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過去的2024年年底,文學界壞消息不斷。文學出版物停刊的新聞、線上文學內容停止服務的消息接二連三,種種情況讓我們不禁會懷疑:文學在當下是不是不行了?
紙媒衰弱、書店關店潮,其實文學的“式微”已是老生常談,大家一邊看著莫言、餘華、蘇童等大作家上綜藝,講過去自己寫作、投稿、成名的故事,一邊則唏噓文學的黃金時代不再。
依賴情懷和願景造勢一時,但是現實是殘酷的。為此我們找到“小鳥文學”的主編楊櫻聊了聊,從她身上我們發現,我們對文學的愛,不過就是對生活以及所有可能性最真誠的愛。
文學的黃昏?
前不久《書城》雜誌發布休刊公告,宣布2025年1月1日起休刊。《書城》雜誌創刊於1993年,曾經數度改版,經曆多次停刊複刊。雜誌海派風格鮮明,內容豐富,欄目眾多,每一期內容都呈現出不同的閱讀趣味,曾經一度被稱為中國最像《紐約客》的雜誌。無獨有偶,在年底的時候,《文學報》也以交出“推進主流媒體係統性變革”的說法,宣布2025年暫停紙質版的獨立郵發。
不隻是傳統出版物,線上文學內容似乎也光景不好。一年出12卷的線上付費訂閱文學雜誌《小鳥文學》也迎來2024年12月31日停止更新的日子,服務完最後一個訂閱讀者之後暫停服務。一度被視為國內文學播客先行者的“可以聽的文學雜誌”跳島FM前不久官方宣布了現有團隊解散的消息,並更新了最後一期《第218期:自由潛水特別版:上島吃飯,雖然是散夥飯》。
以上種種情況會讓很多人不禁會懷疑:文學的黃昏是不是就在眼前了?紙媒衰弱、書店關店潮,其實文學的“式微”已是老生常談。但其實就算行業壞消息頻發,依舊還是有不少文學品牌依舊在前行,不僅不斷有新品牌冒出來,而且不少原來的品牌也根據自身情況調整後有了更好的發展。
在擁抱不確定的當下,或許有一點是確定的:文學的發展未來會如何,不僅需要時間來證明,同樣也需要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
小鳥文學
2021年“小鳥文學Aves”App上線,作為一款付費線上文學雜誌,它精準攢聚了一眾年輕的文學愛好者,尤其是最初“小鳥文學Aves”開出的高於文學刊物的稿酬一時間令諸多文學愛好者精神為之一振,並引發眾多文學創作者關注。它在2021年獲得刀鋒圖書獎“年度閱讀平台”。
“小鳥文學Aves”App上線的時候主編楊櫻說:“小鳥代表自由,有時代表高度,我們叫小鳥,因為我們還向往一點天空上的事。”3年後,小鳥即將和我們告別,楊櫻又說:
“文學本身不是為了某個目的而產生的,如果一定要說什麽目的,它是為了成為經典和永恒。”
因為沒有目的,也就無所謂成功與失敗。對於小鳥的停止更新,楊櫻不以為意:“App的內容停止更新不代表我們的工作停了,我們還會一直做,還會用不同的形式去呈現。”
在小鳥運營的3年多時間裏出了不少傑出作品。2022年,倫敦政經學院的人類學博士生周雨霏的非虛構作品《馴服與被馴服的:在拉薩繁育藏獒》在小鳥首發,之後被大眾知曉,拿了不少文學獎項。這篇關於藏獒和女性的故事既有社會研究者的學術嚴謹性,也不乏創作文學感,“我們找周雨霏約稿,結果都超出了我們的預期。”楊櫻用周雨霏的例子向我們解釋小鳥文學的獨一無二性,“我們多少提供了一些市麵上沒有的、有創新型的內容,一般人可能不會寫。”
比起專業作者,集聚素人寫作者的“24
小時文學聚會”欄目更是小鳥獨特的典型體現。“這是個素人投稿的欄目,很多作者非常年輕,90後95後甚至00後,他們的文字一看就是沒什麽規則,是沒有被規範過的表達。可能看上去有點野,題材也非常野。一般常規的文學雜誌是不會接這些題材這些文章的,但是小鳥就會發表。”
敬美好生活
即使“小鳥文學”停更,楊櫻是不會停的。自始至終,文學隻是楊櫻創造美好生活途徑的一個分身。至於何為美好生活,要追溯到10年前。
2014年社交媒體初起,楊櫻和伊險峰帶著團隊打著“何為美好生活”的口號上線了《好奇心日報》。憑借著高質量的PGC(Professionally
Generated
Content)輸出,《好奇心日報》講述在消費主義下如何更好生活,其商業洞察、生活方式和年輕中產的內容核心精準打中20-40歲之間、關注商業、科技、互聯網“高精尖”人群,一時間《好奇心日報》和楊櫻名利雙收。隻是4年後的政治環境對內容的自由度產生極大限製,兩人做出關停的決定。產品是關停了,但是做內容的心從來沒有放棄。之後某一天,投資人找到他們,希望他們再試一試媒體平台。“我們第一反應當然是好,並且我們決定依然圍繞‘何為美好生活’這件事。不過,新聞是不能做了,那我們不如就轉向文學好了。於是小鳥就誕生了。某種程度上,‘小鳥’和‘好奇心’是一脈相承的,‘小鳥’是‘何為美好生活’文學向的衍生。”
說幹就幹,2021年“小鳥文學”上線,定位成一款專注於提供高質量文學內容的閱讀平台,內容涵蓋虛構文學和非虛構文學。“小鳥”提供付費閱讀服務,由楊攖擔任主編,編輯委員會由彭倫、李靜睿、曾夢龍、伊險峰等人組成。“在世界變得模糊不定之時,讓文學雜誌的價值是在一個崩壞的語言環境裏,讓人保持對文字的敬意”——這是編輯們口中的小鳥文學,也是楊櫻心裏的“美好生活”。
Q:作為一個線上的軟件內容主編,和傳統出版的主編有什麽不同的地方嗎?
楊櫻:我覺得挑稿子嚴格是我們的一個特點。我們有一個三個人的文學小組來審稿,我們三個人對每一篇稿子投票,要得到三票的稿子才能上刊。
做小鳥我們還有一些比較強的部分,我們希望用不同的形式去接觸正在發生的話題。雖然文學不是新聞,但是我們想成為一個新聞的延長線。不能直接觸碰,但是希望可以回應,哪怕是以從知識結構上作為回應都可以。這在我們的各個欄目中都能看到。我覺得這是我們和傳統文學刊物最大的不同。也許可以說我們距離當下更近。
我覺得這種內容的“當代性”並不是線上和線下的區別,這是一種選擇。你需要有一種對“當代性”探討的欲望和動力,然後去落實。
傳統的文學雜誌,比如說最知名的《收獲》《花城》《人民文學》等等,作品被刊載在這些雜誌上已經是一種榮譽、一種社會認可,你被選中排上可能要等幾個月甚至一兩年,這種情況下它沒有必要實現這種當代性。
Q:在大眾認知中,文學就是理想主義的代名詞,你同意這個說法嗎?
楊櫻:我覺得文學是理想主義代名詞之一吧,理想主義太多了,它不隻有文學。
我大學的時候有過一個經曆。我當時看一本叫《植物的欲望》書,那本書是講的四種日常植物的故事,其中講到蘋果。書中提到“蘋果是如何馴化人類”的這件事,大意是說蘋果得到被大範圍普及播種其實並不是我們人類的選擇,而是它吸引人類讓人類繁殖它。我看完大受震撼,非常有感觸,於是我在一次計算機課上和我身邊的同學分享了這件事。我到現在都記得他看我的眼神,可以說畢生難忘。那種眼神不是好奇也不是責備,而是一種質疑,他質疑你為什麽要和我說這麽奇怪的東西。在他的認知裏,這件事是一件沒有用、沒有價值的事情。在那個時候我好像就感覺到,我似乎和他們不太一樣。
其實文學應該就是類似這種東西,沒有目的性,沒有實際價值。文學本身不是為了某個目的而產生的,如果一定要說什麽目的,我覺得它為了成為經典和永恒。文學是值得做的事情,我現在也還有能力去做。
Q:你如何看待AI與創作的關係?
楊櫻:我也剛開始玩這個東西,挺好玩,各種AI工具有各自擅長的,我會有時候用它寫個詩、畫個畫,跟它玩一玩。很多初級工作AI可以完成的很好,比如說翻譯,比如說寫請假條、說明書。你如果說AI與創作的關係,我覺得它在努力模仿人類的思維模式,而且在學習速度上不可小覷。現在如果拿AI生成一段影像,可能真的還分不清到底是人工的還是AI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AI是有創造力的。我覺得去評價AI的創造力其實要看操作AI的人。你如何訓練它,它就會有何種的體現,你是什麽水準,你就能把它用到什麽水準。在這個意義上來說,AI是人類非常好的合作者。
本哈明·拉巴圖特的《理性的瘋狂夢》是一本講述人工智能的長篇小說。它從馮諾依曼一直探討到李世石,給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它描寫李世石敗給了Alphago的部分。他有一個場景的描寫,說李世石輸掉比賽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羞恥心,作為人類,他在做完一些行為之後他會有情感,這種情感可能是羞恥、懊悔也可能是感覺壓力。Alphago與之相比最大的優勢就是完全沒有任何感情的幹擾。比如在下了一步非常愚蠢的棋之後,Alphago毫無感覺,雖然操作它的科學家可能慚愧的無地自容;同樣的事情發生在李世石身上他可能就會想死,也會影響他的下一步棋。
雖然我無法評價AI是不是一個很有創造力的作者,它的終極形態我也無法想象、更無法評判,但是我認為,AI是一定不會取代人類的。像書裏寫到的,無法產生感情可能是AI的優勢,這也正是它無法取代人類的原因。隻要你有足夠的方法,AI是可以被預測的,它的路徑和結果都是可以被推算出來的。但是人類因為有感情,所以不可預測。你不會知道突然之間去殺了個日本小孩的人在想什麽,你也不會知道衝到廣場上刺傷幾十個人的人他在想什麽,甚至連你身邊親近的朋友家人你都不理解他們在想什麽。
我覺得人性的這種不可預測是創造力的來源。
Q:你最近在讀什麽書可以和我們分享下嗎?有哪些書對你產生過很大的影響?
楊櫻:我大學裏看過一本小說叫《手提箱》,篇幅很短大概就5萬字,作者是謝爾蓋·多甫拉托夫,是一個流亡的蘇聯作家。前兩天我碰到了他的另一部小說,叫《我們一家人》,他真的就是寫了十三位個性鮮明、血肉豐滿的親人,讀起來輕鬆詼諧很有趣,背後其實是有深刻意義的。多甫拉托夫在被譯成簡體中文好像就這兩本書,06、07年左右出過一版後就沒有再版了,現在好像隻能在圖書館找到了。
今年我非常集中的看了米蘭·昆德拉的所有作品,除了話劇沒有看其他應該都看過了。當然我以前就看過昆德拉,但是沒什麽印象,今年又重新再看覺得太喜歡了,把他列為我最喜歡的作者。我看到有八卦說為什麽昆德拉沒有得諾貝爾文學獎,是因為他太挑剔了。因為他這個的性格所以其他文學創作者和他的關係都不好,諾獎的評委也就自然不喜歡他。這個算是八卦野史,但我覺得挺有意思。
還有一個我很想向大家推薦的作家,齊格蒙特·鮑曼。他的書可以給你很多東西,所有東西都可以在他的書裏找到答案,什麽狗屁工作、什麽工具人、什麽女性主義,這些他都講過,而且是20年前講的。你很難想象一個人可以從集中營說到
TikTok,這個人太神奇了。
Q:小鳥文學的未來會如何?
楊櫻:目前的狀況就是我們打算暫停了。我們會更新到今年12月31日,是因為我們最後的一個訂閱者訂閱期間是這個,就算隻有一個訂閱者,我也要為他更新完。不過我想強調下,暫停的是付費部分的電子雜誌,但是內容形式是我們自己定的,我們還會繼續做內容,但可能不是以一月一卷的形式。具體是什麽形式我還沒有計劃。其他新媒體平台上的更新我們還會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