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冰雪運動在我國持續升溫,滑雪成為不少人春節假期休閑娛樂的新選擇。
天津盤山滑雪場工作人員對媒體表示,“從去年開始,邊住宿邊玩,享受滑雪的人越來越多。從除夕當天開始,跟往年相比,增長的客流量大約在20%左右;住宿從除夕到初七基本處於滿員的狀態。”
圖源:微博截圖
滑雪運動產生的消費催生出了一個龐大的冰雪經濟產業,受益者不僅有雪場、滑雪行業從業者、滑雪裝備等周邊產業,還拉動了當地的餐飲、旅遊、住宿等等。
01.誰在為滑雪“氪金”
體驗過幾次滑雪的北京雪友青雲(化名),在被滑雪老手們帥氣的姿勢“迷倒”後,終於決定正兒八經地學滑雪。
在滑雪這項運動上,如果隻是想體驗,可以豐儉由人——選擇離家最近的滑雪場,所有裝備都靠租,節省一點可以把消費控製在400元左右;但如果想長期玩下去,消費完全在另一個級別。
首先在裝備上就不能全靠租了,但就算暫時不考慮入手雪板這種“奢侈品”,起碼也要有一件自己的雪服,還得配上兩套內搭,頭盔、手套、雪鏡、雪襪等等小配件也少不了開銷了。
青雲給自己撥了3000元的預算,她選擇了一款國產的中端的雪服品牌,許多內搭和小配件都在迪卡儂解決了,即便是這樣,整體算下來還是超支了一千多元。
不過這些是一次購入後可以長期使用的,相比之下,教練才是她花費的大頭。
青雲之前滑雙板,自學就能入門;但真正的“滑雪人”怎麽能不會單板?
單板入門更難。青雲上板後一直摔跤,為了不想滑到“骨科見”,就請了一對一的教練指導;為了節省費用,青雲找了更便宜的“野生教練”,而非雪場官方教練,價格大概300元/時。
滑雪不是一節課能學會的,她一天要請3小時教練,直到自己能學會換刃;在雪場待了兩天,教練的花費就接近2000元。為了進階,之後她又多次請教練,學習更標準的姿勢和高階技巧。
再加上雪票、去雪場的路費等等,一套下來,青雲隻是剛入了滑雪的門,就花了近1萬塊。
事實上,對於滑雪老炮兒來說,這些消費還隻是冰山一角。
資深滑雪愛好者Jason(化名)表示,要進階滑雪,“雪板、固定器、雪鞋”腳上的三件套少不了,這些就要1萬多;雪服豐儉由人,價格幾千到上萬不等,資深愛好者一般都有不止一套雪服。
Jason花了4萬多元買裝備,這個數字在滑雪圈子裏不少見;另一位玩家,滑雪近10年的Vincent(化名),擁有6副雪板和數不清的雪服,僅在裝備上就花了約15萬。
但許多資深玩家算滑雪開支時,會發現裝備根本不算什麽;最昂貴的,是為了追逐能給滑雪者帶來極致體驗的“粉雪”而飛往世界各地的機酒。
圖源:微博截圖
Vincent放假時會乘飛機從北京到烏魯木齊,再轉機到阿勒泰,再坐上四五個小時的車來到禾木滑雪,這一趟僅來回機票約4000多元;而當地的滑雪開支比路費還貴:旺季的酒店一晚上1000元左右,一天吃飯五六百元,高級道的雪票接近500元,待上幾天就消費過萬元。
如果是飛歐洲滑一趟雪的價格,更是花費不菲。這些開支在資深雪友中並不罕見,還有一些“發燒友”,會有更驚人的消費。
比如雪齡十幾年的時習(化名),他經常去崇禮滑雪,覺得來回坐車,還要帶著板子非常不方便,直接在崇禮買了一套房。
雖然費用高昂,但滑雪時那種腎上腺素飆升的快感也不是其他運動能替代的,所以依然有許多人願意為滑雪買單。
02.“冰雪熱”激活萬億市場
近期發布的《中國冰雪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我國冰雪產業規模從最初的2700億元迅速擴張到2023年的8900億元,預計2025年將突破萬億元。
大量的雪友湧入雪場,讓雪場的流量迎來了新高。阿勒泰地區文旅部門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4-2025雪季,自去年11月中旬開滑以來,將軍山國際滑雪度假區累計接待遊客53萬多人次,同比增長約20%。
暴漲的客流量不僅增加了雪場的收入,還帶動了雪場周邊的城鎮經濟。
酒店或民宿是雪友們的剛需。木鳥民宿數據顯示,滑雪場周邊民宿客單價較平台大盤高出47.9%,整體與去年基本持平;截至今年1月份,木鳥民宿平台滑雪場周邊的民宿數量較去年同期增長了22%,其中烏魯木齊連續兩年冰雪季民宿訂單保持1.2倍以上增長。
雪場附近,還不乏雪屋火鍋、圍爐煮酒、冰釣、雪地摩托等特色項目;消費者們把目光從單一的滑雪遊轉變到滑雪、美食、新奇特門店“一條龍”體驗。
以新疆的滑雪場為例,一位資深的滑雪愛好者表示,他前些年去新疆時,隻能在雪場附近吃到新疆菜,這兩年再去,將軍山滑雪場、吉克普林滑雪場附近都出現了東北鐵鍋燉、重慶火鍋、肯德基等各種餐飲店。
還有按摩店甚至滑雪主題的洗浴中心都看準雪場周邊的商機;如今在阿勒泰的深山滑完雪,已經可以享受到上門按摩服務和輕奢洗浴體驗。
冰雪旅遊拉動了包括購物、休閑娛樂等目的地綜合消費的增長。美團數據顯示,2024-2025年冰雪季,冰雪旅遊帶動的休閑娛樂消費同比增長最高達46.6%。
喜歡“買買買”的雪友們,還把滑雪裝備品牌們的銷量拉到了新高。
據“趣解商業”了解,今年天貓運動戶外行業冰雪類目整體銷量同比去年增速近50%,尤其是滑雪服、滑雪配件以及速幹衣褲的增速超過了100%;線下店也賺的“盆滿缽滿”,據“張家口新聞網”報道,崇禮有雪具店日均銷售額高達3.5萬元。
要知道,滑雪裝備雖然貴,但都不是買一次能管一輩子。雪板要定時維護更新以防老舊和損壞,滑粉雪、滑大山要適配不同的板子;雪服的花樣更多,單板要穿寬鬆款,雙板要修身,滑野雪買能對抗極限天氣的,滑道內買好看的......時習表示,他這幾年買的雪服已經攢了一大箱,數不清有幾套。
“裝備黨”們養活裝備店,“新手小白”們則把滑雪教練捧成了熱門職業。
正規的滑雪課程並不便宜。北京某雪場的滑雪教練大發(化名)表示,他的收費標準是3小時2000元,全天5小時教學3000元,整個一月份的課程幾乎都排滿了。
但這些錢並非全部都進到教練的口袋,非雪場內部教練去雪場教學都需要交場地費。不同雪場規定不同,有些是按分成算,需要分給雪場課時費的40%甚至50%;或按人頭數算,一個學員交500元,一天最少要交1000元。
即便如此,雪季時當滑雪教練依然很賺錢;大發表示,在旺季時一個月賺五六萬元並不難。
圖源:小紅書截圖
教練市場還有一些繞過雪場規定的“野生教練”,多是“以滑養滑”的雪友,青雲之前請的就是這類教練,他們甚至把滑雪教學的價格打到了一天500元;即使這樣,有人一個月也能掙賺上小一萬塊錢。
但隨著“轉型”當教練的人越來越多,這一行業明顯“卷”了起來,市場上甚至還出現了“滴滴代滑”的服務,花上100多元就可以讓身高一米八的教練在雪板上抱著自己滑雪。
03.滑雪帶來“新風口”?
在冰雪運動熱潮下,不少“嗅覺靈敏”的企業也都下場“布局”,紛紛加入了這個“滑雪賽道”。
這其中有垂直於滑雪賽道的“小而美”的初創公司,如主打滑雪服務和社交的軟件“滑唄”,支持記錄滑雪軌跡、找攝影師、約搭子等一係列功能,一站式滿足年輕人的滑雪需求。據“趣解商業”了解,目前“滑唄”已經拿到了4000萬元的A輪融資。
也有跨界而來的“巨頭”們。2024年初俞敏洪就豪擲3.7億投資了崇禮太舞滑雪小鎮,把冰雪旅遊納入了新東方的文旅版圖。
圖源:微博截圖
波司登、焦下、阿迪達斯等服裝品牌則瞄準了雪服市場。
主打輕量化戶外的焦下,在滑雪領域的手越伸越長,今年推出的雪服已經開始宣傳“硬殼”“全麵防護”等專業能力,價格定在千元左右,對新手非常友好。
在羽絨服上衝擊高端的波司登,收購了加拿大知名奢侈羽絨服品牌Moose
Knuckles,旗下的滑雪服價格在7000元左右,在雪服賽道繼續衝擊高端。
阿迪達斯旗下的Adidas TERREX則簽下了滑雪冠軍蘇翊鳴,與其共創雪服,主打一個專業又有性價比。
圖源:微博截圖
除了大牌入局外,近幾年還誕生了許多新的雪服品牌,它們主打性價比,同時把雪服設計地更時尚,也收獲了不少粉絲。
比如2022年成立的ISEE
MIGGA,把小香風、燙鑽、發光等元素融入雪服,一年時間就登上了抖音滑雪類目TOP1;成立於2020年的AWKA也盯緊了年輕的滑雪群體,雪服設計突出潮流、多彩,曾蟬聯天貓滑雪服熱銷榜榜首達6周。
據“趣解商業”了解,2024年,天貓運動戶外行業滑雪類目的商家數量增加,同比超70%。
不過,這麽多玩家蜂擁而入,冰雪市場的競爭也必然相當激烈;但從長遠看,國內的冰雪經濟還有非常廣闊的增長空間。北京市滑雪協會副主席伍斌近期發布的《2023-2024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顯示,“滑雪熱”並非冬奧一時熱,上一個雪季國內滑雪場的滑雪人次達到了2308萬,已經超越冬奧年雪季;全國滑雪場數量達到935家,相較於之前的統計數據,呈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從全球室內滑雪場的發展來看,中國已經遙遙領先於其他國家,成為全球最大的室內滑雪強國。
圖源:微博截圖
總體來看,我國滑雪人口數量與滑雪基礎設備設施的建設均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隨著消費需求日益個性化、多樣化,“冰雪+”的探索也將越來越豐富,消費場景更多元。
為了進一步激發冰雪經濟的活力,2024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以冰雪運動高質量發展激發冰雪經濟活力的若幹意見》,從多個方麵提出了具體措施,旨在推動我國冰雪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這些措施的實施,將為我國冰雪產業的未來發展指明方向,同時也為國內外冰雪愛好者帶來更加豐富多元、高質量的冰雪體驗。我們也期待未來中國的冰雪產業會越滑越遠,越滑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