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淩晨,上海普陀一小區有樓棟樓梯間失火,住在五樓的夫妻倆在逃生時被大麵積燒傷。近日,兩名老人的親屬向媒體求助稱,兩人將進行的植皮手術,費用預計都在100萬元左右,一家人難以承受高額費用。26日,極目新聞記者了解到,屬地桃浦鎮相關部門已介入提供幫助,在當地社區號召下,不少居民也已捐款。
4月26日,古浪新苑小區失火樓棟一樓的痕跡
兩名老人因樓下起火,逃生時被大麵積燒傷
公開信息顯示,4月19日淩晨2時許,位於上海市普陀區的古浪新苑224號樓的樓梯間發生火災,造成2輛電動自行車、公共區域內物品及裝修燒損燒毀。兩名老人在逃生過程中被困二樓樓梯間,後翻窗至室外平台躲避,被及時趕到的消防救援人員救下並送醫救治。公安和消防部門已開展後續調查。
近日,兩名老人的親屬陳女士向上海媒體求助稱,她的姑姑和姑父當時是想逃生,過程中身體被大麵積燒傷,兩人的燒傷麵積分別達到91%和84%,生命垂危,正在瑞金醫院搶救。預計每人第一期的治療費用就要100萬元,且無法使用醫保。每人每天的治療費用大概需要1萬多元,都是自費。小區物業負責人回應媒體稱,初步判定,火災是一樓某戶業主將電瓶車放在樓道充電引起的,消防部門還未出具關於事故原因的最終認定。
火災現場被封閉
4月26日,極目新聞記者來到古浪新苑小區。失火樓棟有6層,進入樓棟便能看到一樓樓梯間失火的痕跡,牆麵被熏黑,電表箱體及大量導線被燒毀。一樓樓梯下方張貼的封閉火災現場公告顯示,該樓梯下方的區域因火災調查被封閉。樓內多戶人家的大門,以及每層樓樓梯間的牆壁、扶手都被明顯熏黑。
樓內幾名住戶告訴記者,有人會將電瓶車推進樓內,也有人會從樓上拉飛線給電瓶車充電。不過,小區內其實有電瓶車充電區域。按照居民指引,記者在不遠處找到了位於地下的電瓶車充電區域。區域內有大量停放有序的電瓶車,每輛車對應一個充電位。現場居民稱,這個地下空間是專供電瓶車充電的,有門禁係統,刷卡才能進,一個充電位的月租費用是12元,他人不能使用,實際充電的費用按機器結算。記者注意到,不少充電位是空置的。
據小區物業經理介紹,部分居民選擇違規充電,並非因為小區配套充電設施不足。小區一共有8個非機動車車棚,失火樓棟附近就有2個,有100多個空位。居民不去車棚充電,是因為覺得不方便,不想停在地下車棚。
古浪新苑小區內的一處電瓶車充電區
社區工作人員及小區居民為傷者捐款
4月26日,失火樓棟內一位居民告訴記者,不久之前,受傷的這位婆婆遇到自己時,還給了自己一塊奶油蛋糕。目前老人的家屬正在籌款,她也會將部分收入捐獻出去。
極目新聞記者找到小區所屬古浪苑社區,辦公室內放置著一個捐款箱。工作人員介紹稱,因為兩位受傷老人的高額醫療費用,居委會在小區發出了捐款倡議,工作人員和不少居民都已捐款,他們也登記了明細。目前,上級桃浦鎮在為受傷居民提供幫助,社區方麵從事發後也一直在全小區排查火災安全隱患。
事發小區所屬居委會發布的倡議(圖源:網絡)
關於傷者的醫療費用,北京中銀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楊保全認為,根據現有信息,如果火災係因事發樓棟某業主違規在樓道內給電瓶車充電導致,該業主可能需要承擔侵權責任。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規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營養費、住院夥食補助費等為治療和康複支出的合理費用。如果導致他人傷殘的,還需支付殘疾賠償金等相關費用。如果起火是電瓶車產品的質量問題導致,廠家也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記者注意到,因電動自行車違規停放、充電、改裝等原因引發的火災事故,北京朝陽法院曾結合典型案例就責任問題進行解讀。法官陳曦稱,從過往案件看,有不少火災事故最終查明的起火點均位於電動自行車的電池箱。若起火原因是電池箱存在質量問題,那麽電池生產商以及電動自行車的銷售商都可能麵臨賠償責任。物業公司作為小區消防責任人,有義務對管理區域內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建築消防設施和消防車通道進行維護管理,提供消防安全防範服務,並加強對充電安全的日常巡查,及時發現和製止電動自行車違規充電的行為。若物業未盡到消防安全防範義務,則需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電動自行車車主若存在違規停放、充電、改裝車輛等行為,不僅可能因此受到罰款、拘留等行政處罰,情節嚴重的還可能構成刑事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