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告別"開盲盒"?一大批學生正在靠刷短視頻選校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選校,在留學的路上起著異常重要的作用,選錯校,大學四年就變成痛苦回憶錄了。

在某書上,不少留學生表示:一點都適應不了,好痛苦,後悔來留學。

留學告別"開盲盒"?一大批學生正在靠刷短視頻選校

圖源某書

因為在選校前沒有研究過拉夫堡大學的地理位置、學校教學環境和方式等信息,博主過去留學後才發現大學所處位置偏僻、天氣環境惡劣、教學環境和方式完全適應不了等等。最後的結果隻能是退學回國,前期所做的所有努力和準備都打了水漂。

還有人因為適應不了國外學校的生活和學校的教學節奏,即使成功爬藤,卻依舊會有一種“不配得感”。腦子裏隻剩一個念頭:想回家、想回國。



圖源某書

不得不說,在留學這塊兒,往往選擇大於努力

選對了學校,那就是前途一片光明的“海歸精英”預備役,選錯了學校,苦苦掙紮四年終於畢業了卻不知道自己人生的方向是什麽,甚至退學。

選校,除了排名和專業實力之外,校園環境、教學風格也是影響留學的體驗和留學生未來的重要因素。

不同於上一代的“開盲盒”式留學生活的是,隨著互聯網和短視頻的興起,現在的留學生無論想看哪所學校,隻要打開短視頻平台搜索一下關鍵詞,就會有數十條甚至上百條掛著相關tag和定位的視頻湧現。

#美國留學生活、#留學vlog、#xx大學宿舍等等關鍵詞,會掛在每條留學vlog的視頻文案中,讓無數在申請季中苦於選校卻無法實地訪校的留子們,“魂穿”各大留學博主,用他們的鏡頭看到大洋彼岸的校園風貌。



短視頻平台正在取代Google?

我們還在用短視頻平台刷無腦小視頻時,居然有一群學生們已經用它來選學校了!

今年正在UCSD讀大一的Ryan Fuhrman,在博客上分享了自己用短視頻平台選校的經曆。



圖源:business insider

“我剛高中畢業的時候,我的手機就會給我推送各種校園vlog和學校環境相關的視頻。”

Ryan Fuhrman打開搜索欄輸入“NYU宿舍”,相關視頻就占滿了他的手機屏幕,在NYU學生分享的vlog中,他甚至可以看到他們的床鋪和床頭掛飾。與此同時,他還能看到UCLA的食堂、南加大的大一新生分享的校園生活。

學生視角的vlog不同於學校官網的死板介紹,“那些視頻讓我覺得,哇,這就是我在這所學校的日常。”Ryan Fuhrman說道。

像Ryan Fuhrman這樣的人不在少數,不管什麽信息,統統都上短視頻平台搜索,把Google這個“舊愛”完全拋之腦後。

據Google內部數據統計,截止2022年7月,近40%的00後們都拋棄了Google,轉而使用短視頻平台或其餘社交媒體來檢索自己想知道的大學信息。



圖源:business insider

短視頻平台顯示“college life”這個標簽下已經有230萬個視頻,瀏覽和點擊量更是達到了驚人的305億次。



圖源:Business Insider

哈佛大學新生Helaine Zhao從入學的第一天起就在短視頻平台發布自己的哈佛校園日常vlog,隻是一個簡簡單單起吃早餐晨練的視頻就能收獲了600多萬次的點擊。



Helaine Zhao在哈佛大學讀大一期間發布了關於校園生活的vlog

據她分享,她之前在哈佛、耶魯和斯坦福之間做選擇的時候,也會上短視頻平台看相關視頻來幫助她選校。雖然最後她還是去了實地訪校,但是在看過網上的視頻後,訪校的目的性和作用會更大。

同樣的國內的短視頻平台,“留學日常”這個標簽也有了158億次的點擊量,標簽下的視頻內容中涵蓋了英美澳加各國的留學生分享自己的日常,從校園到宿舍,從宿舍到食堂,如何注冊學籍、如何辦理校園卡、如何進入圖書館等等,簡直就是大型的視頻版“留學百科”



中國古語雲:不打沒有準備的仗。考試如此,爬藤如此,選校也是如此。隻有借助身邊所有的資源全方位地了解所想要去的地區和學校,才能對一個陌生的地方有所心理準備,避免到處踩坑。

有數據顯示,80%左右的00後們 ,更喜歡用社交平台來了解自己感興趣的內容,他們反感學校官網宣傳冊、或者是google上生硬的文字介紹和擺拍校園圖,通過校內學生視角展現出來的校園生活更能打動那些向往這所學校的學生們。

不像父母或者機構告訴你,某某學校在U.S. News排名多少、QS排名多少,以後畢了業能找到一份薪資前景都好的工作,這些視頻讓他們跨越了千裏的阻隔,看到了校園內最真實的樣子。

他們從視頻中尋找“我現在也生活在這裏”的感覺,同學們之間的相處、宿舍的陳設、食堂的菜好不好吃、當地的天氣如何、在附近生活方不方便、學業的壓力大不大......這些vlog成為了他們的“第三隻眼睛”,帶他們看到了不會被展現在學校官網上的東西。



圖源pixabay

做好了“打仗”準備的他們,永遠不會被未知的未來的打敗。



大數據,幹掉留學顧問?

就連選校那麽重要的階段都能交給短視頻平台,在申請時,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讓短視頻平台幫忙“解決”其餘的活兒?

在某書上,不少準備留學的學生會在小紅書發帖求助,詳細po出了自己的申請背景,“SAT1580、AP三門5分能上斯坦福耶魯嗎?”“托福107、丘成桐一等獎有希望上岸嗎”諸如此類。



圖源某書

雖然把自己的申請信息放在網上給他人評判這種事情看起來很離譜,但是在某書上,不乏哈佛學長、耶魯學姐、斯坦福同學等等,還有各種名校爸爸媽媽對這些帖子評頭論足。

雖然也會有熱心的有經驗的網友幫忙分析評估,但是更多的還是這些披著“名校過來人”的皮為自己的業務打廣告的人,也會有很多不懂卻故意抬杠的人留言。

還有不少人在社交平台上曬出自己DIY申請的經驗,勸導大家和她學習,不要浪費冤枉錢請顧問之類的帖子,或者是各種避雷貼。



圖源某書

雖說一直勸導網絡上的言論紛雜,我們要有分辨網絡信息的能力。但是實際發生的時候,很難不被魚龍混雜的言論所幹擾,更別提那些在申請季焦頭爛額的留學生們了。

不可否認,在留學之路上有很多牛人可以通過自己在網絡上找尋各種所需的材料和信息,大數據可以通過收集信息推送貼合“標簽”的內容,為我們塑造一個定製化的信息流,可長此以往,我們很容易被困在大數據打造的“信息繭房”中。並且每個人的經曆都不一樣,也許適合他們的申請方式和生活方式,並不適用於我們。

不同於社交平台的定製化將我們困在留學信息的繭房裏,機構會用更全麵的方式給學生一些建議。

除了能幫我們省去了從網絡上篩選信息、確認信息可信度的時間和精力之外,就我們所知,有些機構會有研發中心、數據中心,每年更新各大院校前30,前50所院校的專業信息。

當學生對任何一所學校感興趣時,他們都可以充分的在裏麵探索,而不是局限在某一點上被重複推流。



甚至有一些機構會有自己獨特的選校方法或者選校表單,這些就不再是大廠程序員們能替代的。畢竟他們的底層邏輯隻是想讓你留下繼續刷短視頻,控製你的多巴胺。

總結來說,大廠的這些程序員們可能非常懂得如何用算法將用戶留住,讓他們不停的刷視頻和信息。但理性上來講,選校這件事還是涉及到一個全麵綜合的看問題的視角,他們與學生face to face交流,摸清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長、適合的方式和學校,能全麵地看待學生的能力,而這些就是留學顧問提供價值的地方,這種看問題的視角本身就是一種稀缺資源。



社交媒體,一把鋒利的“雙刃劍”

還有一批學生,他們對社交媒體的運用已經Next Level了——用短視頻變現,甚至靠它上藤校。

就像畢業於伯克利的Lillian Zhang,大三時她開始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和實習經曆,視頻的走紅為她帶來了11萬的粉絲。目前,她的收入已經達到了驚人的六位數!



Lillian Zhang回到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演講

而最近幾年,“網紅”似乎也成為了藤校申請的捷徑。許多藤校會招收一些“網紅學生”,通過他們自身的流量來宣傳學校。

第三方平台Kaplan也給現任美國大學的招生官做過一項調查,其中五分之一的招生官都表示,在看申請人履曆時,會特地看下他們的社交賬號的情況,特別是他們在申請文書和活動中有提到相關信息時。



圖源:Youtube

不少幾十萬的網紅,會在平台上分享自己收到藤校錄取通知書的視頻。

例如在Youtube分享AE教程的Lauren,擁有71萬粉絲的她分享了她被哥大、布朗大學、西北大學和賓大錄取的視頻,獲得了83萬的瀏覽量,這比名校自己花費幾萬塊買廣告買流量得來的曝光量多得多了。

Lauren最後選擇了布朗大學,並且分享了布朗大學宿舍的介紹視頻,這個視頻獲得了4.5萬的播放量,又讓布朗大學狠狠賺了一波流量。進入MIT就讀的2023屆學生nina wang發布的MIT校園參觀視頻獲得了5.7萬次的觀看。



圖源:Youtube@Lauren

名校需要這些進入名校的網紅博主分享自己在名校的生活日常,持續吸引對此感興趣的學生、獲得源源不斷的曝光和宣傳。

美國的巴布森學院還給會分享校園生活的學生提供了獎金,隻要視頻的點讚量越多,獎金就越多。

但是網絡永遠是一把“雙刃劍”,因為網紅身份進入名校的學生,不僅需要應對繁重的學業,還需要分出一部分的精力繼續運營自己的賬號。最重要的是,每一句在社交平台上發布的不適言論都有可能給自己帶來麻煩!

2017年,哈佛大學在得知19名申請人在臉書的私人群組中發布色情和種族言論的表情包後,取消了他們的錄取通知書。



圖源哈佛深紅報

同時,成為網紅必定也會招致不良言論,還是二十幾歲的年輕學生,真的能夠在如此繁忙的生活中還能從容應對網絡上的暴力嗎?

社交媒體固然可以成為申請路上趁手的工具,但是也不要一味為了追尋名校標簽被這把”雙刃劍“割傷,卓越的學術能力和亮眼的經曆才是真正的“大殺器”。

在網絡信息泛濫的時代,要擁有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才不會迷失自我。

查看評論(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