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紫也救不活《國色芳華》 網友棄劇理由一致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年終歲末,國產劇生的市場也開始衝KPI。

《白月梵星》與《國色芳華》一連兩部古偶劇大劇都被抬了上來。

但晚一步開播的《國色芳華》,顯然更勝一籌,首播當日,上線20分鍾,就拿下全網熱度第一。

熱搜詞條也是一個接一個。

《以家人之名》的導演丁梓光執導,楊紫李現二搭,讓觀眾對這部劇的期待值拉滿,能有這樣的熱度也理所當然。

但是空有熱度,沒有口碑支撐,也稱不上真正的爆款。

而打開評論區,這部劇的差評還真不少,觀眾給出的棄劇理由也格外一致:

到底是什麽樣的劇情,連楊紫的演技也救不活口碑?

01劇情俗套,人設迷惑

《國色芳華》講述了商賈之女何惟芳(楊紫飾)掙脫困境,奔走行商,邂逅花鳥使蔣長揚(李現飾),兩人共同濟世救民,譜寫盛世大唐傳奇。

這部劇的質感在線,色調、構圖精致,沒有將整個畫麵打的亮如白晝,有光影的設計。

但空有花架子不夠,三集看下來,劇情隻剩下俗套。

養尊處優、才華橫溢的商賈之女何惟芳為救母嫁進劉家。

丈夫劉暢(魏哲鳴飾)隱身,偶爾出言嘲諷刷存在感,公公婆婆貪她嫁妝,救命的藥換成贗品,丈夫舊情人耀武揚威,還害死了女主的丫鬟。

又是熟悉的女主“受氣包”,不說這些年的國產劇,隻是《墨雨雲間》《九重紫》這種複仇爽劇中就相當常見。

本以為落地古偶有救了,但又是這種俗套的劇情,這到底是給女主的服從性測試,還是給觀眾的服從性測試?

而編劇也一點沒忘了這是部“古偶劇”,著急給觀眾發糖。

在廟裏安排男女主相識,鬥嘴玩笑,不打不相識的橋段。

第一次見麵,拍出了一種“女人,你引起了我的注意”的土味感。

硬凹工業糖精還是“試水”,圍繞女主的感情糾葛才是複雜。

劉暢與縣主李幼貞(張雅欽飾)因門第被拆散,各自婚嫁。

劉暢忘不了初戀,也不想放走何惟芳,而蔣長揚自廟中一見後,又暗暗幫助女主。

四角戀劇情,像是兜頭扣下一盆狗血。

尤其是縣主李幼貞的設定,更加離譜。

丈夫去世喪期未過,大庭廣眾之下與劉暢拉拉扯扯,坐劉家兒媳的位置,爭風吃醋傷及無辜。

怎麽2025年還能看到這種“無腦倒貼”的人設,倒是像《紅樓夢》裏賈母批判才子佳人話本時候說的:

“隻一見了一個清俊的男人,不管是親是友,便想起終身大事來,父母也忘了,書禮也忘了,鬼不成鬼,賊不成賊,那一點兒是佳人?

這麽多年過去了依舊適用,古偶劇什麽時候才能有點變化。

還有劇中蔣長揚花鳥使這個職位,是皇帝任命,到民間選拔妃子宮女的官職,不論出身門第,樣貌夠美就帶走,百姓避之不及。

官場借他攀附皇權可以理解,但安排女眷們想要親近他的橋段,除了強調一下男主帥的多麽“驚為天人”,和主線毫無關係。

說是逆襲、複仇、經商、勵誌,但完全沒拍出該有的爽點,現有的劇情流露著古早言情網文的味道。

02造型出戲,用力過猛

不少觀眾都是奔著楊紫,以及她與李現的二搭來看的。

楊紫的演技不用多說,兩場哭戲,一次愧疚、憤恨,另一次絕望崩潰、歇斯底裏,充滿感染力。

但是劇中楊紫的造型卻不太適合她,楊紫給人的感覺更偏向於鄰家女孩,而劇中唐代造型堆疊的發包、濃豔的妝容更適合長相明豔的類型。

而劇中她表情幅度一大,麵部總顯得有些緊繃、不協調。

但瑕不掩瑜,她塑造角色的魅力也足夠蓋過這些。

不過,男主李現

的情況就不大一樣了。

這幾年他極少拍古裝劇太明智了,劇中李現的造型不太適合他。

帽子蓋住額頭,把人們的視線都集中在了臉上,麵部線條沒有那麽流暢就變得格外明顯。

偏偏他飾演的還是個“雅冠長安”的美男子,不笑時還說得過去,一笑起來,冷峻的形象全無,甚至還有點不太聰明的樣子。

這真值得女眷們眼神黏在他身上?

還有劇中已經出場的幾位反派角色,有人用力過猛,有人寡淡無味。

張雅欽飾演的李幼貞

,一出場時造型還算驚豔,但卻沒演出一點縣主該有的氣勢,要不就是盯著劉暢含情脈脈,要不就是麵無表情。

而郝文婷飾演的劉暢母親

,明明是官眷,卻沒有一點雍容大氣,眼神飄忽,畏畏縮縮,心機全寫在臉上,要是在《知否》中連林小娘都鬥不過。

03結語

《國色芳華》中雜糅了宅鬥、複仇、經商、權謀、成長等熱門元素,而定位在大女主更是明確了這部劇的野心。

但是既要又要的結果往往就是適得其反,這幾年的不少類似題材都是類似的套路,有些拍出了爽點看著過癮,有些感情線細膩CP感足,才能成為爆款。

但這部劇並沒有看出明顯的側重點,對女主成長逆襲的描繪也相對淺薄,更像是人帶劇才能收獲這樣的熱度。

希望這部劇的劇情進入主線後,能讓大女主的故事線有新的亮點。

所以你認為這部劇好看嗎?

查看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