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陌生人不要在餐廳抽煙,我上了熱搜第一
十點人物誌
2025-04-29 09:37:59
你是否也常常為公共場所的二手煙感到困擾?
在餐館吃飯,鄰桌飄來的刺鼻煙味蓋過了飯菜的香氣;在公司開會,整個會議室煙霧繚繞,熏得人頭疼眼幹;打開房門,樓道濃烈的二手煙撲麵而來,下一趟樓的工夫,頭發、皮膚、衣服便全部沾上了煙臭……
無數研究表明,二手煙的危害比一手煙更大,長期暴露在二手煙的環境下,會大幅提高罹患肺癌、乳腺癌、心血管疾病的概率。
圖源電影《誌明與春嬌》
早在2011年,我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就明確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但現實中,公共場所吸煙的情況屢禁不止。對於無處不在的二手煙,大多數人隻能選擇躲避和忍耐。
不過,近年來的互聯網輿論顯示,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忍無可忍,開始主動出擊,怒管公共場所抽煙的不文明行為,以此奪回在潔淨的空氣中自由呼吸的權利。
當然,勸陌生人不要吸煙沒有那麽容易,其中需要勇氣,也需要策略和信念。
上個月,一則“女子勸阻吸煙被懟不聞煙味別出來吃飯”的新聞登上熱搜第一,我們和當事人小橙,以及與她有著相似經曆的年輕人聊了聊,希望能從他們的經驗中,總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勸陌生人不要在餐館抽煙,
我上了熱搜第一
聊起過去一個月的經曆,小橙說,她完全沒有想到,勸阻吸煙這樣一件在她看來非常“小”的事情,居然能成為被全網關注的新聞。
小橙今年33歲,在杭州從事互聯網運營的工作。3月20日晚上,她和丈夫去一家燒烤店吃飯,剛進門就聞到了濃濃的煙味,發現是兩個男顧客在抽煙。小橙兩次找到服務員,希望他們能製止抽煙的人,但服務員麵露難色,推脫說要等老板來了再說。
小橙決定不再等待。她徑直走向抽煙的兩個男顧客,告知他們室內不能吸煙,請他們滅煙。起初對方態度還不錯,滿口答應著,但小橙結賬時,再次聞到了煙味,發現之前那兩個男顧客又點起了煙。
小橙說,她那時候其實已經吃完飯了,馬上就要走了,但正義感讓她無法坐視不管,“我平時也是比較仗義執言的那種人,遇到景區插隊、地鐵裏手機公放的情況,都會站出來說話,之前遇到有人在餐廳抽煙也會勸阻”。
於是她再次和那兩個男顧客交涉,要求他們滅煙,對方卻說,“別的桌也在抽,為什麽你隻盯著我們?”
小橙轉頭一看,隔壁桌一對情侶中的男生也叼著一根煙。她有些無奈,於是掏出手機錄了一圈視頻,打算向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投訴這家燒烤店違反室內禁煙條例。
然而,這一舉動瞬間激怒了抽煙的人,幾桌本不相識的男顧客聯合起來攻擊小橙,有人斥責她侵犯了自己的隱私權,要找律師告她,有人挑釁地說“如果店家被罰,多少錢我都幫店家出”,還有人質問她,“你不想聞煙味,為什麽要出來吃飯?”
眼見衝突越來越大,小橙報了警。起初,執勤的警察對於杭州餐館內能否吸煙也不太清楚,隻說店家沒有張貼禁煙標誌,要追究店家的責任,並勸小橙換家店吃飯。
小橙上網找到相關條例,確認杭州早在2019年就明文規定室內公共場所禁止吸煙後,警察很快承認了錯誤,並主動學習了相關條例,同時和現場抽煙的男顧客們說明情況,尤其指出,“在禁煙場所吸煙,對方如果要拍攝視頻取證舉報你,是完全合法合規的”。
事後,小橙將事情的經過發在微博上,令她驚訝的是,這條微博竟然衝上了熱搜第一,收獲了4.1萬轉發和32萬點讚,並得到了央視的報道。
許多人發評論和私信告訴小橙,自己平時同樣對公共場所的二手煙深惡痛絕,小橙的經曆給了他們勸阻的勇氣,讓他們知道了該如何合法維護自己的權利,而不是一味地躲避、退讓、忍耐。
不過,也有質疑和說風涼話的聲音。有人認為小橙“太較真兒”、“小題大做”,也有人覺得小橙的行為沒用,“治標不治本,你下次再去還有別的人抽煙”。
但小橙想得很清楚,“抽煙這個事是小,但我覺得需要讓大家知道,錯的是室內抽煙的人,而不是較真的我,憑什麽要我妥協?讓我閉嘴或者換餐廳?以後哪怕他們再在室內抽煙,再被人製止的時候,知道心虛掐滅而不是反過來指責抨擊對方,我的發聲就有意義”。
勸阻公共場所吸煙,
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與小橙有著相同想法的年輕人不在少數。
米線今年33歲,是武漢一家動漫店的老板。他的微信名叫“拒絕二手煙”,頭像中有顯眼的卡通版禁煙標識,個性簽名也寫著“二手煙過敏”。
米線說,小時候,爺爺和外公經常在家抽煙,長年被二手煙籠罩,他的扁桃體總是發炎,平均每個月都要去醫院打一次吊針。
很長一段時間裏,米線不知道這是二手煙帶來的傷害,直到大學畢業後開始獨居,他突然發現扁桃體不再發炎了,但當他進入二手煙彌漫的工作場合,扁桃體又會產生刺痛感,如果聞多了,疼痛會持續一整天,繼而紅腫、發炎,嚴重時甚至講不出話來。
為了躲避二手煙,米線用盡了一切辦法。他每天出門都要戴兩層口罩,先戴普通的一次性口罩,外麵再加一個棉布口罩,“這樣煙味會更多附著在棉布口罩上,不影響裏麵的一次性口罩,否則我一天要換十幾個一次性口罩”。
騎車上下班的途中,米線最怕遇到在自己前麵邊騎電動車邊抽煙,或者開車時搖下車窗抽煙的人,“我需要時刻觀察對方,躲著他們走”。
2020年,武漢市頒布《控製吸煙條例》,規定室內公共場所及工作場所全麵禁煙。自那以後,米線也開始頻繁對室內吸煙的行為實行勸阻。
米線的動漫店開在武漢一家大型商場裏,經常有人在樓道裏抽煙。每次在店裏聞到煙味,米線便會迅速順著煙味找到抽煙的人,用一種禮貌但堅定的語氣告知對方,“您好,室內不準吸煙,麻煩滅一下,謝謝”。
大部分人的反應先是一愣,然後便滅了煙,也有少部分人不理他,拿著煙走了,米線說自己會觀察對方的走向,“如果我確定他是往樓下走,我就不管他了,但他如果是往樓上走,或者去廁所抽,我就會一直跟著他,直到他滅煙為止”。
多數情況下,勸阻的過程都是和平的,但偶爾也有起衝突的情況。“有個餐廳的員工,老是在樓道抽煙,勸不聽,到第七八次的時候,我直接拿著滅火器衝過去了,對著他的煙頭噴”,米線笑著回憶,“因為安全插銷忘記拔了,實際上沒噴出來,但那個煙民終於肯理我了,說‘搞這麽嚇人,我不抽就是了’”。
因為禁煙,米線成了商場的名人。有其他店鋪的店員在樓道抽煙,屢禁不止,米線便跟著他回店鋪,找到對方的老板,說,“你家員工總是在樓道抽煙,這是違法的,就算商場不罰你,我看到一次也會來勸一次,當著你們店裏所有顧客的麵來勸”。
除了自己勸阻,米線也常常向商場的管理部門投訴,要求他們張貼禁煙標誌、移走帶滅煙台的垃圾桶、巡邏製止吸煙行為。雖然阻力重重,但在日複一日的努力下,米線覺得,自己的工作環境確實變好了不少,“現在商場內部的工作人員基本不存在吸煙行為了,如果是顧客抽煙,勸他們滅掉就行”。
幾年過去,米線積攢了不少勸阻陌生人吸煙的經驗。他認為,勸阻成功的關鍵在於語氣,一定要平和冷靜,不卑不亢,“千萬不要把情緒代入到這件事裏,否則就會演變成你和對方之間的矛盾,讓事態升級”。
如果是在餐館遇到有人抽煙,在米線看來,最好不要自己去勸,而是要把壓力給到商家。“這種情況下,對方一般不是一個人吃飯,桌上還有其他人,你去勸他,他麵子掛不住,可能就會和你硬剛,要是還喝了點小酒,他和你耍橫的概率肯定會比老老實實認錯的概率高很多。”米線分析。
要是商家態度消極,不願意管呢?
米線的方法是,繼續施壓,“你可以向12345投訴舉報這家店違反控煙條例,或者直接跟老板說,‘我聞不了煙味,這餐飯我不想吃了,你看看是不是要給我退款,或者我不付錢直接走了’。商家沒辦法,隻能三番五次去找抽煙的顧客,這時候顧客一根煙抽了一半,差不多也就滅了”。
在潔淨的空氣中自由呼吸,
是每個人的權利
談及室內公共場所禁煙為何難度這麽大,“懲罰力度不夠”是最常被提及的原因之一。
小橙提到,那天晚上在燒烤店發生爭執時,抽煙的男顧客明知道個人會被處以50-200元的罰款,但他對此數額嗤之以鼻,表現得滿不在乎。
而在控煙條例落實得較好的地區,如中國香港,這個數字最高可達5000港幣(約合人民幣4704元),在新加坡,罰款更是達到了1000新元(約合人民幣5541元)。
小橙坦言,她並不知道那晚抽煙的顧客,以及那家燒烤店,最後是否因違反控煙條例受到了相應的處罰。以她過去的經驗來看,“我之前也投訴過別的餐廳,12345給我的反饋是,他們到現場和店家溝通了,但現實中我好像沒見過真的有罰款”。
而公眾對二手煙的危害認知不夠,同樣是控煙難的一個重要原因。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0年全球癌症負擔數據》顯示,肺癌是中國人的“第一癌症殺手”,我國每年有70多萬人死於肺癌,其中有24萬是女性。
許多女性明明不吸煙,為何也會得肺癌?答案和二手煙脫不了幹係。中國疾控中心發布過一項中國成人煙草調查,結果顯示,近四成成年女性在工作中和家裏會接觸到二手煙,被動吸煙顯著提高了其患癌風險。
米線回憶,他從十幾年前開始在家庭裏宣傳禁煙——每逢過年,他都勸來家裏的親戚不要在室內抽煙。“男士們都坐立難安,茶飯不香,把煙拿在手上,放在鼻子上,耳朵上,反複試探”,米線說,“如果有人抽煙,我是真翻臉,會拿水滅煙,大吼大叫,直接趕人的”。
米線的媽媽起初也不能理解兒子如此執著的原因,經常勸他,你就不能忍一忍?直到這兩年,媽媽也年紀大了,聞到二手煙就會身體不適,她才知道米線的堅持是對的,於是堅定地成為了他的盟友。
“一些男性長輩知道二手煙不好,會避開自己的孫子抽煙,但在其他人麵前卻肆無忌憚,我媽看到了就會說,‘你怎麽不在自己家孫子麵前抽?就在我麵前抽?’”米線覺得媽媽的反擊特別擲地有聲。
如今,他聯合媽媽、姑媽、姨媽等家中所有的女性,一起勸導男人們不要在室內抽煙,收效顯著,“現在親戚們過年打牌,都是搬桌子到外麵去打,沒有人在家裏抽煙了”。
作為動漫店的老板,米線還製作了許多寫著“拒絕二手煙”字樣的無紡布掛件,免費送給需要的顧客,“很多人可能不好意思勸阻陌生人吸煙,但是如果把掛件掛在包上,煙民看到了就會知道,原來有人這麽討厭二手煙。一個人戴這個掛件出門,可能有100個人能看到,這個影響力還是很大的”。
受米線的影響,許多朋友、同事也紛紛開始主動勸阻不文明的抽煙行為。米線的店裏有一位女店員,也對二手煙很敏感,但之前一直不敢正麵勸阻,每回聞到都隻能自己生悶氣。上個月,看到有男顧客在商場休息區抽煙,她鼓起勇氣上前勸阻,男顧客迅速配合滅煙,令她備受鼓舞。
在越來越多人的發聲與努力下,一些好的變化也在悄然出現。
4月初,一名女生在小紅書發帖稱,自己在北京一家自助火鍋店吃飯,勸說兩三桌男生不要抽煙,卻遭到對方辱罵,雙方爆發爭執。過後,火鍋店疑似經理的人竟提著幾瓶酒來向抽煙者賠禮道歉,對餐廳內的抽煙行為坐視不理。
當晚,女生撥打12345投訴火鍋店,很快便收到了衛健委的回電,第二天得知,衛健委已約談商家負責人,通過調取監控確認商家違反控煙條例,並對商家處以5200元罰款。
一位女性網友在小紅書上發帖稱,違反控煙條例的店家已被處罰
與此同時,上海已經更進一步,率先在武康路、豫園商城、新天地、外灘、南京路步行街、陸家嘴商圈等8個人群密集的地標場所,實施室外“遊煙”治理。“遊煙”是指吸煙者一邊走路、騎車,一邊吸煙而產生的二手煙霧。根據規定,市民發現“遊煙”可撥打12345進行舉報,違者個人最高罰款200元。
上海率先整治“遊煙”
雖然公共場合控煙道阻且長,但小橙認為,如果越來越多的人加入這個隊伍,一個潔淨、清新、文明的社會是可以被期待的,“大家不要覺得自己的力量很微小,隻要堅持下去,聚少成多,這股力量終將不容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