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宮考慮削減對華關稅以緩解貿易戰緊張關係】《華爾街日報》23日引用知情人士報道指出,為降低中美貿易緊張關係,特朗普政府正考慮消減對中國產品可高達245%的關稅。
《華爾街日報》23日引用知情人士報道指出,為降低中美貿易緊張關係,特朗普政府正考慮消減對中國產品可高達245%的關稅。https://t.co/Eq2RtjGdpx pic.twitter.com/QAjnjAk4Oh
— 自由亞洲電台 (@RFA_Chinese) April 23, 2025
報道指出,目前有數個考慮方案,但美國總統特朗普尚未作出最後決定。特朗普22日在白宮,首度鬆口對中國關稅將會“大幅下降”,但“不會降到零”。
《華爾街日報》引用一位白宮高級官員和知情人士指出,對中國的關稅很可能會降至大約50%到65%之間。同時,政府也在考慮一種分級製度,類似於眾議院中國問題委員會去年底提出的方案:對被美國視為不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的商品征收35%的關稅,對被認為具有戰略意義、關係到美國利益的商品征收至少100%的關稅,整個製度在五年內逐步實施落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23日例行記者會上,對特朗普的數度表態回應指出,“我們不願打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過對話談判解決問題,就應當停止威脅訛詐,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同中方進行對話”,外界解讀這是北京願意進行談判的表態。《華爾街日報》引用與中國官員接觸人士指出,中國政策圈內將特朗普周二的言論視為是他在“認輸”的跡象。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周二也針對中美關稅戰發言指出,高關稅是不可持續的,他預計這場全球兩大經濟體之間的貿易戰將會“降溫”。根據美聯社取得的一份發言稿,貝森特表示:“我確實認為,中美之間的談判將是一場持久戰,雙方都認為現狀無法持續下去。”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2日宣布,對主要貿易夥伴施加”對等關稅“,其中對中國產品施加54%關稅,此後中美雙方互加報複性關稅之爭。4月11日中國宣布對美國產品關稅加到125%,應對白宮在10日確認的對中關稅145%。接著,白宮在美東時間4月15日,發布針對232條款的事實清單 (Fact Sheets)時又指出,因中國的報復行動,中國出口到美國的商品麵臨可能高達245%的關稅。美方表示,球在中國那邊,現在是中國需要與美方達成協議的時候。
不過,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4月16日發言,要求美國停止威脅訛詐,要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礎上與中方對話,強調關稅戰、貿易戰沒有贏家,中方不願打,但也絕不怕打。同日,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指出,中方注意到,中國出口美國的個別商品累計各種名目的關稅已達到245%,這充分暴露了美方將關稅工具化、武器化已經到了毫無理性的地步。
特朗普自4月10日開始對中國鬆口,稱自己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有著”良好關係”,並對雙方最終達成協議抱持樂觀態度;17日,他又表示,“我認為我們會與中國達成一個非常好的協議”。
在22日的白宮新聞發布會上,特朗普進一步對稅率做出表態,“145%是非常高的”,並指出該稅率可以通過中美談判降低。
美國華盛頓智庫亞洲協會政策研究所(ASPI)副主席、美國前貿易副代表科特勒(Wendy Cutler)此前就對本台指出,她預期美中兩國可能會在未來幾周迎來談判:“就像特朗普政府第一任期時那樣,我預計在接下來幾周內,雙方最終會認知到坐下來談判符合共同利益,並有可能啟動新一輪貿易談判。”
華盛頓智庫美國企業研究所(American Enterprise Institute)資深研究員、經濟和貿易專家史劍道(Derek Scissors),也在特朗普宣布暫停施加關稅90天後,對本台指出,中美談判很可能即將展開,不過雙方是否能取得成果還很難說:“談判能夠成功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推動談判啟動的主要契機,可能會是其中一方做出讓步,即使隻是象征性的小讓步,或者是美國與日本或其他貿易夥伴達成初步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