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娛樂新聞 » 2024年,港片又“活”過來了?

2024年,港片又“活”過來了?

文章來源: 釋凡影視 於 2024-12-21 08:47:09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時光網特稿歲末鍾聲的已經敲響,時光大賞繼續為大家奉上年度回望係列策劃。回顧過去這一年,我們不僅會將目光停留在內地電影,還會逐一複盤香港電影、好萊塢電影的表現,對全球電影產業發展進行全麵審視,對匠心獨運之作致以敬意。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憑借一份獨特的魅力,在世界電影舞台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期時光大賞,我們將聚焦香港電影的2024,深入分析香港電影的年度成績單,展望香港電影的未來趨勢。

截至發稿,熱映中的《破·地獄》總票房接近1億。點映中的《誤判》票房直逼8000萬。兩部香港電影合力為年末影市添了一把火。?

據時光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一共16部港片進軍內地市場。票房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九龍城寨之圍城》《焚城》《臨時劫案》《談判專家》和《海關戰線》。《破·地獄》暫排第六,《誤判》位列第七。

跟往年的數據相比,今年在內地上映的港片數量與去年持平,但未能恢複到2019年超20部港片“紮堆”內地市場的水平。跟去年一樣,今年票房破億的港片數量都是5部,票房超過5億的僅有1部。《九龍城寨之圍城》報收6.84億,這也是今年香港電影在內地最好的票房成績。?

繼《怒火·重案》之後,內地市場始終沒有迎來票房突破10億的港片爆款。《怒火·重案》(13.29億)占據港片內地票房冠軍已經三年。過去這幾年,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疲態盡顯。?

2024的香港電影,仍在困境中探索,努力重拾內地觀眾的青睞。

佳作頻出 爆款難現

2024年,一共16部港片登陸內地銀幕,除去《食神》《乜代宗師》等重映片,新片數量不多。但欣喜的是,過去這一年,香港電影不乏佳作。《九龍城寨之圍城》《白日之下》《年少日記》《破·地獄》的質量可圈可點,然而遺憾的是,今年沒有爆款出現。?

《九龍城寨之圍城》暫列今年香港電影票房榜首位。作為近年拍得相當不俗的港產動作片,《九龍城寨之圍城》既有古天樂和洪金寶兩位“影帝”保駕護航,也有“城寨四子”作為“養眼擔當”,動作元素豐富,充滿濃濃“港味”,內地總票房報收6.84億。然而,這幾乎創下近十年港片票房年冠的最差成績,僅高於去年的《金手指》(5.74億)和2017年的《殺破狼·貪狼》(5.22億)。縱觀今年的內地票房排行,《九龍城寨之圍城》也是十強不入,暫列榜單第12名。

放在曆年的電影市場裏比較,《九龍城寨之圍城》更算不上賣座。2018年到2021年期間,作為票房年冠的《無雙》《掃毒2天地對決》《拆彈專家2》《怒火·重案》都能達到10億+的體量。而《九龍城寨之圍城》在曆年港片票房排行中位列十名開外。

各大平台都在8分+的《破·地獄》本土票房破億,登頂了香港華語片票房冠軍。但進入內地市場,單日票房一度落後於《好東西》和《誤判》,首周票房低於市場預期,僅在廣東地區反響較為熱烈。?

一方麵是主演黃子華的影響力輻射於粵語地區,一方麵是題材方麵具有濃烈的地域色彩,影片裏的葬禮儀式,更多盛行於廣東和香港,以至於《破地獄》難以“破地域”,無法獲得更多地區觀眾的共鳴。?

截至發稿,電影票房接近1億,總票房預測落點1.82億。由於題材過於本土化,口碑未能有效化為票房,《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也曾麵臨類似的問題,兩部影片的票房最終都在1500萬左右。

此外,《焚城》以災難片為噱頭,文戲宛如《寒戰》般緊張刺激,但即使經曆了逆跌的過程,最終票房也沒能衝破3億。《臨時劫案》中,郭富城罕見以齙牙造型示人,《談判專家》中,劉青雲和吳鎮宇時隔16年再合體,《海關戰線》裏,張學友難得“重出江湖”,這都是電影吸睛的戲碼,但這幾部作品總票房均在1-2.5億之間。此般市場表現與輝煌時代的港片難以同日而語。

港片麵臨的挑戰複雜且多元。經濟環境的波動以及流媒體平台的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觀眾選擇家庭觀影。香港電影必須與其他地區電影一同爭奪有限的觀眾資源。同時,香港動作演員麵臨斷代危機,港產動作片產量不容樂觀,觀眾對於傳統的港產動作電影關注度越來越低,本土題材又無法完全滿足全國觀眾的審美需求。雖然斷言“港片已死”過於武斷。但在內地市場,香港電影確實疲態盡顯。

談及香港電影的危機,《九龍城寨之圍城》出品人陳羅超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內地部分電影公司將會暫停投資和發行香港電影。?

“早在2023年就有預兆了,《風再起時》《斷網》《別叫我賭神》《暗殺風暴》全部虧了,每部連1億票房都沒有,直到《金手指》和《潛行》才稍微好些。他們覺得就算有劉青雲、吳鎮宇,謝霆鋒、張學友,電影票房都隻破1億,但光是宣發都得花5、6千萬,整個項目投資至少九位數,沒什麽投資價值。”

如何煥發香港電影的活力?

如何重新煥發香港電影的活力?除了傳統的動作電影和犯罪電影不斷創新,盡可能吸引觀眾回到電影院。香港新生代創作者也應盡可能考慮更多的市場因素。?

如今的港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製作電影,資深導演操刀,影帝級別的演員陣容匯聚,具有相對較強的商業價值。一類是小成本電影,新生代導演執導,聚焦現實主義,關注社會問題,試圖在內容上尋求突破,商業屬性較弱。

隨著上一輩香港電影導演北上或減產,青年導演作品執導的中小成本電影已然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香港和內地大部分地區之間的存在文化隔閡,此類電影進入內地市場,很難斬獲好的票房,甚至直接與內地市場無緣。?

何妙祺執導的《我談的那場戀愛》奪得了今年中秋檔票房冠軍,但由於男主角張天賦在香港的認知度遠高於內地,因此本土票房(約合1756萬)遠遠高於內地票房(661.7萬)。號稱原班人馬回歸的《還是覺得你最好2》由於核心人物黃子華缺席,內地僅有1786.9萬進賬,較前作跌了近乎1億。

《填詞L》展現了一個女孩決心成為填詞人的故事,不僅讓觀眾感受到青春和勵誌的氣息,也對香港的流行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而劉俊謙主演的《武替道》則通過真實的武打場麵展示了武打演員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堅持。這兩部電影在香港本地受到了好評,但都沒有在內地市場上映。?

由於題材和陣容在內地認知度不高,本土市場進入票房前十的《盜月者》和《但願人長久》也暫時未與內地觀眾見麵。?

較上一代香港導演相比,新生代導演的創作風格截然不同,他們大多受惠於“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注重對香港本地文化的深入挖掘,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觀眾對港片題材和陣容的審美疲勞,但同時也削弱了電影與其他地域觀眾的聯結。

有業內人士指出新導演熱衷描述社會熱點的弊端,這種題材的電影容易受到影展青睞,但很難拿到好的票房。如果作品無法回本,導演很難開拍自己的第二部電影,對於市場也會造成一係列的消極影響,令本就冷淡的行業雪上加霜。

如果放在過去,小成本電影的壓力不至於如此之大。?

《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出品人陳羅超表示,以往小成本電影麵臨的實現保本甚至盈利都相對容易。然而,隨著衛視調整經營策略,流媒體的崛起,以及其它地區電影產業的發展,香港電影逐漸失去了衛視電影台這一關鍵的市場支持,且未能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這也令小成本電影生存難度增高。?

以一部成本為800萬港元的電影為例,這類小製作要想在海外市場銷售是相當困難的。以往得益於衛視電影台購買亞洲播放權以及DVD銷售,票房隻需達到300萬至400萬港元便足以確保盈利。但如今要想安全盈利,票房必須達到700萬港元,難度明顯增加。?

如何實現藝術和商業的平衡,香港電影創作者應該慎重思考這個課題。

香港電影未來在哪裏?

據香港影業協會統計,2023年有46部港產片在本土市場上映,今年截至12月初,隻有30部港產片入市。盡管《破·地獄》超越《毒舌律師》登頂香港影史華語片票房冠軍。《還是覺得你最好2》憑借IP效應跑出,《我談的那場戀愛》奪得中秋檔票房冠軍。但香港電影市場整體表現仍然遜於疫情前水平。今年香港共有8家電影院宣布結業,影院總數由去年的64家縮減至今年的56家。

鑒於本土市場規模有限,香港電影業又主要依賴海外收益。早於去年,香港政府建議向“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共注資43億港元,並推出“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旨在支持香港電影公司和內地文化企業投資和推動香港導演的製作。?

今年5月,“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正式接受報名。電影計劃的製作預算必須在港幣2,500萬元至港幣1.5億元之間,獲批電影必須在香港電影院公開上映,如成功在內地電影院公開上映,電影計劃將會獲港幣1,000萬元的政府融資;如電影最終未能在內地電影院或流媒體上映,政府的融資金額將相應下調。?

這個計劃的推行,有望增加香港電影進入內地電影市場的機會,同時培育更多能打進內地電影市場的香港導演。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更多高質量的港產片進入內地市場,為觀眾帶來新鮮的視聽體驗。?

盡管整體票房有所下降,但當我們仔細觀察今年內地市場的港片票房排名時,不難發現前五名都被擁有強大陣容的類型片所占據。?

這一現象清晰地反映出市場對於傳統港片元素的偏愛。這也使得港片的創作者們難以輕易放棄那些已經證明有效的王牌。

展望2025年,《風林火山》《尋秦記》《內幕》《偵戰》和《怒火漫延》都有望與觀眾見麵。《九龍城寨·龍頭》《九龍城寨·終章》《寒戰1994》《寒戰1995》以及《葉問5》等作品已經相繼立項或官宣。?

延續IP效應,拍攝係列作品依然是港片主流。究竟是狗尾續貂,還是再創輝煌,這些作品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多期待的理由。?

讓經典與創新並存,讓情懷和進步並肩,香港電影,才會有真正的未來。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0)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破冰瞬間破功!哈利王子見查爾斯後,控王室"破壞和解"
吸引外國人才的K字簽證是好東西,但趕上了最差的時機
特朗普曬辦公室24K黃金裝飾,稱外國領導人看了"驚歎不已"
失控的規訓:少女被特校虐待致死調查
美國政府再次停擺?你需要知道的幾個關鍵訊息




24小時討論排行

美防長講話:嚴批“肥胖將領” 蓄鬍不專業 不爽就離職
突襲將軍大會 全場靜默對待 川普:想鼓掌就鼓掌哈
中國國產客機C919交付大幅延宕 疑引擎采購遭遇困
加州女被警察暴力逮捕短暫昏迷 獲賠1700萬美元
美財長收到短信:剛救助阿根廷 米萊就賣中國大豆…
中國人才K簽證,動了你的奶酪?
Costco新規“黃金1小時” 拿金卡被擋門外 兩派戰翻
川普對美軍將領說:把危險的國內城市當作訓練場
中國爆人潮 高鐵機場塞爆!“聰明人已提前出發”熱搜
耶魯華裔大一新生被退學,細節太狗血了
川普擬宣布與輝瑞達協議 以更低價出售藥品
赫格塞斯秀滑板技巧 打中重要部位 臉部扭曲視頻曝
美軍全球將領罕見齊聚 川普:美國麵臨內部戰爭
中國在東海岸部署先進導彈:威懾台灣,對抗美國影響力
俄2士兵躲坦克殘骸下存活60天 靠無人機補給撐過…
冷知識:中國是世界上外國人占比最少的國家之一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2024年,港片又“活”過來了?

釋凡影視 2024-12-21 08:47:09
時光網特稿歲末鍾聲的已經敲響,時光大賞繼續為大家奉上年度回望係列策劃。回顧過去這一年,我們不僅會將目光停留在內地電影,還會逐一複盤香港電影、好萊塢電影的表現,對全球電影產業發展進行全麵審視,對匠心獨運之作致以敬意。香港電影作為華語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始終憑借一份獨特的魅力,在世界電影舞台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本期時光大賞,我們將聚焦香港電影的2024,深入分析香港電影的年度成績單,展望香港電影的未來趨勢。

截至發稿,熱映中的《破·地獄》總票房接近1億。點映中的《誤判》票房直逼8000萬。兩部香港電影合力為年末影市添了一把火。?

據時光網不完全統計,2024年,一共16部港片進軍內地市場。票房排名前五的分別是《九龍城寨之圍城》《焚城》《臨時劫案》《談判專家》和《海關戰線》。《破·地獄》暫排第六,《誤判》位列第七。

跟往年的數據相比,今年在內地上映的港片數量與去年持平,但未能恢複到2019年超20部港片“紮堆”內地市場的水平。跟去年一樣,今年票房破億的港片數量都是5部,票房超過5億的僅有1部。《九龍城寨之圍城》報收6.84億,這也是今年香港電影在內地最好的票房成績。?

繼《怒火·重案》之後,內地市場始終沒有迎來票房突破10億的港片爆款。《怒火·重案》(13.29億)占據港片內地票房冠軍已經三年。過去這幾年,香港電影在內地市場疲態盡顯。?

2024的香港電影,仍在困境中探索,努力重拾內地觀眾的青睞。

佳作頻出 爆款難現

2024年,一共16部港片登陸內地銀幕,除去《食神》《乜代宗師》等重映片,新片數量不多。但欣喜的是,過去這一年,香港電影不乏佳作。《九龍城寨之圍城》《白日之下》《年少日記》《破·地獄》的質量可圈可點,然而遺憾的是,今年沒有爆款出現。?

《九龍城寨之圍城》暫列今年香港電影票房榜首位。作為近年拍得相當不俗的港產動作片,《九龍城寨之圍城》既有古天樂和洪金寶兩位“影帝”保駕護航,也有“城寨四子”作為“養眼擔當”,動作元素豐富,充滿濃濃“港味”,內地總票房報收6.84億。然而,這幾乎創下近十年港片票房年冠的最差成績,僅高於去年的《金手指》(5.74億)和2017年的《殺破狼·貪狼》(5.22億)。縱觀今年的內地票房排行,《九龍城寨之圍城》也是十強不入,暫列榜單第12名。

放在曆年的電影市場裏比較,《九龍城寨之圍城》更算不上賣座。2018年到2021年期間,作為票房年冠的《無雙》《掃毒2天地對決》《拆彈專家2》《怒火·重案》都能達到10億+的體量。而《九龍城寨之圍城》在曆年港片票房排行中位列十名開外。

各大平台都在8分+的《破·地獄》本土票房破億,登頂了香港華語片票房冠軍。但進入內地市場,單日票房一度落後於《好東西》和《誤判》,首周票房低於市場預期,僅在廣東地區反響較為熱烈。?

一方麵是主演黃子華的影響力輻射於粵語地區,一方麵是題材方麵具有濃烈的地域色彩,影片裏的葬禮儀式,更多盛行於廣東和香港,以至於《破地獄》難以“破地域”,無法獲得更多地區觀眾的共鳴。?

截至發稿,電影票房接近1億,總票房預測落點1.82億。由於題材過於本土化,口碑未能有效化為票房,《白日之下》和《年少日記》也曾麵臨類似的問題,兩部影片的票房最終都在1500萬左右。

此外,《焚城》以災難片為噱頭,文戲宛如《寒戰》般緊張刺激,但即使經曆了逆跌的過程,最終票房也沒能衝破3億。《臨時劫案》中,郭富城罕見以齙牙造型示人,《談判專家》中,劉青雲和吳鎮宇時隔16年再合體,《海關戰線》裏,張學友難得“重出江湖”,這都是電影吸睛的戲碼,但這幾部作品總票房均在1-2.5億之間。此般市場表現與輝煌時代的港片難以同日而語。

港片麵臨的挑戰複雜且多元。經濟環境的波動以及流媒體平台的發展,導致越來越多的觀眾選擇家庭觀影。香港電影必須與其他地區電影一同爭奪有限的觀眾資源。同時,香港動作演員麵臨斷代危機,港產動作片產量不容樂觀,觀眾對於傳統的港產動作電影關注度越來越低,本土題材又無法完全滿足全國觀眾的審美需求。雖然斷言“港片已死”過於武斷。但在內地市場,香港電影確實疲態盡顯。

談及香港電影的危機,《九龍城寨之圍城》出品人陳羅超此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內地部分電影公司將會暫停投資和發行香港電影。?

“早在2023年就有預兆了,《風再起時》《斷網》《別叫我賭神》《暗殺風暴》全部虧了,每部連1億票房都沒有,直到《金手指》和《潛行》才稍微好些。他們覺得就算有劉青雲、吳鎮宇,謝霆鋒、張學友,電影票房都隻破1億,但光是宣發都得花5、6千萬,整個項目投資至少九位數,沒什麽投資價值。”

如何煥發香港電影的活力?

如何重新煥發香港電影的活力?除了傳統的動作電影和犯罪電影不斷創新,盡可能吸引觀眾回到電影院。香港新生代創作者也應盡可能考慮更多的市場因素。?

如今的港片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大製作電影,資深導演操刀,影帝級別的演員陣容匯聚,具有相對較強的商業價值。一類是小成本電影,新生代導演執導,聚焦現實主義,關注社會問題,試圖在內容上尋求突破,商業屬性較弱。

隨著上一輩香港電影導演北上或減產,青年導演作品執導的中小成本電影已然成為香港電影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由於香港和內地大部分地區之間的存在文化隔閡,此類電影進入內地市場,很難斬獲好的票房,甚至直接與內地市場無緣。?

何妙祺執導的《我談的那場戀愛》奪得了今年中秋檔票房冠軍,但由於男主角張天賦在香港的認知度遠高於內地,因此本土票房(約合1756萬)遠遠高於內地票房(661.7萬)。號稱原班人馬回歸的《還是覺得你最好2》由於核心人物黃子華缺席,內地僅有1786.9萬進賬,較前作跌了近乎1億。

《填詞L》展現了一個女孩決心成為填詞人的故事,不僅讓觀眾感受到青春和勵誌的氣息,也對香港的流行文化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而劉俊謙主演的《武替道》則通過真實的武打場麵展示了武打演員不為人知的艱辛與堅持。這兩部電影在香港本地受到了好評,但都沒有在內地市場上映。?

由於題材和陣容在內地認知度不高,本土市場進入票房前十的《盜月者》和《但願人長久》也暫時未與內地觀眾見麵。?

較上一代香港導演相比,新生代導演的創作風格截然不同,他們大多受惠於“首部劇情電影計劃”,注重對香港本地文化的深入挖掘,一定程度上緩解了觀眾對港片題材和陣容的審美疲勞,但同時也削弱了電影與其他地域觀眾的聯結。

有業內人士指出新導演熱衷描述社會熱點的弊端,這種題材的電影容易受到影展青睞,但很難拿到好的票房。如果作品無法回本,導演很難開拍自己的第二部電影,對於市場也會造成一係列的消極影響,令本就冷淡的行業雪上加霜。

如果放在過去,小成本電影的壓力不至於如此之大。?

《九龍城寨之圍城》的出品人陳羅超表示,以往小成本電影麵臨的實現保本甚至盈利都相對容易。然而,隨著衛視調整經營策略,流媒體的崛起,以及其它地區電影產業的發展,香港電影逐漸失去了衛視電影台這一關鍵的市場支持,且未能找到合適的替代方案,這也令小成本電影生存難度增高。?

以一部成本為800萬港元的電影為例,這類小製作要想在海外市場銷售是相當困難的。以往得益於衛視電影台購買亞洲播放權以及DVD銷售,票房隻需達到300萬至400萬港元便足以確保盈利。但如今要想安全盈利,票房必須達到700萬港元,難度明顯增加。?

如何實現藝術和商業的平衡,香港電影創作者應該慎重思考這個課題。

香港電影未來在哪裏?

據香港影業協會統計,2023年有46部港產片在本土市場上映,今年截至12月初,隻有30部港產片入市。盡管《破·地獄》超越《毒舌律師》登頂香港影史華語片票房冠軍。《還是覺得你最好2》憑借IP效應跑出,《我談的那場戀愛》奪得中秋檔票房冠軍。但香港電影市場整體表現仍然遜於疫情前水平。今年香港共有8家電影院宣布結業,影院總數由去年的64家縮減至今年的56家。

鑒於本土市場規模有限,香港電影業又主要依賴海外收益。早於去年,香港政府建議向“電影發展基金”和“創意智優計劃”共注資43億港元,並推出“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旨在支持香港電影公司和內地文化企業投資和推動香港導演的製作。?

今年5月,“開拓內地電影市場資助計劃”正式接受報名。電影計劃的製作預算必須在港幣2,500萬元至港幣1.5億元之間,獲批電影必須在香港電影院公開上映,如成功在內地電影院公開上映,電影計劃將會獲港幣1,000萬元的政府融資;如電影最終未能在內地電影院或流媒體上映,政府的融資金額將相應下調。?

這個計劃的推行,有望增加香港電影進入內地電影市場的機會,同時培育更多能打進內地電影市場的香港導演。預計未來幾年,將有更多高質量的港產片進入內地市場,為觀眾帶來新鮮的視聽體驗。?

盡管整體票房有所下降,但當我們仔細觀察今年內地市場的港片票房排名時,不難發現前五名都被擁有強大陣容的類型片所占據。?

這一現象清晰地反映出市場對於傳統港片元素的偏愛。這也使得港片的創作者們難以輕易放棄那些已經證明有效的王牌。

展望2025年,《風林火山》《尋秦記》《內幕》《偵戰》和《怒火漫延》都有望與觀眾見麵。《九龍城寨·龍頭》《九龍城寨·終章》《寒戰1994》《寒戰1995》以及《葉問5》等作品已經相繼立項或官宣。?

延續IP效應,拍攝係列作品依然是港片主流。究竟是狗尾續貂,還是再創輝煌,這些作品也為觀眾提供了更多期待的理由。?

讓經典與創新並存,讓情懷和進步並肩,香港電影,才會有真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