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研究工程熱物理的李海增,突發心梗,不幸離世
37歲研究韓國史的黃永遠,突發腦出血,於今年8月去世
38歲研究紫外光水處理的宋凱,因考核未過服藥自盡,年僅38歲
……
久坐、過勞加班、長期盯著屏幕,青年科研人員早已如無限“跑酷”的公婆鼠(“熱衷”於在滾輪上跑酷的一種小型倉鼠),在評聘晉升的跑輪上加速奔跑……青年學者,長期處於超負荷狀態,過長的工作時間,嚴重擠壓了正常的運動、生活時間,造成了科研人員的一係列亞健康問題。據調查,分別有25%、16.6%、8.3%的科研人員表示長期處於身體疲勞、腰酸背痛和失眠狀態。
“身體一直跟我拉警報,但早已麻痹,因為完全無法想象會糟糕成何種境況,總覺得,再堅持一下‘就快搞完了’,殊不知,身體的極限剛好就在這了……”,某位青年學者說道。
2024年,學術圈已有近40多位中青年科研人員不幸離世……
1 2024年,學術圈那些逝去的靈魂
截止目前,今年已有39位中青年學者悄然離世。
短短一年,在這些不幸離世的學者裏,僅30+、40+的青年學者就多達半數,最年輕的學者也不過34歲(1990年)。當“過勞死”開始蔓延到了90後學者群體,青年學者的健康問題,必須要引起重視了。
2 青年學者的生存現況:躺不平,卷不動
借著身邊老師的原話:“現在體檢報告全是箭頭,數都數不過來……”,某位青年學者說道。
是學術理想?想追求穩定?還是不想跳出舒適區……或許這都曾是你堅定步入學術圈的契機。然而,在舒適的工作環境、濃鬱學術氛圍之外,一名青年學者,麵臨的更多是“躺也躺不平,卷也卷不動”的生存現況……
一方麵,身處學術江湖,躺,條件不太允許。因為,躺,也躺不平。據材化方向的高校教師何野(化名)表示:“不是不想躺,隻能說沒趕上好時候。算海外人才引進,脫穎而出也隻能算剛好拿到了‘入場券’。在評聘考核之外,從0到1的‘焦灼’才讓人受挫、頓然無力……”
如醫學方向的青年教師林宏宇(化名)描述的那樣,他的科研日常也就是一個“不眠不休”:“最近一次連續通宵是上周,兩天隻睡了6個小時,每天隻睡5個小時是常態……”林宏宇說:“一睜眼先去實驗室,做實驗到下午3點,然後趕緊睡下,5點半要去手術室接班,做到第二天早上8點,白天繼續做實驗。有時候晚上還要上夜班,整個人很疲憊……考核要過今年必須還要發文章。學醫的就是這樣,雖然不知道其他科室情況,我們就隻能這樣熬。”
另一麵,卷,也卷不動……據某985高校副教授遊佳(化名)透露,“周圍同事都是清北海外博士,基本上每天工作10小時起步,其中一部分還會被淘汰。其實也不光是青年學者,中老年學者也一樣。3年一考核,教授又如何,沒達標同樣會降職降薪、或者轉崗。相比之下,沒有帽子、年齡又過線的老師,他們的生存狀況會更難……畢竟,大學‘教書匠’,至今仍吸引著一大批等候出場的‘替補隊員’。”
一位不願具名的前學術圈青年學者向蔚青學者透露:“其實,科研界的小作坊模式讓學生、博後、甚至青椒的命運很大程度上是受那麽關鍵的一兩個人決定的。運氣好,雞犬升天,運氣不好,隻能維持‘體製’內的最下限,同樣的,也不會有所謂的學術自由……”
說到底,躺不平、卷不動……是“破格晉升的綠色通道”,還是“客觀具體的量化評價指標”,兩種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早在一開始就昭示了青年學者需要“不停跑酷”既定命運:要麽晉升,要麽被優化“淘汰”!
到最後,留給青年學者的,或許隻是體檢報告上的那一個個紅色的箭頭……
3 活著,比發表重要
“照理講早該淘汰的我,經過調整適應後,目前的狀態竟出奇的‘有所好轉’,科研生產力也在穩步提升。確實,有點不可思議……”,某位青年學者說道。
躺不平、卷不動,或許,這場與時間的賽跑,有時候也沒那麽重要。即便基金沒中、考核失敗,即便職稱不保、隨時可能被優化“淘汰”,各位學者,記得在不斷向外探索同時,及時停下來,聽一聽自己身體的聲音……
首先,腦力勞動更“內耗”。相比藍領群體從事的職業內容,“精神性的工作”更易產生“疲勞感”。有研究指出,在高強度認知任務持續幾個小時後,潛在的有害物質穀氨酸會積聚在大腦的前額葉皮層,從而影響對決策的控製能力。此時,認知控製對於大腦而言已經幾乎停滯。何野表示:“投入進去時,工作時間、工作密度都比想象中來的高出許多,更多時候,學術更像是沒有休息的恒常性工作,起碼對我這個還算熱愛科研的人來說是這樣的……”
而這時,最適宜的解決方式,就是——睡覺!
其次,久坐,並不健康。就拿眼睛來講,長時間盯著屏幕看數據、讀文獻,“我有切身的痛苦體驗,護眼儀器緩解的多及時,也不能否認,逆著光線直射雙眼的計算機屏幕很要命。與之而來的,是腰椎間盤突出、頸椎病等一係列健康問題……”
如果你仍難以避免,健身運動會極大改善“久坐”的諸多不良影響。研究指出,每天久坐大於6小時,患缺血性心髒病、糖尿病、哮喘、慢性腎髒病、抑鬱、憩室疾病等12種慢性病的風險增加26.7%。對此,高強度的身體活動會降低久坐帶來的疾病風險,身體活動強度越高,可以預防的慢性病越多。
最後,休息,才能保證穩定的生產力。“忙、沒有時間”本身就是對科研生活的一種“怠惰”。何野說道:“特殊狀況除外,我會強製自己和家人一起晚飯,基本上晚飯後也不過多投入科研,熬夜出成果主要是身體不允許。或許我天生是個‘覺多的人’,如果前天我沒有11點前入睡的話,第二天很難早起,相比上課遲到這些教學事故,第二天的精力不佳會更‘可惜’。所以現在幾乎晚上就是陪陪孩子老婆,做一些家務,怎麽說,大病一場,也懂得了去珍惜生活,享受真正的優質時間(quality
time)。”
躺也躺不平,如何,卷也卷不動,又如何。身在學術江湖,曆經曠日持久的學術“跑酷”,是必然的。找到科研和生活的均衡點,保持平穩高效的科研生產,效率與專注,離不開對自己身心的全麵嗬護。諸位學術圈的青年學者,如果你還有期盼,如果你還想繼續自己的學術人生,這些“刻骨銘心”的道理就不得不放在心上,學術生涯雖苦,但科研帶來的快樂,相信大家比蔚青學者更有體會,也更有收獲……
最後,蔚青學者祝堅持在學術圈的你,日日皆好日,事事皆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