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工近10年的天津高銀金融117大廈,迎來“重生”希望。
近日,全國建築市場監管公共服務平台公示信息顯示,天津117大廈已正式取得《建築工程施工許可證》(剩餘工程)。117辦公樓及商業裙樓將於2025年4月30日重啟施工,計劃2027年4月30日竣工,合同價格5.69億元,總麵積41.8萬平方米。
施工許可證“參建單位”欄裏顯示,承擔重要角色的4家公司分別為:北京市勘察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勘察)、華東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設計)、中建三局集團有限公司(施工)、上海市建設工程監理谘詢有限公司(監理),均為“國家隊”企業。
注資者是誰?一個月前,關於“信達地產成立300億元紓困基金接盤天津117大廈”的消息在網絡瘋傳,但該消息被信達地產否認。
4月22日下午,記者前往天津117大廈探查情況,施工現場被擋板遮擋得很嚴實,攝像頭隨處可見,有人靠近時即發出警示。門口保安說,這裏不允許拍照和錄像。記者在現場並未聽到大型機器施工的聲音,門口不時有工人進出。當記者詢問一個工人,他是在這裏幹活嗎?他答道,現在還沒開始幹。與頗顯安靜的施工現場不同的是,大廈外麵兩旁路邊,有工人在翻土修整綠植。
作為中國最高爛尾樓,117大廈的命運令人矚目,其能否在4月30日迎來複工及未來發展,都引發廣泛關注。
━━━━
停工10年
正待複工中的天津117大廈。許倩/攝
天津高銀金融117大廈,因117層而得名,總高約597米,是目前中國第三高樓(第一是上海中心大廈,高632米;第二是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高599米),也是中國最高爛尾樓。
2007年2月,廣東富豪潘蘇通掌管下的鬆日控股(後改名“高銀地產”)以20.26億元與天津海泰控股集團簽訂土地收購協議,買下了這組位於天津市西青區和濱海新區中心的地塊,立誌打造“中國北方第一高樓”。
根據當時規劃,該項目地上總建築麵積約200萬平方米,重點規劃117大廈中心商務區、富國高銀豪宅以及天津環亞國際馬球會三大區域。建成後,它將擁有世界最高觀光廳(579米)、最高室內泳池(564米)等10項世界紀錄。整個項目預計於2017年內分期完成,預計總投資90億美元~1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623億元~692億元)。
當時,117大廈項目承建方就是中建三局。2008年9月10日,117大廈正式開工,用了4年時間建完地下室部分;2012年開始建設主塔樓,耗時3年;2015年9月,117大廈實現建築結構封頂。
也是在2015年,高銀集團在資本市場遭受重創,因股價暴跌市值蒸發超1200億港元,進而導致資金鏈斷裂,117大廈被迫停工。2017年,中國信達曾注資90億元試圖挽救,但後續資金缺口巨大,複工計劃擱淺。期間也曾有人意欲接手,但終因資金需求量過大而作罷。
為籌集117大廈所需巨額資金,高銀集團曾尋求各種融資途徑,包括發行股票和債券等傳統金融工具,還涉及大量抵押借款。因此,在項目停工這些年,有數據顯示僅財務成本就增加逾50億元。
117大廈爛尾背後,有著複雜的經濟變局:2010~2013年,天津經濟增速連續多年排名全國第一,2014年從全國第一滑落後,空港經濟區規劃調整,商業地產需求結構性轉變。尤其經曆2015年“天津濱海新區爆炸事故”後,“擠水分”、環保風暴等,天津狂飆突進的步伐慢了下來。
━━━━
複工波折
正待複工中的天津117大廈。許倩/攝
天津117大廈的盤活問題,一直備受關注。
2018年6月,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在回複網民詢問時曾稱,117大廈的建設計劃在2018年底完成主體結構工程,2019年底完成電梯及幕牆工程,其他項目目前暫無施工計劃。
2019年4月,117大廈主塔樓第二節點及幕牆安裝正式啟動,預計當年年底前完成鑽石頂以下玻璃幕牆的全麵封閉。
然而,2020年6月,中國信達公告稱,高銀地產(及合作方)方麵仍未按照委托貸款協議的約定償還全部本息,已向有關法院起訴並申請財產保全,請求被告承擔本金15億元及利息、罰息、複利及違約金等共同還款義務,並對被告名下的資產進行查封、扣押和凍結。
2020年8月,天津濱海新區方麵表示,117大廈由於資金問題工程施工緩慢。
2024年初,又有市民詢問117大廈複工問題,天津市濱海新區區委回複稱,一方麵項目相關各方正就117項目整體盤活研究推進,另一方麵有部分配套住宅正在通過司法途徑進行解決。天津市各級政府高度重視117項目盤活工作,並盡全力協助117項目相關各方解決過程問題,在“法治化、市場化”的原則下,鼓勵其通過各種途徑尋求117項目的解決路徑和盤活方案,以期盡快實現項目盤活複工。
2025年,停工多年的117大廈迎來新的轉機。
今年2月,天津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發布關於高銀地產(天津)有限公司破產清算一案的最新公告,根據天津海泰控股集團的申請,於2025年1月24日裁定受理高銀地產(天津)破產清算一案,並於2025年1月24日指定高銀地產(天津)清算組擔任高銀地產(天津)管理人。
2月17日,中國信達在公眾號發文稱,隨著天津市政府、濱海新區政府大力推動資產盤活工作,臨港控股集團承擔較大的盤活任務。中國信達天津分公司主動作為,盤活臨港控股集團600套房產。
此後便有了信達地產成立300億元紓困基金接盤天津117大廈的傳聞,但信達地產方麵並未承認。
4月份,117大廈拿下施工許可證,117辦公樓及商業裙樓將於本月底重啟施工。這也是停工多年來,117大廈最為明確的一次複工行動。
此次複工被視作項目“起死回生”的關鍵一步。據知情人士稱,複工初期將重點完成外幕牆施工和機電安裝,後續可能調整業態規劃以適應市場變化。
正待複工中的天津117大廈。許倩/攝
有分析稱,117大廈主體結構雖於2015年封頂,但長期風吹雨淋導致鋼材鏽蝕、混凝土老化,需全麵檢測加固。項目剩餘工程包括幕牆安裝、內部裝修及機電係統,工期僅2年,時間緊迫。全球類似的爛尾超高層,如迪拜的“棕櫚塔”也是停工多年後複工,核心結構完好,但補救維修成本高昂。
117大廈後續完工還要投入多少錢?有市場人士預測,迄今117大廈累計投資已近500億元,大廈僅完成封頂,外立麵至今未完工,後續所需資金可能超200億元。
超高層建築的複雜性、巨額續建資金及未來運營壓力,仍是橫亙在117大廈項目麵前的難題。117大廈能否真正涅槃重生,仍需時間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