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訊
嶽陽27周超早產兒雙胞胎姐妹相差3天出生,出院時間相隔近40天。雖然隻是在媽媽肚子裏多待了3天,妹妹比姐姐早出院1個多月,姐姐治療3個多月終於達到出院標準。2月28日,爸爸媽媽帶著妹妹到醫院接姐姐回家,一家人終於團聚了。
湖南省兒童醫院,雙胞胎中的姐姐在接受治療。
姐姐出生3天,雙胞胎妹妹姍姍來遲
2024年11月17日,嶽陽徐女士因懷孕27周、胎膜早破入院待產,雙胞胎中的姐姐言言(化名)出生時體重僅630克。由於體重輕,病情重,高危因素多,被轉入湖南省兒童醫院早產兒重症監護病房。
而妹妹瑜瑜(化名)胎膜完整,胎盤完好,符合延遲分娩的條件,徐女士繼續保胎治療。相隔3天,瑜瑜出生,同樣轉入湖南省兒童醫院治療。
超早產兒救治麵臨極大挑戰,死亡率相對較高,姐妹倆在醫護人員的努力下接連闖關。幸運的是,因為妹妹瑜瑜在母親體內多待了3天,爭取了更多寶貴治療時間,在醫院治療62天後達到出院標準回家。
姐姐經過3個多月的治療,終於,各項指標也達到出院標準。2月28日,爸爸媽媽帶著妹妹來院複查,一同接姐姐回家,一家四口團聚。
釋疑:雙胞胎為何會間隔數天出生
雙胞胎出生間隔一般在數分鍾至一小時間,但徐女士的雙胞胎姐妹卻相隔3天。
湖南省兒童醫院新生兒科一病區主任莊嚴解釋,這一特殊現象源於雙胎的“雙絨雙羊”特性——姐妹倆擁有獨立胎盤和臍帶,相當於兩個獨立的空間。姐姐因胎膜早破提前順產,出生後宮口又閉合,讓妹妹可以繼續留在子宮內。
“因為寶寶胎齡小,所以宮縮力度也小,姐姐出生後,妹妹繼續待在媽媽的肚子裏。”莊嚴解釋,像姐妹倆這樣出生時間相差3天的情況,現實中非常少見。並且,妹妹爭取的這3天非常關鍵。莊嚴介紹,當地醫院利用3天寶貴的時間,為仍在腹中的瑜瑜使用了糖皮質激素和硫酸鎂,促進了寶寶的肺部發育,保護了她的神經功能。瑜瑜出生後,插管上呼吸機的時間隻有5天,住院時長也比姐姐短。
剛出生的姐姐。
早產兒出院後還需隨訪監測發育
言言的救治之路尤為艱險,出生體重僅630克的她,被診斷為超早產兒合並超低出生體重,入住新生兒重症監護病房。
出生後一直腹脹,喂養困難。盡管醫護團隊極其小心,孩子的胃腸功能過於脆弱,最終並發了早產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需要手術治療。
麵對手術的高風險和複雜難度,新生兒內、外科、麻醉手術科進行了詳盡的術前準備,並針對術中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擬定了相應的應急預案。在緊急在全麻氣管插管下,為當時體重僅660克的姐姐進行了剖腹探查術。
術後,在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下,言言的病情一天天好轉——奶量從最開始的0.5毫升慢慢增加到了52毫升,體重增長到了2450克,更是在生後34天實現了全腸內喂養。
莊嚴強調,早產兒出院並不等於完全康複,需在出院後2至4周內首次複查,前半年每月跟蹤評估。
隨訪的重點包括體格發育監測,例如身高、體重、頭圍及營養指標,及時調整喂養方案。另外還有神經發育追蹤,通過腦部影像學及行為評估,捕捉中樞神經係統異常,把握黃金幹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