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吳漢鈞:我們還要忍受川普1356天。更令人擔心的是,他似乎已在考慮第三個任期。
今天(5月4日)是美國總統川普第二個任期的第105天,世界還要忍受他1356天。
《大西洋》月刊4月28日刊登兩名資深記者阿什利·帕克(Ashley Parker)和邁克爾·謝勒(Michael
Scherer)幾經波折跟川普做的專訪,因為川普約定專訪日期後,卻在社交媒體發文攻擊他們和取消專訪。不過,這兩名記者知道他經常反反複複,給他打電話,終於在電話裏完成專訪。
記者問他第二個任期與第一個任期有何不同時,他說:“第一次,我有兩件事要做——治理國家和生存下來,我身邊都是狡猾的家夥。第二次,我治理國家和世界。”
川普的狂妄自大,暴露無遺;但他鹹魚翻生,以戴罪之身再度入主白宮,確實值得他自吹自擂。
《大西洋》月刊這篇長文,也采訪川普的親密顧問和助手,分析他如何東山再起、如何修煉成今天的川普。
川普2021年初卸任前幾天的支持率,僅剩可憐兮兮的34%,隻有他痛恨之人奧巴馬的一半左右。當時所有社媒拒他於門外,銀行不願跟他名下的公司做生意,企業停止捐款給支持他的共和黨人,他的部長及共和黨長期盟友離他而去。他當時的國務卿蒂勒森說他是moron(白癡),防長馬蒂斯說他“比任何人想象的都危險”,白宮幕僚長凱利說他是“我見過最有缺陷的人”,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譏他為“可笑的傻瓜”。就連保守派的福克斯集團董事長默多克,也下令電視台不要再理會他。
之後的四年裏,他麵對一起又一起的官司,還被定罪。對一般人來說,這應該是人生穀底了。
川普在1990年代曾因房地產市場低迷而瀕臨破產,後來東山再起,還寫成書《東山再起的藝術》(The Art of the
Comeback)。他列出10大秘訣,例如逆流而上、跟著直覺走、跟喜歡的人合作、有仇必報等。
他能夠卷土重來,是逆流而上的體現。他也意識到自己在第一個任期的盟友,並不是真正的盟友,所以這一次他重用對他忠心耿耿的人,例如懷爾斯、布多維奇等。這些人現在都成了他在白宮的左右手。
今年1月宣誓就職前,川普在社媒發文宣布他這一次不會任用的人,例如“被我稱為‘笨得像石頭’的博爾頓”“鳥腦袋的黑莉”“不忠誠的好戰分子切尼和他的瘋子女兒莉茲”之類的人。
川普的唯一條件就是絕對的忠誠。他說一,其他人不敢說二。這也就是為什麽我們會看到,毫無邏輯的所謂世界各國對美國產品征收的關稅稅率,為什麽會有連一個亞細安國家的名字都叫不出的防長,以及為什麽川普上任三個月來的一些政策總是反反複複,因為沒有人敢進諫逆他的意,每個人都在聽他的指示辦事。
川普近期接連推翻自己的政策,原因可能是他發現世界不對他唯唯諾諾。他4月2日宣布對等關稅,卻在9日實施當天宣布暫緩90天。當中國拒收兩架波音客機後,他開始放下身段表示願意調降對中國產品的關稅稅率,以及一再製造中國正在與美國接觸要談判關稅的印象。當他發現鋼鋁關稅和進口車關稅也會傷及美國汽車製造商後,便撤銷進口車和零部件的部分關稅。在對不聽話的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作出連番攻擊後,他又說無意解除鮑威爾的職務。他取消1500多名國際學生的簽證後,又“反悔”恢複他們的簽證。
沒有人確切知道他為什麽會反反複複,也許他跟著直覺走,也許是他“談判的藝術”。財長貝森特說,反複的關稅政策製造一種“戰略不確定性”,讓華府在談判時占上風。然而,這種不確定性是商業、企業和投資者最為忌諱的事,所以對等關稅一經宣布,全球股市爆發股災。美國今年第一季的國內生產總值環比萎縮0.3%,也是對這種不確定性的反應。
我們還要忍受川普1356天。更令人擔心的是,他似乎已在考慮第三個任期。盡管美國憲法第二十二修正案規定,總統最多隻能任兩屆共八年,但美國坊間有傳言說,他已責成司法部研究2028年再次競選的法律依據。他回應《大西洋》記者詢問時說,並沒有指示司法部這麽做,但似乎又不排除日後會這麽做的可能性。
反反複複,這就是川普的人格特質。
(作者是《聯合早報》國際新聞第二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