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前,在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爾發生了人類曆史上最嚴重的工業化學事故,一家美國公司的工廠發生爆炸,數十噸劇毒化學品泄漏,造成數十萬人傷亡。如今,災害產生的毒垃圾終於離開了這座城市。
綜合印度報業托拉斯(PTI)、《印度時報》等媒體報道,當地時間1月1日晚,印度當局開始從廢棄的事發工廠中轉移約377噸有毒廢料。
據報道,由40輛車組成的車隊綿延一公裏多,其中12輛密封的集裝箱卡車中裝著有毒廢料,它們沿著一條“綠色通道”運往離博帕爾約250公裏遠的皮坦普爾。一路上,700名安保人員負責護送。
“運輸車隊已采取了該國工業廢料運輸中有史以來最高級別的安全措施。”博帕爾毒氣事故救濟和恢複局局長辛格(Swatantra
Kumar
Singh)說,自2024年12月29日以來,已有近100名工人參與了將有毒廢料裝入卡車的工作。在此過程中,工人們必須定期進行健康檢查,並每隔30分鍾休息一次。
經過7個多小時的行駛,所有運送車輛已於1月2日4時30分左右抵達皮坦普爾的工業處理區。
運送車隊 視頻截圖
辛格說,所有毒垃圾將在處理區內進行焚燒,如果沒有有害殘留物,預計焚燒過程將持續3個月,如果仍檢測出毒素,焚燒過程可能長達九個月。為防止空氣汙染,焚化爐采用四層過濾係統,一旦確認灰燼中不含有毒元素,將使用雙層薄膜對其進行安全密封並掩埋,以防止與土壤或水接觸。
印度中央和各邦汙染控製委員會的專家將對處理過程進行監督,以確保處理過程安全並符合環境法規。
皮坦普爾有約17.5萬人,報道稱,有毒廢料的轉移引發當地居民的抗議。2024年12月29日,大批活動人士聚集在一起進行抗議遊行。他們稱,2015年在當地試焚燒的10噸垃圾導致周邊地區的土壤和水被汙染。
但辛格駁斥了這一說法,稱選擇皮坦普爾的決定是在對2015年的測試結果和所有反對意見進行徹底審查後做出的。他一再保證,所有因素都已考慮在內,處理區附近的環境、土地或人員都不會受到威脅。
印度中央邦首席部長亞達夫(Mohan
Yadav)也肯定了這一說法,他還在1月2日在博帕爾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說,不應將此事政治化。
博帕爾發生毒氣泄漏的工廠 視頻截圖
博帕爾悲劇發生於1984年12月3日,當時博帕爾貧民區附近的博帕爾農藥廠儲存異氰酸甲酯的大型儲罐發生泄漏,數十噸致命的異氰酸甲酯汽化後泄漏到空氣中。毒氣泄漏當時就造成了2000多人死亡。
由於警報係統和應急處置不力,民眾未能及時緊急撤離,待人們看到周圍有人傷亡,聞到刺鼻的氣味感到呼吸困難醒悟時,已經錯失了最佳撤離時機。
事故最終造成的死傷人數,始終沒有權威的報道和確切的數字。一種說法是事故造成的直接死亡人數為2.5萬人,因傷病間接致死55萬人,因事故造成失明等永久性殘疾的人數有20多萬人,但對此印度官方從未認可。從2008年印度政府給事故受害者及家屬發放賠償金的報道數據來看,政府向3700多名死者家屬及57萬多名傷者支付了賠償金。
博帕爾是印度重要的小麥產區,農業是所有經濟後發國家的命脈。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印度政府也為了解決十億人口的口糧問題掀起了農業“綠色革命”,化肥和農藥的需求量激增。此時恰逢歐美一些國家調整產業布局,希望將一些重汙染或落後產能的產業布局到發展中國家。在共同利益的驅動下,隸屬於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的博帕爾農藥廠於1969年建成投產。
該工廠主要的產品是西維因、滴滅威等農藥,製造這些農藥的原料是一種叫做異氰酸甲酯的劇毒液體。
這種液體沸點隻有36℃-39℃,本身極易揮發且易燃、易爆,燃燒時會產生氰化氫與氮氧化物等劇毒氣體。人類如果接觸到這種劇毒的液體或氣體,即使短時間微量接觸,也會讓人感到眼睛疼痛並造成頭暈、惡心、嘔吐等,若濃度稍大還會使人窒息死亡。
而爆炸發生的直接原因是,在該公司例行的日常保養過程中,由於工人失誤,導致有水流入到了裝有異氰酸甲酯氣體的儲藏罐內。
受此事件影響的印度人 視頻截圖
讓人憤怒的是,災難發生後,肇事公司非但沒有對當地居民做出任何警告與建議,反而試圖隱瞞事件的嚴重性,即使災難過後的幾天,他們仍舊對外宣稱這種毒氣“僅僅是一種強催淚瓦斯”,這種口徑在他們得知已經有數千人死亡之後依然沒有改變。
事發後,這個美國公司和印度工廠的管理方又開始相互指責進行“甩鍋”,妄圖逃避責任。經過五年的法庭訴訟,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在1989年與印度政府達成協議,表示願意出4.7億美元以解決所有的民事追討費用。
雖然此次泄漏事件已經過去了40年,但事故造成嚴重的環境汙染。博帕爾農藥廠附近成為一片廢墟,殘留有大量有毒化學物質。當地居民罹患癌症的比率遠高於印度其他地方,新一代長大後帶著疾病和殘疾,而且當地兒童的夭折率也比其他地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