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定主角因故辭演,這5位演員臨時救場卻成就經典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要說藝人最遺憾的事情,莫過於明明有爆火的機遇,卻親手推開。

有的演員推掉了原本屬於自己的角色,結果反手就被別人演爆了,白白錯失了大紅的機會,但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辭演,才成就了一番經典。

本文就來聊聊原定主演辭演後,被接替的人演爆的角色。

不得不感歎,選擇真的很重要。

1、《雍正王朝》雍正帝:張豐毅辭演,唐國強接替

1999年,《雍正王朝》一經播出就掀起了收視狂潮,平均收視率14.06%,最高收視率16.71%,一時間全國形成“雍正熱”,收視和口碑爆棚,20多年過去依舊是曆史權謀劇的巔峰。

演技最為人稱道的莫過於飾演康熙帝的焦晃和飾演雍正帝的唐國強,至今他們倆都被認為是把康熙和雍正演得最好的演員。

焦晃拿下了當年的金鷹最佳男配和飛天優秀男演員獎,唐國強拿下金鷹最佳男主角獎。

一開始演雍正的人選並非唐國強,唐國強最終能演除了運氣加成外,跟他的堅持和努力也有很大的關係。

導演胡玫選中張豐毅飾演雍正,唐國強飾演八王爺。

看完劇本的唐國強堅持要演雍正,他覺得這個角色跟他之前塑造過的角色差異很大,極具挑戰性,但是導演組並沒有通過。

唐國強也沒放棄,而是私底下暗自準備,他閱讀了大量關於雍正的史料,研究分析雍正的性格,連雍正的字體他都臨摹了。

很用心,功課做得很足,導演也很感動,但還是覺得張豐毅更適合堅持不換人,甚至為了讓唐國強安心飾演八王爺還專門請他吃飯勸他。

或許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臨近開機,張豐毅主動辭演。

原來陳凱歌的電影《荊軻刺秦王》原定主演薑文不幹了,找他去救場。

一邊是前途不明的電視劇,一邊是備受關注會走向國際的大導演的電影,權衡利弊之後,張豐毅推了《雍正王朝》。

張豐毅不來了,導演隻能重新選人,唐國強也再次主動請纓,導演組被他的堅持所打動,就決定讓他試一試。

當唐國強換上龍袍做好造型,劇組的工作人員都被驚到,這不就是形神兼備的雍正帝?不用再選人了,就他了。

唐國強不負眾望,把隱忍,剛毅,多疑,陰詭又不失帝王氣派的雍正刻畫得入木三分。

做孤臣時的剛正不阿,奪嫡時的隱忍克製,登基後的嘔心瀝血,推行新政時的孤獨無依,被唐國強詮釋得淋漓盡致。

張豐毅的演技也很好,但如果是他來演,未必有唐國強演得出彩。

張豐毅外形硬朗,看著一身正氣,當初胡玫選他的原因之一就是覺得他“硬氣”,正義凜然類型的角色他遊刃有餘。

前半部分孤臣時期的雍正剛正不阿,張豐毅演也不會差,但是後半部分腹黑的雍正可能就不太合適了,他看著太正了。

張豐毅的辭演成就了一個經典角色。

02、《大宅門》楊九紅:蔣雯麗推脫去演白玉婷,何賽飛接替

《大宅門》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是導演兼編劇郭寶昌家族的人和事,男主角白景琦的生活原型就是他的養父。

這部劇的陣容非常豪華,除了劇中一眾主演外,還有知名大導和演員來客串,如田壯壯、張藝謀、陳凱歌、薑文、李雪健和寧靜等。

張藝謀客串太監李蓮英

主演都是導演精挑細選的,唯獨一個人例外,那便是飾演楊九紅的何賽飛。

楊九紅原本是青樓名妓,後來與白景琦互生情愫後被他帶回白府,但卻不被白老太太接納,白老太太臨死都不讓她披麻戴孝。

楊九紅的一生都在執著地去洗青樓帶給她的塵霾,以求得“大宅門”對她的接納,但努力了一輩子終究是被拒之門外,性格也由此變得扭曲癲狂,一生都活在悲劇裏。

是個可憐又可恨的複雜角色。

郭寶昌原本屬意蔣雯麗來演楊九紅。

看過《霸王別姬》就知道蔣雯麗演這類型的角色有多厲害,整部電影她不過出場幾分鍾,就把一個妓女的形象詮釋得入木三分,每一個眼神,每一個細微的動作都充滿了風情與媚態,堪稱神級表演。

不過蔣雯麗並不想演楊九紅,反而是覺得“嫁給”一張照片的白玉婷一角對她更有吸引力,郭寶昌幾次勸說都無果,甚至他還讓顧長衛勸勸蔣雯麗,但是蔣雯麗有她的堅持。

無奈郭寶昌隻好重新選人,央視就給他推薦了何賽飛。

何賽飛此前也演過青樓女子和姨太太類的角色,郭寶昌看過她演的戲,覺得她少點剛烈勁兒,跟他心中的楊九紅不太一樣。

但是已經火燒眉毛,總不能開天窗,隻好讓何賽飛試一試。

這一試可不得了。

一顰一笑自帶風情,傲氣又刻薄,被世俗逼得神經質的楊九紅被何賽飛演活了。

何賽飛也知道自己不是導演心目中的第一人選,也是有點失落的,她一直想證明自己。

拍攝期間劇組聚餐,何賽飛趁著酒勁把心中的不快說了出來,跳到凳子上指著郭寶昌鼻子問:

你始終沒看中我是不是?我是誰?我是何賽飛,隻有我能演楊九紅!

郭寶昌被她整得哭笑不得,但確實如何賽飛所說,隻有她能演楊九紅。

03、《潛伏》餘則成:孫紅雷頂替辛柏青

《潛伏》原著隻有1.4萬字,導演兼編劇薑偉花了10個月的時間,把內容豐富擴充成40萬字的劇本,他在寫劇本的時候就已經想好了讓辛柏青和朱媛媛夫婦來演餘則成和王翠平,劇本是按照他們來寫的。

但那時候朱媛媛已經懷孕,辛柏青為了陪朱媛媛待產也暫停了工作,找上門來的《潛伏》自然也是推掉了。

薑偉隻好推翻重來,又接洽了李光潔和王學兵,但都覺得不太理想,最後找到了孫紅雷。

孫紅雷一口氣讀完劇本並且當下就下定決心出演,其實那時候的他已經接了《人間正道是滄桑》,中間隻還剩下兩個月的時間,但這麽好的劇本可遇不可求。

《潛伏》的劇本好到讓他覺得如果播出效果不好,那肯定是自己表演的問題,絕不是導演和編劇的問題。

不過受之前孫紅雷熒屏形象的影響,有人覺得孫紅雷“匪氣”太重,不適合演文質彬彬的餘則成。

薑偉卻不這麽認為,他看過孫紅雷演的電影《梅蘭芳》,孫紅雷飾演偏執瘋狂的知識分子邱如白,一身的書卷氣,全然沒有劉華強的影子。

事實證明,薑偉沒有看錯人,孫紅雷把有血性、意誌堅定、機智冷靜、不屈不撓的餘則成演繹得入木三分,徹底顛覆了大眾對他的印象。

孫紅雷更是憑借這一角色拿下了金鷹、飛天和白玉蘭大獎,實現電視劇三大獎大滿貫。

04、《少年包青天1》包拯:周傑頂替陸毅

《少年包青天》係列一共有三部,主角變動很大,鐵打的展昭,流水的包拯,1/2/3部包拯的扮演者分別是周傑,陸毅和鄧超。

要論哪一部最精彩,口碑最好,最經典,無疑是周傑版的。

其實第一部原定的人選並非周傑,而是陸毅,甚至可以說是為他量身定做的。

彼時的陸毅剛剛憑借《永不瞑目》爆紅,是炙手可熱的演員,因為撞檔,陸毅推掉了《少包1》。

劇組又找到了吳奇隆,但是吳奇隆聽說要把臉化黑,連忙拒絕。

最後劇組又找到了周傑,周傑看了劇本覺得角色的可塑性很高就接了。

不過卻遭到了瓊瑤阿姨的強烈反對,她聽到自己捧紅的小生要去演包黑炭就給他發出警告,但周傑堅持要去演,瓊瑤阿姨隻留下“後果自負”四個字就不管他了。

事實證明,周傑的堅持沒有錯,劇播的效果非常好,包拯也成為他演藝生涯裏最經典的代表角色之一。

第二部籌拍時,周傑看了劇本覺得質量跟第一部差得有點多就不演了,陸毅一直遺憾錯過了第一部,當劇組再次伸來橄欖枝,他毫不猶豫地接了。

但是第二部不論是播出效果還是口碑質量都遠不如第一部。

周傑和陸毅的演技也常被拿來做對比。

周傑的台詞和情緒表達都非常出色,把鐵麵無私,不畏權貴,聰敏又傻氣,剛直又木訥的包拯詮釋得很到位,感染力很強,能帶動觀眾入戲。

相比之下,陸毅的表現平平,演技流於表麵,對比周傑探案過程中的眉頭緊鎖,疑惑不解,絞盡腦汁冥思,最終豁然開朗得出真相,陸毅找出真相的過程太過輕鬆,他隻要故作深沉,稍加思考就得到了答案,情緒不夠飽滿。

05、《過把癮》杜梅:王瀾放趙寶剛的鴿子,江姍頂替

因戲結緣,又因戲結仇,說的就是趙寶剛和王瀾。

《過把癮》的女主角當時趙寶剛屬意的是王瀾而非江姍。

年輕時候的王瀾非常地漂亮,有“內地王祖賢”之稱,讀大一的時候就被選中出演《編輯部的故事》。

戲份雖然不多,但很驚豔,趙寶剛非常欣賞和看好她,口頭跟她約定出演《過把癮》的女主角,讓她暫時不要接其他的戲。

由於籌備的時間比較長,又臨近畢業事情多,還有導演黃建新上門邀請她出演電影《五魁》,王瀾就放了趙寶剛的鴿子。

趙寶剛氣得寫文章批評王瀾過於看重導演的名氣,不把初出茅廬的導演放在眼裏。

趙寶剛重新尋找女主角,不少女演員都主動請纓,他也找過蔣雯麗和陳紅聊過,但都不符合他心目中的杜梅,直到江姍的出現。

江姍的形象和氣質都跟王瀾有點相似。

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過把癮》火得一塌糊塗,大街小巷都在放《糊塗的愛》和《夢裏水鄉》,江姍在劇中燙的大波浪造型還成為了潮流。

江姍刻畫的既愛又作又沒安全感,還刀子嘴豆腐心的杜梅深入人心,迎來事業的高峰。

影視圈類似的例子很多,如《小魚兒與花無缺》江玉燕原定扮演者是李小冉而非楊雪,《亮劍》李雲龍原本最先找的是唐國強,《三十而已》顧佳原來定的是佟麗婭,但是佟麗婭的粉絲非常不滿意她接這個劇本給攪黃了,才有後來的童謠出演……

所以說,能不能火,運氣和選擇都很重要。

不知道如果沒有換演員呈現出來的會是什麽樣的效果,但這些頂替的演員都貢獻了精彩的表演,讓觀眾覺得他們就是天選的,隻有他們能演好,或許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