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頌文塌房了?
2年前,《狂飆》讓張頌文爆火。
一夜爆紅的演員常常會遭到反噬,張頌文是個例外。
網友考古了張頌文20年的履曆,沒扒出任何汙點,反而挖掘了他更多的寶藏屬性。
比如他一直兢兢業業演戲,40歲的時候還買不起房,這讓打工人狠狠共情了;
比如他早年高強度網上衝浪,在論壇上和網友東拉西扯,沒有一點明星架子;
比如有網友爆料,他成名前,在劇組幫助過很多影視新人,圈內口碑極佳。
此外,《狂飆》火了之後,別的演員忙著變現,他卻不動如磐。
熱度過後,張頌文平穩落地,成為“王寶強後,最不可能塌房的演員”。
但2025年伊始,張頌文卻遭遇了人設“五連塌”。
第一塌,他主演的新劇《清明上河圖密碼》飽受爭議,豆瓣評分跌到了6.6分,張頌文演技被質疑;
第二塌,跨年夜前一天,退圈女演員主動爆料,說自己曾被一名男明星家暴,對方還出軌自己閨蜜,矛頭疑指張頌文;
第三塌,網傳張頌文因為收入和繳稅金額不符,已經被稅務部門約談;
第四塌,有人發現張頌文在過去做公益近200次,每次隻捐款10元左右,總計捐款金額非常少,慈善人設似乎也崩了。
第五塌,張頌文喜歡在社媒上和網友互動,過去被稱讚“高情商回複”,現在類似的發言,被批評為“滿滿的爹味”。
演技質疑、家暴風波、逃稅傳聞、捐款爭議、爹味人設……
麵對眾多口誅筆伐,張頌文隻是回應了“演技差”。
他說,如果《清明上河圖密碼》對趙不尤的塑造還是高啟強的話,我感覺自己沒必要從事這份職業了吧。
張頌文事件還在發酵。
如果你細扒,就會發現,張頌文近期的一連串遭遇,恰恰?是因?為?踩中?了?中國文化的4個“隱形規則”。
01、
張頌文究竟得罪了哪路神仙?
網上有各種陰謀論。
很多人猜想到了各種陰謀論。
皮哥覺得這事兒其實特簡單。
我們簡單複盤一下。
《狂飆》火了,很多資本遞過來的本子找到張頌文,他當然有自己的標準,不可能啥戲都接。
在一些金主看來,你一次兩次拒絕我,也就罷了。
三次五次還拒絕我,那就是不給我麵子。
不給我麵子是吧,那我就惡心你!
我們傳統文化中崇尚中庸之道,誰要是出頭就搞誰,即槍打出頭鳥。
2017年,吳京拍《戰狼2》火了,他就去請教李連傑,李連傑給他六字忠告:夾起尾巴做人。
吳京心領神會,低調做人,平穩著陸。
李連傑這話還是說的晚了,如果他的幹兒子文章能早點聽進去這句話,就不會這麽慘了。
文章的最巔峰,新生代男演員第一人,周星馳和李連傑追著捧。
但他不懂悶聲發大財的道理,飛揚跋扈,到處樹敵。
後來的故事我們都知道了,“周一見”事件後,牆倒眾人推,他直接涼涼了。
張頌文作為大器晚成的演員,怎能不清楚這個道理?
在《狂飆》最火的時候,他隻要放下身段,談談自己的藝術人生,拍拍一些遊戲廣告,甚至搞搞直播帶貨,分分鍾能賺幾個小目標。
但他經曆過低穀,見證過人情冷暖,深知名利背後的危險。
他知道在無數掌聲背後,還有無數不懷好意的目光盯著他。
高啟強是火了,但這個角色是反派,用這個身份非常敏感,搞不好把自己的演藝生涯毀了。
那段時間,他幾乎不接受采訪,不濫接廣告,謹言慎行,少有的幾次采訪,也一直在讓大家不要學習高啟強。
等風聲過去,張頌文雖然沒有接住潑天的富貴,卻守住了好演員的操守。
可惜,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一旦你被人盯上了,惡心你是遲早的事兒。
這次的《清明上河圖密碼》,僅僅是一部普通的劇,僅僅是對他的演技褒貶不一。
環伺已久的冤家就看準了機會,蜂擁而上。
從家暴到逃稅,從捐款到爹味言論,沒鼻子沒眼,惡心成本極低,但就是糊弄了很多人。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
娛樂圈這檔子事兒很多。
當年劉德華爆火的時候,也是有很多黑社會找上門來請他演電影,迫於壓力,他接拍了很多人情爛片,消耗了口碑,但做到了全身而退。
內地的黃海波會沒那麽幸運了,演戲火了之後,片約不斷,他拒絕了某大佬的戲,代價就是嫖娼被抓,對方還是個人妖,就是專門惡心你的。都知道他是被人做局了,但他至今沒法複出。
比較圓滑的是沈騰,火了之後,逃不開人情世故,客串了很多爛片,讓“含騰量”從褒義詞變成了貶義詞,但沈騰靠著與生俱來的觀眾緣,穩定住了基本盤。
張頌文這次也不例外,別人群起而攻之,他最好的策略就是保持沉默,風暴過去,真相大白。
02、
男女關係,永遠是最高級的陽謀。
搞臭一個人,方法千千萬。
最簡單的一種,就是男女關係。
男女那事,掰扯不清,造謠簡單,辟謠很難,隻會越描越黑。
這是最高級的陽謀。
比如當年某頂流塌房,女方在小作文裏暗諷他是“牙簽”。
我明著惡心你,明著說瞎話,但是你沒辦法。
你辟謠,怎麽辟?
總不能脫掉褲子證明自己的男性雄風吧。
你不說話,大家就會說,看吧這孫子認慫了。
男女那檔子事,一旦拿出來攻擊人,被攻擊者裏外不是人。
張頌文的家暴事件中,男女之事就成了摧毀他人設的攻城錘。
我們看看對方是怎麽操作的。
一個已經退圈的女演員,繪聲繪色描述自己被男演員家暴的經曆。
她全程沒有直接點名,卻提供了很多關鍵詞:
溫文爾雅的男明星,以老師自居,會說粵語,經紀人是香港人,媽媽早早去世,男演員有過低穀期,喜歡去菜市場買菜。
有網友問她,說的究竟是張頌文還是文生。
她回複,不是文生。
排除了錯誤答案,就差直接把張頌文的身份證號念出來了。
你看看,多高明。
句句不提張頌文,句句不離張頌文。
直播間裏強勢輸出,評論區裏欲蓋彌彰。
不否認,不拒絕,含糊其辭,含沙射影。
反猶抱琵琶半遮麵,說話隻說半截,讓你惹一身騷。
你是張頌文,你怎麽回複?
朱軍事件還記得嗎?
女實習生指控朱軍強奸,扯一張大旗,隻有情緒,不用證據,法庭上是敗訴了,法庭外卻得到了輿論支持。
強如央視名嘴,也是百口莫辯。
網友發出了:“今日朱軍,明日諸君”的感歎。
王力宏事件還記得嗎?
兩人離婚時,女方不分青紅皂白,炮製小作文,往男女對立上引,利用公眾同情弱者心態,獲得支持。
法庭上是失敗了,但在社媒法庭上卻大獲全勝。
一年後,真相大白,吃瓜群眾早已吃飽離場了。
王力宏努力了半輩子的唱歌事業,差點被一個女人毀了。
明尼蘇達事件還記得嗎?
堂堂京東總裁,互聯網的風雲人物,卻栽倒在一個小女子手上。
出事前,愛妻人設,好兄弟人設,玩得飛起;
出事後,幾乎隱身了。
在男女關係塌房這個賽道上,人滿為患,張頌文隻是弟中弟。
03、
利用頭雁效應,煽動烏合之眾是權謀之術
所謂頭雁效應,指的是雁群中的頭雁發揮帶頭作用,其他雁群積極配合。
如果雙方齊心協力,往往能發揮最好的作用。
但如果頭雁心懷叵測,那就成了“帶節奏”;
如果群雁是一幫烏合之眾,那就成了盲目跟風。
兩股邪力形成合力,就是千百年來屢試不爽的權謀之術。
曆史上那麽多開國皇帝,幾乎人人都有一個神奇的出身,要麽是老媽睡夢中夢見了靈蛇,要麽是出生時天空出現了異象,要麽是什麽中山靖王之後,反正一定要整出一個說法來,證明他們是天選之子。
這些說辭聽著很扯,但架不住大家夥兒就是信。
這套方法用在當今的互聯網上,依然奏效。
網友究竟是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漢,還是妖言惑眾的黃巾軍,常常傻傻分不清楚,但領頭的那個,常常是各懷鬼胎。
當年的神貼“賈君鵬,你媽媽喊你回家吃飯”裏,前幾樓就是一些人帶節奏,故意複製這句話,引發萬千網友跟風複製。
現在各大論壇上,評論的風向往往被點讚量最高的“意見領袖”左右,同樣的帖子,同樣一群人,僅僅是高亮貼觀點不一致,就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風向。
在張頌文事件中,這種效應也起到了效果。
去年張頌文最火的時候,他和網友親切互動,相關截圖在全網傳播,張頌文的高情商回複,也成為一段美談。
有網友抱怨,老師,我今年可能要隨便找個人嫁了,下輩子應該都不會再快樂了。
張頌文回複,我朋友請我吃飯,問我想吃什麽,我一般也是說隨便,結果上的全是我愛吃的大餐,希望你也擁有同樣的巧合。
簡單一句話,一個智慧的大叔形象躍然眼前。
但是今年張頌文再次和網友互動。
僅僅是分享了自己年輕時遭遇了相貌歧視。
結果網友吐槽爹味重,說教意味太濃。
同樣一個人,一年之內,口碑完全翻轉。
網友還是那波網友,唯一的變量,就是頭雁了。
用範偉的話說,群眾之中有壞人啊!
04、
玩過多米諾骨牌嗎?
辛辛苦苦搭建一座城池堡壘,特別有成就感。
然後輕輕一推,看它轟然倒塌,特別有快感。
千百年來,人們不斷造神,又不斷毀神,背後的心理和玩多米諾骨牌差不多。
在娛樂圈,張頌文被黑不是個例,他不過是這場遊戲中的其中一張骨牌。
張譯,28歲出演《士兵突擊》被大家熟知,但之後一直是戲紅人不紅。
直到2020年,他接連出演了《八佰》《一秒鍾》,在《金剛川》裏更是壓番吳京,那一年被很多人稱為“張譯年”。
大家慶幸,張譯這個寶藏演員終於被看到了。
有人甚至斷言,張譯距離老戲骨,隻差一個“老”字。
萬萬沒想到,僅僅2年之後,《狂飆》火了,張譯塌了。
一開始,還隻是一小撮人質疑,“隻有我一個人覺得張譯演得很差嗎?”
很快這種論調開始流行,大家覺得,他在戲裏的口音奇怪,角色光偉正,沒有弧光,甚至很討厭。
張頌文被當成工具人,人們拚命誇讚張頌文的演技,用來貶低張譯。
一部戲,張譯被開除出了演技派的行列。
接著張譯又在《他是誰》《三大隊》中出演警察,大家看膩了,批評張譯角色同質化,表演套路化,總喜歡搞一些花裏胡哨的小設計,看著很別扭。
隻是批評演技還不夠,張譯的黑料也被挖出。
早年的妖精會,片場小太爺,和《狂飆》導演的恩怨等黑材料一一端上桌,隻為了證明這個人演技差,做人有問題。
大家把張譯從神位上推下去,扶著張頌文坐上去。
嘿,別高興得太早,一年過去了,張頌文又把張譯經曆過的重新演了一遍。
這兩天有一條熱搜很有意思。
去年張頌文爆火的時候,周傑曾酸溜溜地評論道,你們吹捧的要輕一點,不然顯得很丟臉。
看樣子,周傑早就看穿了張頌文的虛偽了。
慢著,周傑不是早就被定性為隻會用鼻孔演戲,戲外不會做人,還強行舌吻紫薇的惡臭男了嗎?怎麽這個節骨眼上,突然跳預言家了。
嘿,他不過是推倒張頌文的另一張骨牌。
他是黑是白不重要,把張頌文推倒才重要。
張頌文不倒,這個多米諾骨牌遊戲進行不下去了。
以上四條隱秘法則,就是張頌文事件給我們的啟示。
張頌文已經小心做人了,依然沒有躲過這些鐵則的製裁,好在,這一波集體黑,屬於雷聲大,雨點小,並未真正觸動張頌文的根基。
我們不要急著下結論,讓子彈飛一會!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一粒雞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