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五一”假期本應是中國結婚高峰期,但今年的武漢卻格外冷清。受中美貿易戰、中國經濟下滑、企業關停等多重衝擊,當地婚慶行業蕭條,失業潮不斷,年輕人不再願意步入婚姻。市民直言,“現在連臨時工作都找不到,小孩子都生養不起。”【婚慶業冷清、企業裁員】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April 23, 2025
【貿易戰下的武漢“五一”節沉寂無聲】… pic.twitter.com/P53T87S3Li
今年“五一”小長假前夕,武漢街頭一反往年熱鬧景象,尤其以往婚慶活動最集中的揚子街,如今人流稀少,冷清蕭條。武漢市民彭女士在接受自由亞洲電台采訪時形容:“揚子街就在武漢市江漢路上的步行街。步行街有條岔路口你往左右轉都是經營婚慶的店鋪,冷冷清清啦。現在是沒人結婚了,哪個人結得起婚。現在連臨時工作都找不到,小孩子都生養不起,如果說哪裏人多,現在醫院裏看病的人多,進醫院還要安檢。”
婚禮從爆滿到斷檔 業內人士無奈
社交平台X賬號“李老師不是你老師”4月19日發布的視頻顯示,揚子街婚慶大樓內多家店鋪關門,玻璃門上貼滿“招租”廣告。一名自稱投資婚禮堂的男子無奈地表示:“上當了,上當了,我幹婚慶的,給酒店投資五、六十萬元,沒到半年,沒客人,黃了,拆了賣廢鐵沒有人要,二手婚慶道具也沒有人要,虧大了。今天給大家講我投資失敗的經曆。”
來自河北的婚慶從業者謝先生也感歎生意不景氣:“每一年5月份放小長假(五一勞動節),婚慶公司忙不過來,但是今年幹婚慶的算是徹底歇菜了。去年5月份,我從1號忙到7號,每天都是十幾個婚禮現場,但是今年每天就兩、三場。”他說,如今新人甚至隻提前半個月才預定婚禮布置,反映出不確定性的普遍存在。
年輕人“獨身” 結婚登記創新低
官方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結婚登記對數跌至610.6萬對,為1978年有記錄以來最大跌幅,反映出年輕人對婚姻的冷淡態度。
武漢居民高先生從事房地產中介,他告訴本台說:“現在的一些年輕人都不願結婚,因為結婚後所承受的壓力會加大很多,導致婚慶市場冷清。”另一位室內裝潢行業的張先生則說:“因為生活壓力太大了,孩子們工作也不好找,養小孩成本也高,以後生育率,結婚人數會更少,這個是發展趨勢。現在的年輕人都想通了,如果你要結婚,你的生活品質就被拉低了。”
武漢不僅婚慶行業受創,連曾經盈利的國營企業也麵臨生存危機。居民馬強接受本台采訪時披露,其妻子所在的中百集團超市已被通知將於6月關閉店麵:“妻子一個月拿到手的現金兩千元,還是國企中百集團,現在通知六月份關店,說是租金高,一個月六萬元租金,他們門麵店鋪做不下去了,說是要關閉一千多到兩千家門店。”
武漢居民:“錢袋子都空了”
中百集團曾是武漢最大的百貨係統,其連鎖超市的衰退令市民感受到實體經濟的持續下行。居民周女士證實:“我家附近的一家中百倉儲超市已經關了,它是去年關的。現在人都沒錢了,錢袋子都空了。”
有旁觀者認為,從婚慶街冷清到老牌國企大規模裁員,武漢“五一”的沉寂背後,是中國經濟放緩帶來的深層次衝擊。年輕人對婚姻的逃避,不僅是個人選擇,更是整個社會經濟困境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