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5月3日20時20分(北京時間18時20分)左右,澳大利亞選舉委員會發布數據預計,工黨將獲得澳大利亞聯邦議會眾議院150個席位中的75個以上,贏得大選勝利。反對黨聯盟黨則在選舉中落敗,其黨領袖達頓甚至丟掉了自己的國會議席。
據新華社5月3日報道,澳大利亞廣播公司已宣布,工黨將獲得第48屆聯邦議會眾議院過半數席位,贏得2025年聯邦選舉。澳大利亞總理阿爾巴尼斯將順利開啟第二任期。
敗選後,達頓在布裏斯班對支持者發表講話時表示,他對選舉結果“負全部責任”。他還承認,這對工黨來說是一個“曆史性時刻”。
半島電視台報道提到,達頓作為聯盟黨的領袖,不僅在聯邦選舉中敗給了阿爾巴尼斯,還在迪克森選區的競選中敗給了工黨的阿裏·弗朗斯。這使得達頓成為第一位在選舉中失去席位的聯邦反對黨領袖,“這是一個令人不快的記錄”。
在澳大利亞聯邦選舉中造成如此糟糕的結果,可能會促使自由黨(聯盟黨成員黨之一)尋找新的領導人。
許多政治分析人士指出,與美國總統特朗普的比較可能損害了達頓在競選期間的形象。英國廣播公司(BBC)報道,當特朗普去年11月再次掌權美國白宮時,澳大利亞一開始並不是特別擔憂。該國曾“撐過”了特朗普的首個任期,也認為自己距離美國遙遠。然而,特朗普今年發起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讓形勢變得截然不同,即使是身為美國盟友的澳大利亞,也遭到特朗普一視同仁地加征關稅。
這讓一度公開表達對特朗普讚賞的達頓陷入尷尬。達頓一直強調,他是最能與美國總統打交道的人選,並經常提到他在特朗普第一任期參與關稅談判的經驗。今年2月,當特朗普宣布要將巴勒斯坦人逐出加沙時,達頓曾稱他是“談判高手……大格局的思想家”。此外,他被批評模仿特朗普,因為他曾主張削減公營部門的職位,其盟友還曾喊出“讓澳大利亞再次偉大”的口號。
傳統上,國際關係和跨國聯盟等議題不會出現在澳大利亞大選討論中。然而,在阿爾巴尼斯與達頓的首場電視辯論中,觀眾提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關於特朗普。
“他原本告訴選民,他和特朗普性格相近,更能相處,是特朗普會喜歡的人,”澳大利亞政策研究所分析師雷梅基斯接受采訪時說,“但他現在不再重複這種說法了,因為選民不想要一個能和特朗普相處的人,而是希望有人能對他強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