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的最後幾天裏,矽穀CEO們在忙著不同的事。
在海湖莊園的一間小屋裏,這裏舉行了一場盛大的新年派對,晚會群星雲集,最引人注目的無疑是美國新總統特朗普和世界首富馬斯克。在網絡流傳的一則視頻裏,馬斯克被人們發現與特朗普一起熱舞,後來他在社交媒體上這樣寫:“我對2025有很好的預感”。
另一邊的黃仁勳和他的英偉達則在年底繼續為AI撒錢,除了現身馬斯克xAI的投資名單外,英偉達終於完成了對AI初創Run:ai的收購。
而在結束12天年終直播後,如今成為一家營利性公司的OpenAI也立下了2025年的Flag——奧特曼公布了新年的九個目標,追求AGI還是首位。
馬斯克、黃仁勳和奧特曼,還有重新變酷的Meta和被《時代》評為「2024年度 CEO」AMD
CEO蘇姿豐,過去一年,他們似乎都是這場AI浪潮裏的寵兒。
但有得意者,必然有失意人。
總是被OpenAI搶頭條的穀歌在其年末的年度戰略上,首席執行官桑達爾·皮查伊對員工們表示,2025年是「風險很高」的一年,同樣感受到挑戰和失意的,還有尚在尋找新CEO的英特爾以及在AI上反應遲滯的蘋果。
不過,科技競爭沒有終點,得意者未必安全,失意者也有觸底反彈的機會,就像皮查伊自己所說:“2025年將至關重要,我們必須意識到這一刻的緊迫性”。
1、新人設的魅力
過去一年,矽穀CEO們的主線任務主要有兩個:「新」人設和「芯」社交。
所謂的「新人設」是在熱火烹油的AI浪潮中,找到和確立自己的差異化優勢。「芯」社交則更容易理解,圍繞AI芯片,科技巨頭們展開了更激烈的爭奪,無論是以巨大的資本開支造AI基建,還是四處拓寬朋友圈建生態,AI芯片就是這個時代的硬通貨。
在重塑人設這件事上,除了馬斯克外,在矽穀CEO中,吃到「人設紅利」的勝利者有兩個:一個是如今的「AI教父」黃仁勳,另一個則是迎來豐收年的紮克伯格。
而據彭博社報道,2024年全球最富有的500人集體淨資產曆史性地突破10萬億美元,而他們三人更是站在了這波財富增長浪潮的浪尖。
為何重塑「人設」如此關鍵?這有兩個關鍵原因。首先,個人魅力本身就在矽穀科技圈十分重要,CEO本身不僅是產品最好的推銷者,也影響投資者對其的判斷和信任。
哈佛社會學家拉凱什•庫拉納在跟蹤數位矽穀管理層後,在一份調查中認為,矽穀CEO已經從曾經低調的「組織人」轉變為魅力四射的明星。
而努力推銷自家產品、為公司站台,這恰好是黃仁勳和紮克伯格過去一年的主要任務。
去年9月,在Meta Connect大會上,紮克伯格發布了與雷朋合作的首款AR眼鏡——Ray-Ban
Meta,與庫克在采訪中反複推銷自己「每天使用Apple Vision
Pro」不同,紮克伯格自己則化身「帶貨主播」,多次在日常生活中佩戴自家產品。
其次,矽穀的創業文化也似乎從曾經對偏執狂的崇拜轉變為一種更接地氣的冷靜務實。
黃仁勳的「接地氣」已不用多說,他在後來的諸多公開場合,吃三明治、喝冰咖啡,被人們偶遇逛夜市的故事被媒體圈評價為「接地氣、不計形象」。
而與曾經西裝革履、「人機味兒」十足的紮克伯格1.0時代不同,過去一年來,身著潮牌T恤和項鏈,且公開承認自己過去犯錯的紮克伯格變得更加平易近人。他在采訪中開始分享自己的創業痛苦還有生活,比如自己給妻子做了雕像,還和知名設計師一同設計T恤衫。
這種轉變讓紮克伯格和Meta不止收獲了正麵評價,還有看得見的股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年初至今Meta股價迄今已上漲近70%,紮克伯格的財富比今年年初增加了840多億美元。
有意思的是,紮克伯格也十分認同黃仁勳的創業理念,在一次采訪中他這樣說:“黃仁勳的觀點是很有道理的,創業之旅是極具挑戰性的,特別是在創業早期,創業者總是有一種時刻處在生死存亡邊緣的感覺,麵臨著很強的不確定性。”
2、雙麵「芯片社交」
如果說人設是一種營銷手段,那麽倒逼矽穀CEO們走向前台的另一個關鍵原因在於——爭奪最先進的芯片、建更大的算力集群,拓寬自身的算力版圖。
這也是為什麽「芯片社交」是他們過去一年的第二個主線任務。
黃仁勳和英偉達無疑站在社交中心。據市場研究谘詢機構Omdia的預測,今年微軟采購了48.5萬枚英偉達旗艦產品Hopper芯片,Meta的采購量為22.4萬枚,亞馬遜和穀歌分別購買了19.6萬枚和16.9萬枚。
黃仁勳曾說:“(對英偉達產品的)需求非常強勁,每個人都想要成為第一個收到貨的,每個人都想收到最多的產品。”
大公司們買得越多,賣鏟子的英偉達賺得更多,出於成本和風險考量,一邊購入英偉達的芯片,一邊自研或選擇其他盟友,已經成為了科技巨頭們的常規動作。
在AI芯片方麵,OpenAI一直在開發自己的AI芯片,亞馬遜也在大力向自己的雲客戶推銷自研芯片Trainium2。
今年12月,亞馬遜芯片部門業務開發負責人Gadi
Hutt就透露,目前包括蘋果、Databricks、Adobe和Anthropic在內等希望替代英偉達的科技公司已經在測試亞馬遜的最新AI芯片,而且看到了令人鼓舞的結果。
就連英偉達自己也不甘心隻做芯片生意,它開始強化自己的雲服務和AI軟件業務(DGX Cloud和Nvidia AI
Enterprise),與亞馬遜AWS、微軟Azure等競爭,黃仁勳曾公開表示:“隨著時間推移,這很可能會成為一項非常重要的業務。”
過去一年來,在矽穀CEO間,都在上演類似的「無邊界遊戲」,每一家主要競爭對手都在進入其競爭對手或客戶的地盤,走出自己的舒適區。
3、2025前瞻:路線圖和刷新自己
2024已經過去,新的一年,矽穀CEO們也已經給自己定下新KPI,「矽基研究室」總結了現階段矽穀科技巨頭們的新產品計劃,我們需要關注的是,這些戰略或產品路線圖是否如期執行以及他們能否不斷刷新自己,保持鬥誌。
英偉達:GB300、人形機器人和AI新創生態
英偉達最備受關注的無疑是新一代芯片。按照英偉達“一年一代新產品”的節奏,英偉達全新一代的AI
GPU——GB300和B300或會在今年GTC大會上亮相。據中國台灣媒體報道,英偉達下一代GB300
AI服務器正在設計,預計2025年第二季度發布,於第三季度開始試產。GB300的散熱需求更強,主機板風扇使用數量更少,水冷散熱需求將會更強。
英偉達還在大力押注人形機器人。據外媒報道,英偉達將在2025年進一步加大對機器人技術的投入,將在今年上半年推出新一代用於人形機器人的緊湊型計算機Jetson
Thor。
除此以外,我們還關注到,英偉達過去一年對AI創業企業的投資熱也明顯高於往年。據機構Dealroom數據,英偉達過去一年投資事件達50起,總投資金額約10億美元,明顯高於2023年39起。
據「矽基研究室」不完全統計,英偉達出手標的包括了xAI、OpenAI、Cohere、Mistral、Perplexity等,收購對象則包括Run:ai、Nebulon、OctoAI、Brev.dev、Shoreline.io、Deci等。
AI初創企業在2025年的洗牌還會加劇,這或許也意味著,英偉達的身影也會出現在更多的相關投融資活動中。
穀歌:確保領先、保持鬥誌
就像皮查伊在穀歌2025年戰略會議上反複提示員工的那樣,2025年,穀歌的關鍵任務有兩個:一是確保領先,二是保持鬥誌。
確保領先的首要任務就是圍繞Gemini,建立更大規模的應用程序生態。其中,穀歌正在開發一款定通用助手的產品Project
Astra將於今年上半年更新。
同時穀歌還在為Project Astra尋找更多載體,與三星、高通發布的Android XR
空間計算平台,代號為「Project Moohan」的首款設備也計劃將在今年上市。
除此以外,穀歌麵臨的還有更嚴峻的監管環境和更激烈的挑戰,比如搜索基本盤,無論是OpenAI等初創企業,還是微軟等巨頭,唯有持續保持鬥誌,才能實現大象轉身。
微軟:和OpenAI的關係、更清晰的定位
“我們和OpenAI有整整兩年的先發優勢”。這是微軟CEO薩提亞·納德拉近期在接受采訪時的真心話。
大模型狂飆兩年,微軟和OpenAI的「聯盟」締造了兩家公司的雙贏——對微軟而言,不僅在於OpenAI的技術優勢,還有借模型「賣雲」,推動雲計算業務增長。
但微軟和OpenAI一直保持著動態的競合關係,特別是在OpenAI向盈利性公司轉型中,雙方麵對的分歧會更加複雜。
據路透社報道,微軟也在增強其內部及第三方人工智能模型的開發力度,逐步減少對當前OpenAI的技術依賴。
蘋果:更智能的Siri、新一代產品
在蘋果公布「Apple Intelligence」以來,外界一直關注其AI戰略的落地。
在AI助手上,蘋果預計將發布一款「更加個性化」的Siri,這款被稱為「LLM Siri」的新語音助手,也將被整合到「Apple
Intelligence」中,蘋果目前計劃在 2026年前完成這一目標。
在硬件上,據彭博社報道,蘋果可能最早今年3月份宣布發布一款智能家居設備,該設備可能是一款iPad式平板電腦,且可以控製家電、管理視頻通話,同樣集成「Apple
Intelligence」能力。
Meta:智能眼鏡的關鍵一年
Ray-Ban智能眼鏡和開源以及有了「人味兒」的紮克伯格,讓Meta收獲了一個豐收年。
毫不奇怪,2025年,Meta的重點還是智能眼鏡和AI。紮克伯格在去年12月曾表示:“明年是Meta眼鏡的重要一年”,並預測“眼鏡將成為下一個主要的計算平台”。
此前據《金融時報》報道,Meta正在為其雷朋智能眼鏡添加一塊屏幕,最早可能在今年下半年的更新中推出。報道稱,該屏幕將能夠顯示來自Meta聊天機器人的通知和回複。
OpenAI:GPT-5、九大目標
新的一年,成為一家營利性公司的OpenAI,在找到一個更好的公司治理結構和方式後,也早就公布了自己2025年的九大目標:AGI、Agents、變得更好的4o、更好的記憶力、更長上下文、“成熟模式”(“grown
up mode”)、深入研究功能、更好的sora和更多個性化設置。
但人們還是關注GPT-5何時會出現(目前已經研究一年半多了),會在2025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