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早報:中國在巴拿馬留下的是汗水鮮血 而非士兵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上任第一天,美國總統特朗普就開始宣揚他的“開疆拓土”計劃。他在就職典禮演講中再次提起他毫無根據的指責:“巴拿馬將運河轉讓給了中國,我們要收回它”。

早已預料到特朗普會拿巴拿馬運河說事,香港《南華早報》當天早些時候發文提醒道,完全不是與特朗普宣稱的那樣,中國在巴拿馬運河留下的印記不是中國士兵,而是汗水和鮮血。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為了修建巴拿馬運河和巴拿馬鐵路獻出了生命。

“沒有中國人,巴拿馬鐵路和運河都不會存在”

報道稱,中國在巴拿馬的存在可以追溯到19世紀50年代,當時中國工人來到這裏修建巴拿馬鐵路,後來又修建了運河。數十年來,中國人流血流汗建設這些項目,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巴拿馬運河卻一直被美國獨家掌控著,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

19世紀50年代,加利福尼亞州出現的淘金熱推動了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運輸需求。可是通過陸路從東海岸到西海岸,乘坐當時的交通工具馬車需要約6個月的時間。東西海岸運輸最便捷的路線是,乘船沿著北美東海岸航行到巴拿馬,然後轉陸路交通穿過巴拿馬,再從巴拿馬另一邊乘船前往西海岸。

為了能使巴拿馬的陸路交通更快,一條橫跨巴拿馬的鐵路於1850年開始動工,工人大多來自牙買加和哥倫比亞。

南華早報:中國在巴拿馬留下的是汗水鮮血 而非士兵

2021年的巴拿馬鐵路 視頻截圖

根據廣州大學曆史學家王元林和莊妍2021年在《八桂僑刊》雜誌上發布的論文《晚清華工赴巴拿馬築路開河初探》,工人們在當地很容易感染蚊媒病,而且美洲的勞動力供應有限,這致使鐵路公司從中國澳門、香港、廣州等華南地區招聘破產的中國農民和漁民前往巴拿馬修鐵路。

論文中引用了一位清朝外交官的說法,稱約2萬名中國工人參與了該鐵路的建設,通常被派到地形複雜的鐵路西端執行艱巨的任務。

1854年,705名中國人乘坐帆船“海巫號”從中國汕頭出發,61天後抵達巴拿馬,途中十多人死亡。

哈佛大學拉丁美洲研究數字雜誌“ReVista”將這趟旅程描述為“地獄般的行程”,不僅途中有人死亡,抵達後很多人死於熱帶疾病,還有人自殺。人類學家露西·科恩(Lucy Cohen)1971年在《民族史》雜誌發文稱,這群中國人到達後不久,約有100人因疾病而倒下。研究巴拿馬華工曆史的史學家認為,可能是因為不適應,也可能與鐵路公司切斷了他們的鴉片供應有關,後來還有500多名中國工人在巴拿馬自殺。

貝爾塔·艾麗西婭·陳(Berta Alicia Chen)介紹說,鐵路公司向每名中國工人支付25美元,扣除差旅費和夥食費後,工人每天工作16小時,每月可獲得4至8美元。

前外交官和國際關係教授胡利奧·姚·比利亞拉斯(Julio Yao Villalaz)2019年寫道,盡管麵臨逆境,但中國工人完成了鐵路建設最困難的部分,而“其他愛爾蘭、印度、馬來西亞和哥倫比亞的工人逃離並放棄了該項目”。

“在不知不覺中,中國人對地球的物流和地緣政治進行了一場巨大的革命。沒有他們,(巴拿馬)鐵路和運河都不會存在。”比利亞拉斯表示,“中國人的犧牲使他們成為跨洋交通的烈士”。

中國勞工的苦難編年史

比利亞拉斯指出,鐵路隻是運河的第一階段。鐵路可以運載著工人和建築材料穿越叢林,對於後來運河的修建也至關重要。

1855年巴拿馬鐵路開通後,大大縮短了美國東西海岸之間的路程時間,但在每個港口卸貨和裝船既費時又昂貴。1880年,一家曾參與蘇伊士運河開鑿工作的法國公司首先開始嚐試建設巴拿馬運河。

但這家公司很快發現,巴拿馬運河的建造難度要比蘇伊士運河大得多,不僅地形崎嶇複雜,而且工人們還麵臨著蚊蟲、熱帶傳染病、高熱高濕環境等問題的威脅。後約有2萬人(包括中國和非中國工人)死於瘧疾、黃熱病等熱帶疾病以及惡劣的叢林條件。第九年的時候,這家法國公司撐不住了申請破產。

1903年,美國接手了這個項目。但當時巴拿馬還屬於哥倫比亞,為了促成運河的建設,美國強行“幫助”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出來,並與巴拿馬簽訂了《巴拿馬運河條約》,取得開鑿運河和“永久使用、占領及控製”運河及運河區的權利。該條約還規定,美國保證並維持巴拿馬的獨立,同時有權幹預巴拿馬內政。

盡管這條運河由美國公司建造,但中國工人在其中出了不少力。美國公共電視網PBS在“美國印象”(American Experience)網站上寫道,巴拿馬運河項目早期的工作條件非常惡劣,幾乎所有美國熟練工人都在一年內離開。

1904年至1914年,工人們在建設巴拿馬運河。 美國國會圖書館

1904年至1914年,工人們在建設巴拿馬運河。 美國國會圖書館

美國曆史學家戴維·麥卡洛(David McCullough)在他的《兩洋之間:巴拿馬運河的建造,1870年至1914年》書中寫道,巴拿巴運河總工程師約翰·史蒂文斯(John Stevens)“更喜歡合同製中國勞工”。他們希望聘請1.5萬名中國人來建造巴拿馬運河,並向他們提供與印第安人同等水平的工資。

但當時,美國一些勞工組織援引美國1882年《排華法案》對此進行抗議。美國勞工聯合會(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ur)主席塞繆爾·岡珀斯(Samuel Gompers)對在巴拿馬運河建設中雇傭中國勞工表示不滿,稱“現行法律將中國勞工和苦力排除在美國或其任何屬地之外。巴拿馬運河區是美國的屬地,將中國苦力帶到那裏與在美國其它地區一樣違反法律”。

王元林和莊妍查閱的清代外交記錄顯示,法國和美國主導的運河項目各自都雇傭了約5000名中國工人。但他們認為,考慮到晚清的政治混亂,實際數字可能要比這要高得多。

他們還指出,在招聘中國工人時,法國和美國的公司經常使用欺詐和脅迫手段綁架。他們的論文寫道:“招聘公司不擇手段招募中國工人,這注定了中國勞工在巴拿馬的曆史是一部痛苦的苦難編年史。”

“帝國主義和領土征服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

運河完工後,許多中國工人在巴拿馬定居,在保留祖先傳統的同時組建了家庭。英國少數族裔權利組織(Minority Rights Group)信息顯示,巴拿馬的華裔人口超20萬,是中美洲最大的華人社區。

2004年,巴拿馬政府宣布,將每年的3月30日設立為華人日,以此讚揚華人對巴拿馬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貢獻。

上海師範大學研究拉丁美洲曆史的博士後研究員範文浩(Fan Wenhao,音譯)表示,回顧這段共同的曆史有益於中巴關係。

“我們應該承認美國投資以及當時先進的工程技術、設備和建築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如果沒有美國工程師的專業知識,工人的辛勤工作就不會結出碩果。”他同時說道,“但帝國主義和領土征服的時代早已一去不複返了。特朗普威脅要讓美國重新控製巴拿馬運河,那將是不合時宜的。”

觀察者網此前注意到,特朗普盯上巴拿馬運河後就扯上了中國,一邊不滿巴拿馬運河對美國船隻收取的高昂過路費,一邊點名運河“不能由中國管理”。

關於巴拿馬運河歸屬問題,特朗普與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近期在社交媒體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社交媒體平台截圖

關於巴拿馬運河歸屬問題,特朗普與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近期在社交媒體上你來我往、互不相讓。 社交媒體平台截圖

但其實,英國路透社去年年底就在報道中直言,總部位於香港的長江和記實業子公司長期管理著位於巴拿馬運河加勒比和太平洋入口的兩個港口,中國企業也在投資運河周邊的一些基礎設施項目,但中國並不控製或管理運河。

據美國全國廣播公司(NBC)報道,宣誓就職當天,特朗普用了近兩整段話來描述巴拿馬,稱“巴拿馬對我們的承諾被打破了”和“中國正在運營巴拿馬運河。我們沒有把它給中國,我們把它給了巴拿馬,我們正在收回它”。

巴拿馬總統何塞·勞爾·穆利諾20日迅速在社交媒體發聲明回應稱,“完全拒絕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其就職演講中關於巴拿馬和巴拿馬運河的言論”,運河屬於並將繼續屬於巴拿馬,由巴拿馬管理,並保持永久中立。“運河不是任何人的施舍,而是幾代人鬥爭的成果。”

查看評論(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