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愛國飯的外籍博主,擠滿東南亞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喊一句“我愛中國”,曾是一些外國博主走紅網絡的秘訣,前兩年,“伏拉夫”等外籍網紅憑借這一招賺得盆滿缽滿。後來,由於這一賽道過於擁擠,供應過量且重複,逐漸遭到中國網友們的厭棄。

如今,這些嚐過甜頭的博主們將外賓表演愛國的流量生意引入到經濟迅猛發展的東南亞國家,受到當地網民熱捧。

東南亞擠滿愛國外賓

“我出生是中國人,但是我全心全意地愛著泰國。”

一位年輕的女性走在泰國夜晚的街頭,用鏡頭拍下自己激動的模樣。在隨後發布的視頻裏,她說著泰語,哽咽著表示:自己已經三年沒有回泰國了,所以回來時每天都在哭。說著,她輕輕擦去了眼角沁出的晶瑩淚花。

這段聲情並茂的表現,出自一名昵稱為@laysela919 的短視頻博主。在海外短視頻平台上,這條發布於2023年4月的視頻,獲得了27.4萬的點讚量。評論區中,許多泰國網友留言對她表示:welcome to Thailand!

點進laysela的賬號首頁,視頻中的她難掩對泰國的熱愛。今年夏天開始,她給自己布置了一個特殊的攝影棚。用四個晾衣架,她把一麵帶著褶皺的泰國國旗固定在身後作為背景,而後笑容滿麵地麵對鏡頭,熟練地用泰語講述著自己作為一名外國人,對泰國的熱愛。

在一條視頻中,她用泰語問觀眾:“相信嗎,我愛泰國,愛到會每天早上八點準時起來頌唱泰國國歌。”

賽博狂熱的背後,隱藏著實實在在的財富密碼。

2023年,laysela憑借著對泰國的深情人設,登上了泰國的電視台,受到了更多泰國人民的喜愛與歡迎,搖身一變成為平台上小有名氣的網紅。在這場各取所需的雙向奔赴中,當地人很難不被甜言蜜語哄得暈頭轉向,以至於很少有人發出質疑:既然她如此熱愛泰國,又為何三年沒有回泰國?

如今的東南亞,許多外國人正在加速湧入表演式愛國賽道。其火熱程度,連東南亞當地人看了,恐怕都要自愧不如。而在一眾東南亞國家中,越南獨領風騷,成了“外籍愛國博主”集中登場的舞台。

試圖來此掘金的中國人剛到場,就發現這裏早已擠滿了來自歐美日韓的競爭者。可以說,越南已經成為了他們競爭展現吃“愛國飯”技藝的國際賽場。

在諸多競爭者中,一位網名為dragonkim的韓國人脫穎而出。這名選手發布的視頻,清一色是越南國旗配色。視頻裏,他不是在擦拭掛在牆壁上的越南領導人的相框,就是捧著越南開國領袖的相片哭得聲淚俱下,眼淚順著麵龐往下流,宛如至親去世。

為彰顯真誠,他還主動改造了自己身體的外貌。他把頭發染成了國旗主題色,連手指甲也沒放過,再加上那件時常出鏡的紅黃色五角星T恤衫,整個人如同一麵行走的當地國旗。

在上個世紀的冷戰時期,越南內部被分裂為南北兩個陣營,直到1975年北越攻占南越首都西貢,越南才結束對峙實現統一。作為一名有著同樣南北對峙曆史的韓國人,dragonkim顯然能精準把握越南人對於這段民族悲劇的情感。

在視頻中,他時而染著越南國旗頭,撕碎手中的南越國旗(內戰時期的南越國旗);時而又讓一名服務員,對著他捧在胸脯前的南越國旗重拳出擊。

圖 | dragonKim撕碎南越國旗

如此抽象的演繹,卻深深博得了當地網友的歡心。以至於當一位美國人在視頻中指出,“他似乎在拿越南開玩笑,或者隻是想引起注意”時,評論區裏仍有越南網友為其辯護:“他甚至撕毀了越南共和國的國旗,有很多好內容,不像你。”

這名美國人似是看不下去dragonkim的拙劣表演,才挺身而出仗義執言。沒想到,他的視頻主頁,也同樣充斥著對越南的狂熱讚美。好家夥,原來是同行,真是赤裸裸的商戰。

這位美國人名叫Bob,經常發布一些哆哆嗦嗦用筷子吃越南食物的“帕金森”視頻。而每次總會有一位好心的越南女士看穿他的逞強,熱心地上前化解困境,親手喂他吃飯。Bob發布了大量諸如此類的視頻,有時是在街頭吃河粉,有時是在餐廳吃素食湯。

圖 | 在越南人的幫助下進食的Bob

Bob還有一個拿手絕技——下跪磕頭。最有代表性的一幕,是他在越南街頭對著開國領袖雕像俯首跪拜。後來他又拓寬了磕頭對象的範圍,看到越南佛教徒,跪;看到流浪模樣的“聖人”,跪;看到路邊的祭壇,跪。

今年8月,他還分享了一張自己閱讀領袖書籍的照片,表示“如果美國人多年前花時間閱讀胡叔叔的文章,世界會變得更好”“美國大部分地區都非常昂貴和危險,而越南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幸福的國家之一”。而早在3個月前,Bob就曾舉著美國護照放話,將放棄美國公民身份,將來隻為越南服務,說著還把藍色的護照本扔出鏡頭外,愉快地吃起了越南美食。

隻不過當時沒什麽人發現:平時隻能靠好心人投喂的Bob,這回竟然流暢地使用起了筷子。

“伏拉夫現象”

在2024年的脫口秀節目中,來自英國的脫口秀表演者Harry講了這樣一個段子:他的網紅朋友告訴他,當外籍網紅最重要的一條準則是,“不管看到什麽平常的東西,你都得激動”。

這個段子一語道破了外籍網紅走紅的本質:他們借助外來者的身份,對本地日常生活進行誇張而戲劇化的演繹。這種反差效果精準激發了當地人的自豪感,並能通過提供充沛的情緒價值,成功贏得關注與讚賞。

以上套路,作為中國人的我們其實並不陌生。曾幾何時,在互聯網上,外國人總能輕易地收獲更多關注,諸如“當外國人看見中國的XXX會是什麽反應”的短視頻屢見不鮮。這種外國人追捧中國日常生活的狂潮,在2020年前後,因俄羅斯小夥伏拉夫的走紅攀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我是伏拉夫,來了中國,愛上了中國”“在中國是我的一切”“我夢話說的都是漢語”,視頻裏,俄羅斯小夥伏拉夫吃火鍋、坐高鐵、騎共享單車,張口閉口“我們中國”,一張白臉越看越紅。

靠著這些千篇一律的激動口吻、誇張醒目的瞪眼表情,和對中國排山倒海般的熱情愛意,伏拉夫輕而易舉地便攪動了中文互聯網的流量旋渦,一躍成為短視頻平台頂流,受到千萬粉絲的追捧。最火熱時,伏拉夫一條幾十秒的視頻,就能收獲幾十甚至上百萬的點讚量。

一些網友幹脆將這種外國人瘋狂吹捧另一個國家的現象命名為“伏拉夫現象”。至此,“伏拉夫”成了一種通用的文化符號。

圖 | 視頻中的伏拉夫

然而物極必反。隨著伏拉夫現象越演越烈,審美疲勞的人們,不禁開始反思起這種鏡頭下批量生產的愛國視頻模板。有人漸漸懷疑:伏拉夫是真的熱愛中國?還是以此作為博眼球的流量密碼和斂財工具?

有網友發現,伏拉夫本人在走紅前,也隻是一個平平無奇的留學生。他在互聯網上的最初創作,還是和酒水相關的內容。或許一開始的伏拉夫,確實是抱著對中國的喜愛而來的,但自從他憑借著“我愛中國”的口號嚐到甜頭,在這條路上一去不複返後,這份喜愛也難免隨之變了味。

瞄準流量商機的,除了網紅,還有他們身後的機構。“伏拉夫現象”的巔峰時期,許多國內的mcn公司會在外網上尋找知名度尚可的外國網紅,與他們簽約,批量複製到國內,形成一套本土的產業鏈。

美國網紅@巴哥Bart 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曾經,巴哥靠翻唱中文經典歌曲,成為在國內短視頻平台上第二個破千萬粉絲的外國人。接受媒體采訪時,他表示這些歌曲都是由公司提供的,自己並不了解歌詞中的意思,甚至連翻譯工作也全靠穀歌軟件。

批判是解構的開始。如今,巴哥在中文互聯網上早已銷聲匿跡,伏拉夫本人也屢屢遭受網友的調侃和質疑。2024年底,伏拉夫故技重施,發布了一條將覆滿東北大花襖同款圖案的國產汽車,開到俄羅斯街頭的視頻,揚言要“讓世界看到中國的美”。

盡管視頻中不乏掏出手機對著汽車拍攝、豎起大拇指為國產車點讚的俄國友人,然而發布3天僅收獲3000多個點讚的事實已然證明,中國網友對這套已經不買賬了。評論區中有網友嘲諷道:“如果隻剩下一個中國人,那一定是伏拉夫。”

這些現狀都表明了“伏拉夫現象”在中國市場的退潮。

然而伏拉夫現象不會消失,隻會轉移。近幾年,“伏拉夫現象”逐漸呈現出了進口轉外銷的趨勢。許多被收割多年、深得伏拉夫真傳的人們走出國門,奔赴東南亞國家,開啟了一條“質疑伏拉夫、成為伏拉夫、超越伏拉夫”的師夷長技以製夷之路。

一個伏拉夫倒下了,千千萬萬個伏拉夫順勢站了起來。

反噬

“伏拉夫現象”在不同地區上演的火熱程度,背後暗含著世界格局變動的暗流。

以越南為例。2018年,中美貿易的一聲炮響,給越南製造業送來了史無前例的春風。在貿易摩擦的背景下,越南近些年承接了大量從中國轉移的生產線,逐漸成為全球供應鏈的風暴眼。無論是中國還是海外的企業,都紛紛前往越南投資。

資本迅速湧進的同時,“伏拉夫們”也順勢完成了遷徙。

心理學中的社會認同理論指出,人們傾向於通過群體歸屬感建立自我價值。在這種心理機製中,他人對“內群體”的評價尤為重要。外國人作為“外群體”成員,他們的讚美被視為中立的認可,其中隱含的對比邏輯是 ——“即便是他者都看到了我們的優越性”,這種“他者確認”能使群體成員的自我認同得到鞏固。

與此同時,這也被視作一種文化上的競爭勝利。全球化時代,文化競爭是國際競爭投下的一抹剪影。不難發現,“伏拉夫現象”總是在發展中國家更為多發。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物質層麵的需求得到滿足,人們便會轉向尋求精神和心理層麵的認可。

大力誇讚對方的獨特之處,這是“伏拉夫們”采取的最常見的操作。海外短視頻平台上,一位中國人僅僅是用AI軟件念出了“曼穀”的超長全稱,同時搭配上自己目瞪口呆的表情,這條不到20秒的視頻便輕鬆收獲9.4萬點讚量。

點開該博主視頻首頁,最受歡迎的三條視頻,無一例外是對泰國語言、文化習俗、社會氛圍的誇讚。比如,首先表現出自己對學習泰語的強烈心情,接著換上一副從茫然困惑,到被泰語的複雜深深震撼,再到抱頭抓狂等一係列由淺及深、層層遞進的精湛表演。

又或者將中泰兩國進行對比:泰國飲料,好喝!泰國方便麵,好吃!泰國節日,好玩!最後總結,泰國人自由且快樂,很多中國人都羨慕泰國人的生活。

盡管她連泰語都不會說,所有視頻更是全程在一個小房間裏憑著中文錄製完成,隻是配上了泰語字幕,但這仍不妨礙泰國人認為:她是真的喜歡我們的文化。

圖 | 被字幕展示的曼穀全稱

在“伏拉夫們”的世界裏,所謂的“熱愛”往往停留在表麵。盡管他們每一句讚美背後,都潛藏著精準計算後的利益變現,但許多時候,相比實打實提供的情緒價值,人們總是選擇性地忽略他們背後的商業目的。

本質上,這就像是一場大魚吃小魚的遊戲。在發展進程中處於相對弱勢地位的國家人民,總是更渴望得到那些綜合實力更強的國家人民的認可。而深諳其道的“伏拉夫們”,並將這種心理巧妙地轉化為流量和收益。

伏拉夫們的賣力演出讓人想到法國哲學家讓·鮑德裏亞知名的“擬象理論”。鮑德裏亞認為,在現代社會的媒體與消費文化中,真實的事件和意義被符號與影像替代,變成一種“擬象”。“伏拉夫們”將對某個國家的熱愛包裝為“流量商品”。而在這種誇張的表演中,真實的民族情感被情緒化、符號化、消費化的內容替代,從而形成一種“仿真”愛國,掩蓋了真實的愛國主義內涵。

今天的越南,站滿了想要分一杯羹的伏拉夫。但既然是“仿真”,就總會有露出破綻的一天。比如有些“中國伏拉夫”在鏡頭前說著“我愛越南”,但在其他視頻中談論的卻是“怎麽找一個越南老婆”。

美國人Bob也被越南網友指出,他一方麵在視頻中謊稱“爸爸是越南人,媽媽是美國人”來博取越南人的好感;另一方麵卻在ins上曬出大量和美國父親的合照與視頻,暴露了自己的真實背景。此外,還有越南網友扒出他在ins上的“雙麵人”行為,比如隨意拍攝一間普通廚房,卻刻意標注為“狗肉餐廳廚房”。許多越南人認為,Bob是在有意加深西方人對亞洲人愛吃狗肉的刻板印象。

東窗事發後,不少越南網民紛紛喊話讓Bob滾出越南。如今,Bob首頁置頂的第一條視頻,評論區的首條評論赫然便是“去你的,美國佬,騙子”。

查看評論(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