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務卿盧比歐身兼國安顧問、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代理署長與美國國家檔案館(NARA)代理館長。
美國國務卿盧比歐(Marco Rubio)一肩挑起兩大國安重任,隨著總統川普(Donald Trump)積極推動重塑美國外交政策,盧比歐不僅繼續擔任國務卿,還被臨時任命為代理國家安全顧問,這項人事布局顛覆他過去曾支持的政策方針,也改寫了白宮內部的權力結構。
川普日前宣布,將提名現任國安顧問瓦爾茲(Mike Waltz)出任駐聯合國大使,並由盧比歐暫代國安顧問一職。據悉,瓦爾茲因先前不慎將一名記者加入 Signal 群組,導致機密軍事計畫外泄,去職早有傳聞。
盧比歐如今成為繼季辛吉(Henry Kissinger)之後,美國史上第二位同時身兼國務卿與國安顧問的高層官員。季辛吉在1970年代曾於尼克森(Richard Nixon)與福特(Gerald Ford)政府中同時擔任兩職,時間長達兩年。
川普、盧比歐從對手變戰友
盧比歐過去曾是川普在2016年總統初選的對手,還被川普嘲諷為「小馬可」(Little Marco)。不過,隨著接任國務卿後,他逐漸與「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外交政策接軌,淡化了過去推崇對外援助與民主推廣的立場,轉而強調每項政策都應讓美國「更安全、更強大、更繁榮」。
川普與盧比歐如今關係親密,與2016年初選時劍拔弩張的場麵形成強烈對比。當年盧比歐曾警告川普恐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如今,八年過去,他已成為川普的忠實支持者,憑藉其佛州背景,成功打入川普核心圈。

▲盧比歐曾是川普在2016年總統初選的對手
自從以99票全數通過的參議院投票獲任後,盧比歐對國務院展開大刀闊斧的改革。他主導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U.S. Agency for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計畫裁員15%、以及關閉或整並超過100個海外單位。同時也緊縮簽證政策,撤銷數百、甚至上千名外國學生的簽證。
此外,他還推動與第三國達成協議,將涉嫌犯罪的移民遣送至其他國家,最具爭議的是與薩爾瓦多(El Salvador)達成的協議,目前已在聯邦法院麵臨挑戰。
「馬可.盧比歐,真是太厲害了!」川普在宣布消息前受訪時表示,「我有問題時,隻要打給馬可,他就幫我搞定。」
盧比歐「身兼4職」 多重職務引發國務院議論
雖然盧比歐剛被提名國務卿時,外界普遍懷疑他能否長久留任,甚至有評論預測他會像前任國務卿提勒森(Rex Tillerson)一樣,隻撐了18個月就被川普用推特開除。但盧比歐展現出韌性,如今不僅管理國務院,也掌控國安會(National Security Council),負責協調外交、軍事與情報政策。
目前,盧比歐除擔任國務卿與代理國安顧問外,還兼任已大幅縮編的國際開發署代理署長、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s)代理館長。

▲川普與盧比歐如今關係親密,與2016年初選時劍拔弩張的場麵形成強烈對比。
拜登政府時期的國安會官員、現任布魯金斯學會(Brookings Institution)高級研究員萊特(Thomas Wright)指出,「國安顧問本來就是一份全職工作,很難想像還能兼職。」
他回憶,國安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和副手每天工作14到15小時,一周6到7天,「因為他們覺得這樣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國務卿、國安會雙重身分 白宮辦公成新常態
外界將盧比歐的多重職位與川普長年好友魏科夫(Steve Witkoff)相比。魏科夫現任中東特使,負責美國在伊朗核協議、以哈戰爭與烏俄戰爭中的談判。
某種程度上,盧比歐與魏科夫都延續了川普首任期庫許納(Jared Kushner)「多重角色」的模式。
國務院內部對盧比歐新職務也有議論。發言人布魯斯(Tammy Bruce)在簡報會上坦言,是從記者問話中才知道消息,當時川普的貼文才發布幾分鍾。
據透露,近來盧比歐多數時間都在白宮處理事務,而不是在國務院。官員透露,盧比歐未來仍計畫出訪執行外交任務,國安會部分管理則可能交由幕僚代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