覺到兩國的核武調動已經到了足以令人擔憂的程度。國務卿邁克·龐皮歐半夜被叫醒。他在回憶錄中寫到,自己通過電話“說服雙方,讓他們相信對方並沒有在為核戰爭做準備”。印巴衝突升級背後:傳統上不結盟的印度近年來日益增加從美國和西方的武器采購,巴基斯坦則加深了與中國的軍事合作。印巴之間的地區衝突正被中美間的大國博弈重塑,安全局勢趨於複雜化。https://t.co/xAiqfJPU4U
— 紐約時報中文網 (@nytchinese) May 8, 2025
經過一開始的小規模交火,那次衝突很快就平息了。但六年後,在印度控製的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了一起針對遊客的致命恐怖襲擊事件,這兩個南亞對手隨即再次陷入軍事衝突。而這次,由於該地區最重要的軍事聯盟已重新劃定,出現了新的不確定因素。
武器流動模式的變化體現了在亞洲這個特別動蕩的地區的新聯盟關係,印度、巴基斯坦和中國這三個核大國在這裏比鄰而處,關係卻格外不安。
傳統上不結盟的印度已經擺脫了過去對美國的猶豫態度,一直在從美國和其他西方供應商那裏購買價值數十億美元的裝備。與此同時,該國大幅減少了從其冷戰盟友俄羅斯那裏購買的廉價武器。
自阿富汗戰爭結束以來,巴基斯坦對美國的重要性有所下降,巴基斯坦已不再購買美國曾鼓勵其采購的美國裝備,轉而向中國采購絕大多數軍事裝備。
這些聯係將超級大國政治的因素注入了南亞這個持續時間最長、最棘手的衝突中。
美國將印度培養成對抗中國的夥伴,而隨著印度與美國關係的密切,北京加大了對巴基斯坦的支持和資助力度。
與此同時,近年來,印度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因領土爭端關係惡化,兩國軍隊不時爆發衝突。並且,由於特朗普總統對中國發動了貿易戰,世界上兩個最大的國家——美國和中國之間的關係已降至最低點。
這一切綜合在一起,形成了一觸即發的局麵,顯示隨著二戰後全球秩序的破裂,聯盟關係變得多麽複雜和混亂。南亞頻繁的軍事對峙曆史加劇了這種動蕩,雙方的武裝部隊容易失誤,增加了衝突升級失控的風險。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高級研究員、前外交官阿什利·泰利斯說:“美國現在對印度的安全利益至關重要,而中國也在巴基斯坦日益發揮著類似的作用。”
如今,在印度對巴基斯坦采取軍事行動之際,美國對印度的支持已經達到近年來的最高水平。
在克什米爾4月22日的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的最初幾天裏,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分別與特朗普和副總統JD·萬斯通了電話。許多新德裏的官員認為,特朗普政府官員支持印度的高調言論是在示意印度可以對巴基斯坦進行報複,盡管美國官員呼籲保持克製。
其中一個體現這種格局變化的事例是,在恐怖襲擊發生後的幾天裏,莫迪與十幾位世界領導人通電話,但顯然俄羅斯總統普京不在其列。官員們表示,襲擊事件發生一周後,俄羅斯外長與印度外長通了電話,而莫迪和普京本周終於進行了交談。
中國則公開支持巴基斯坦,稱其為“鐵杆朋友和全天候戰略合作夥伴”。
這些趨勢可能會越來越多地體現在軍事衝突中。
“如果你想想印度和巴基斯坦未來的衝突可能是什麽樣子,它越來越像是印度用美國和歐洲的平台作戰,而巴基斯坦用中國的平台作戰,”前美國高級國防官員、現任美國觀察家研究基金會高級研究員的林賽·福特說。“在過去十年裏,兩國的緊密安全夥伴關係發生了重大變化。”
隨著對美國的重要性下降,巴基斯坦轉向了一直向它張開懷抱的中國。
據密切研究全球武器流動的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稱,在21世紀中期,北京提供的武器隻占巴基斯坦武器來源的38%,而在過去四年裏,這一比例已達到約80%。
與此同時,印度對俄羅斯武器的依賴減少了一半以上。2006年至2010年間,印度大約80%的主要武器來自俄羅斯。在過去四年裏,這一數字已降至約38%,印度一半以上的武器進口來自美國以及法國和以色列等盟友。
巴基斯坦與美國關係冷淡的一個例外領域是F-16項目。在過去20年裏,巴基斯坦擴大了其F-16戰機的儲備,拜登政府還促成了一項價值近4億美元的戰鬥機維修和保養合同。
美國官員擔心,由於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極端民族主義情緒,兩國裝備精良且彼此猜疑的軍隊在狹小的空中走廊行動,即使是最小的失誤或抗命行事都可能導致災難性的局勢升級。
“像我們在2019年所看到的那樣,跨境空襲和空中纏鬥的危機具有重大升級風險,”前美國國防官員福特說。“當涉及到的是兩個擁有核武器的鄰國時,問題就更加嚴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