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最近,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連破多項票房紀錄,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哪吒是陳塘關總兵李靖的兒子,他為何叫這樣一個名字,“哪吒”是啥意思?
——湖北宜昌 鄒華
答:“哪吒”確實不像國人的名字,按照漢語的結構規則理解,難明其義。過去也有人這樣解釋:“哪”即“儺”,指驅邪除惡的儺神,“吒”即“吒”,指“叱吒”,義為“大聲吆喝、怒斥”;“哪吒”即叱喝、驅趕邪惡的神祇。這無疑有強為之解的嫌疑,不足為信。
在我國古代神話中,哪吒是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的弟子,道教護法神。據學者研究,哪吒最早來自佛教。唐代時,哪吒開始出現在佛教典籍中,如《北方毗沙門天王隨軍護法真言》中稱哪吒為毗沙門天王的第三子。唐代的其他佛經文獻中,也出現過有關哪吒的記載。唐代佛教興盛,哪吒的故事逐漸傳播開來。哪吒開始成為唐代筆記小說的人物,如《開元傳信記》裏就有宣律和尚路遇哪吒的故事。唐代以後,哪吒的故事廣泛出現在民間傳說、戲曲及小說中。大約在元末明初,哪吒正式入列道教神譜,明代的《三教源流搜神大全》《道法會元》均將他收錄在道教神祇中。
正因為哪吒來源於佛教故事,其名當源於梵語的音譯。有人說,在梵語中,哪吒為 Nalakuvara。
哪吒為啥走路總插“兜”?
這個春節檔,《哪吒之魔童鬧海》(以下簡稱《哪吒2》)成為票房冠軍,截至2月5日14點08分19秒,《哪吒2》總票房破52億。
那有一個細節你發現了嗎?在兩部電影裏,哪吒走路都特別愛插兜。
更準確地說,他是直接把手插褲子裏,撐著褲子走。不管是和其他人玩鬧,還是到處溜達,哪怕是在天庭“散步”,哪吒都要手插“兜”。
圖源:《哪吒1》截圖
圖源: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 官方微博
對此,有人覺得好玩,“小孩就是這樣調皮搞怪”。所以,哪吒到底為啥走路總要插兜?
插兜的人,到底在想什麽?
有網友調侃,哪吒熱愛插褲兜,是因為他褲子太鬆了,得用手在裏麵緊緊抓著褲子,否則掉下去就不酷了。
但畢竟沒人真的盤過他褲頭,鬆不鬆咱也不知道,但褲子太鬆還有腰帶,把腰帶緊一緊就好了。說到底,插兜是他的一種習慣性肢體動作,從肢體語言角度來講,是一種自我表達。
哪吒插兜想要表達什麽呢?可能是他潛意識裏的警惕和防禦。
圖源:《哪吒1》截圖
科學家曾調查了大學生常見的習慣性動作(包括雙腳相扣、雙手插兜、摸鼻子、手臂環抱),試圖搞清這些動作與心理活動之間的內在聯係。
研究發現,在習慣雙手插兜的人中,有43%認為自己“警覺性高、心理承受能力偏弱”;當看到別人插兜時,有43%認為“對方要和我保持距離”“對方對我不耐煩”;另外有
71%的同學表示“自己雙手插兜時,是因為產生了不良情緒”。
人的肢體行為受到心理和大腦的雙重作用,手作為身體中最靈活的一部分,是心靈的一個窗口。譬如當我們雙手平攤的時候,意味著可能要講一點真話了,手心是人類的弱點之一,當我把手心攤給你看的時候,你瞧,我已經沒什麽可隱藏的了。同理握手也是一種信任表達,兩個人的手心親密接觸,表示我信任你,你也信任我。
而當一個人的內心出現異動,比如緊張、恐懼、心虛等,就會出現雙手背後、手插褲兜、手插袖筒、手驟然收緊等手部拘束動作,這些動作都是人內心發生變化時手部出現的無意識行為,會在某種程度暴露人的內心。
既然手能傳遞各種信息,將一雙傳情達意的手藏起來,插在褲兜裏,本質上是為了不讓對方看破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是一種警惕和拒絕的表現。
對於哪吒來說,他拒絕這個世界的理由實在太多了。他長於陳塘關境內——一個百姓和妖魔不共戴天的地界之中,偏偏是魔丸降世,從小受盡抵觸,走到哪裏都被當做是異類、妖怪。在《哪吒1》裏,同齡小朋友不跟他玩,還朝他丟爛菜葉子,好不容易有個小女孩要跟他踢毽子,對方還被家人一把抱開,生怕跟他沾染上一點關係。
圖源:《哪吒1》截圖
在偏見和成見中長大的哪吒,逐漸形成了冷漠和偏執的性格,以及對世界的警惕和不信任。他雙手插兜橫行霸道,其實潛意識是在恐懼和害怕這個世界,擔憂他人對自己的否定,更加害怕自己的虛弱被看穿。
同時,插兜也是一種欺騙。在《哪吒1》中,哪吒給自己編了一首打油詩:
我是小妖怪,逍遙又自在,
殺人不眨眼,吃人不放鹽。
他自詡為“小妖怪”,其實真的做了什麽壞事嗎?仔細想想也沒有。他從家裏逃出來,給自己的登場倒計時,還雙手插兜,問街上的人“藏好了嗎?”,之後掀開店鋪大門,追逐路人,捉弄小孩,把大家嚇得雞飛狗跳,其實也隻是一種幼稚的報複心理。
“小妖怪”是對自己出生的一種嘲諷和調侃,他真實的內心是想要被世人接受,可惜求而不得,隻能隱藏起真實的自我,做一個表麵吊兒郎當的熊孩子,隻是插兜姿勢暴露了一切。
正如體態語研究的先驅歐文·戈爾曼所說:“盡管一個人可以停止說話,但是他不能停止身體習慣動作的傳播。”小哪吒雖然口嫌,但身體還挺誠實的,冷酷插兜隻是他虛偽的外殼,他真正想要的是敖丙那樣的朋友。
空氣插兜是怎麽回事?
但話又說回來,既然哪吒這麽喜歡插兜,為啥褲子上沒有兜呢?
這事可真怨不得他的母親殷十娘,不是她不給咱娃縫褲兜,而是她真的做不了。
按照原著《封神演義》的設定,哪吒是商朝時期的人物,而商周時期的服裝,根本沒有口袋。
商周實行嚴格的階級製度,包括服裝都有嚴格的規定,每個階級可以穿什麽,不能穿什麽,是不能亂來的。一般來說,當時的常服(就是日常穿的衣服)主要是上身穿衣,衣領開向右邊;下身穿裳,裳就是裙子,用一塊布係在腰間;腰部再束一條寬邊的腰帶,肚圍前再加一條像裙一樣的韍(fu,第二聲),用熟皮製成,用來遮擋膝蓋和大腿,所以又叫做蔽膝。
圖源: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官方微博
以上就是一套完整的商朝常服,沒有褲子,隻穿裙子,更沒有口袋。電影中的哪吒雖然沒有按照史實好好穿衣服,但依舊逃不脫沒有褲兜的設定,隻能老老實實地空氣插兜。
說到這裏你可能會迷惑,沒有衣服兜,隨身物品要放在哪裏?
古人寬大的袖子能在某種程度上起到口袋的作用。還有一種盛放東西的工具,叫做“褡褳”,亦稱“搭褳”“搭連”,中間開口,兩端可裝貯錢物,實際上是一個長口袋,小的可係在腰間,大的可搭在肩上。
而對於哪吒來說,這個問題就更簡單了!在《封神演義》十四回中,哪吒曾經使用過一個豹皮囊,斜掛在身上,空間大小可縮,專門用來裝放寶物,袋中有乾坤圈、混天綾和一塊金磚。哪吒平時需要參與激烈鬥毆,不方便掛在外麵,這個皮囊可能就被殷十娘製成了內兜,縫在了他褲子裏麵。
別看哪吒平時一臉炫酷地空氣插兜,那雙手可能在褲子裏暗自握緊了拳頭,可能在摸自己的屁股蛋,也有可能在偷偷把玩自己的法寶玩具,這誰能知道呢?
圖源:《哪吒1》截圖
總而言之,這是一個又酷又率真的小魔童,連他的空氣插兜都值得咂摸。
也許你也曾被當作異類,不被接受,不被認可,那不妨跟著哪吒一起空氣插兜,做個勇於跟命運抗爭、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孩兒吧!
圖源:《哪吒2》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