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 | 繁體
loading...
新聞頻道
  • 首頁
  • 新聞
  • 讀圖
  • 財經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時尚
  • 旅遊
  • 影視
  • 博客
  • 群吧
  • 論壇
  • 電台
  • 焦點新聞
  • 圖片新聞
  • 視頻新聞
  • 生活百態
  • 娛樂新聞
您的位置: 文學城 » 新聞 » 焦點新聞 » 兩年內第三次登陸 馬英九“逆風而行”有哪些看點?

兩年內第三次登陸 馬英九“逆風而行”有哪些看點?

文章來源: 海峽導報 於 2024-12-12 08:14:38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馬英九再次“登陸”,是賴清德上台之後的首次大陸之行。

台陸委會揚言“處罰”馬英九基金會言猶在耳,昨日上午,國台辦與馬英九基金會幾乎同時宣布了一則消息:馬英九將於12月18日至26日率“大九學堂”的台灣青年學子,赴黑龍江出席“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活動並到四川成都參訪。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

在民進黨千方百計阻撓兩岸交流的當下,這將是馬英九的第三次訪問大陸行程,可謂是“逆風前行”。與前兩次相比,這一次馬英九“登陸”有哪些看點?或許可以從三個方麵來觀察與比較。

首先是時空背景上的異同。前兩次,馬英九分別於2023年3月和2024年4月“登陸”,那時還是蔡英文在台灣地區“執政”。尤其是其首次“祭祖之旅”,有著重要曆史意義,馬英九成為1949年以後首位訪問大陸的台灣地區卸任領導人。而這一次,則是賴清德上台之後馬英九的首次大陸之行。

換句話說,由於賴清德頑固堅持“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如今的兩岸關係更加凶險,兩岸僵局更加“冰凍”,台海局勢更加複雜,而馬英九再次“登陸”,是希望憑借自己的“高度”與影響力,繼續推動兩岸交流,為緩和台海緊張竭盡所能。這是很了不起的事,大陸當然非常歡迎。

其次,馬英九這次具體行程安排會有什麽“特色”?馬英九每次“登陸”的行程、每一個參訪地點,都有深刻的意涵。比如,第一次登陸的“祭祖之旅”,馬英九除了赴湖南祭祖外,還包括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憑吊,赴長沙南嶽忠烈祠、湖南受降儀式所在地、重慶張自忠烈士陵園,以及拜謁南京中山陵、在上海參訪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等等。

第二次登陸,無論是廣東、陝西還與北京,三地都具有高度的兩岸連接意義。以廣東為例,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就是廣東人,黃埔軍校、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創辦,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與國民黨有著緊密的曆史精神連接。馬英九赴陝西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同樣寓意深遠。

馬英九祭祖,當然是慎終追飲水思源,是發揚中華文化傳統;拜謁中山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與參訪抗戰遺跡等,則是在探尋兩岸共同曆史記憶,從曆史和文化領域固緊兩岸聯結,找到兩岸共鳴點。當馬英九在南京中山陵高呼“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時,感動了無數的兩岸中國人。他也曾公開說,大陸和台灣是中國的兩個地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的表態,在民進黨不斷“去中國”的政治操作背景下,意義非同尋常。

▲2023年4月1日,在湖南省湘潭縣茶恩寺鎮雙陽村馬家祖墓,馬英九先生在獻酒。 新華社

那這一次,馬英九除了出席“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活動,在黑龍江、在四川,還有哪些行程呢?目前尚未公布,但相信會有精心設計與安排。

再一個觀察點,當然是馬英九這次訪問大陸將有哪些重要會見,會不會再次走進校園,這也是兩岸輿論關注的重點。走進大學校園,增進青年人之間尤其是大學生的交流,是他前兩次“登陸”共同的主題。

總體上,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中有他特殊地位與重要貢獻。比如,他在台灣“執政”的八年中,堅持“九二共識”,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開創了“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展”的嶄新局麵,成為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最好時期。

麵對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在台海兵凶戰危情勢下,馬英九雖然早已卸任,但他在促進兩岸和平的道路上勇敢向前,不懼被民進黨“抹紅”,盡其所能傳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兩岸主流心聲,堅信多一分接觸,兩岸就多一分情誼,友誼越深厚,兩岸衝突發生的幾率就越低。

從青年交流著眼,謀兩岸長久和平——這是馬英九的良苦用心。

  • 海外省錢快報,掌櫃推薦,實現買買買自由!
查看評論(12)
  • 文學城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係我們
  • 招聘信息
  • 注冊筆名
  • 申請版主
  • 收藏文學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時熱點排行

不隻采購大豆,供應稀土!川普:中國同意購買美國能源
川普談笑風生拍他背 習近平拘謹僵硬 不敢說話…
特朗普談特習會:烏克蘭問題談得久且充分,未探討台灣問題
中國新女首富誕生,宗馥莉排第三
47歲女子攜帶500億元比特幣出逃,天津警方通報




24小時討論排行

楊振寧:三四十年之後,大家一定會認為這是羅曼史
亞裔卡車司機被警察測試英語 對話全程錯位 警察被整懵
佛州叫停大學H-1B簽證,全美移民圈嘩然!
川習幾乎沒身高差?習近平氣勢不能輸 鞋裡做文章?
紐約時報:特朗普不隻是輸掉了與中國的貿易戰
美國巨頭敗退新能源:電動血裁1750人 氫燃料也放棄了
川習會圓滿落幕!中方保鑣"追車畫麵"曝光,肉身保護習
中美"停火"1年:撤芬太尼關稅 對等關稅續停 達3點共識
紐約市長選舉:曼達尼領先10個百分點 差距縮小中…
川普緊握習近平講悄悄話!全網瘋猜講什麽
紐時看川習會:川普贏了麵子、輸了裡子
又有運毒船被美軍炸了 這次死了4人 赫格塞斯曬視頻
特朗普送習近平上專車 握手耳語後拍背道別(視頻)
批評特朗普像非洲獨裁者 諾獎得主被通知吊銷美簽
“99%中國電車車主下一輛還考慮買電車”
特朗普稱將下令美航母改回蒸汽彈射,專家解析
文學城新聞
切換到網頁版

兩年內第三次登陸 馬英九“逆風而行”有哪些看點?

海峽導報 2024-12-12 08:14:38
馬英九再次“登陸”,是賴清德上台之後的首次大陸之行。

台陸委會揚言“處罰”馬英九基金會言猶在耳,昨日上午,國台辦與馬英九基金會幾乎同時宣布了一則消息:馬英九將於12月18日至26日率“大九學堂”的台灣青年學子,赴黑龍江出席“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活動並到四川成都參訪。

▲台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

在民進黨千方百計阻撓兩岸交流的當下,這將是馬英九的第三次訪問大陸行程,可謂是“逆風前行”。與前兩次相比,這一次馬英九“登陸”有哪些看點?或許可以從三個方麵來觀察與比較。

首先是時空背景上的異同。前兩次,馬英九分別於2023年3月和2024年4月“登陸”,那時還是蔡英文在台灣地區“執政”。尤其是其首次“祭祖之旅”,有著重要曆史意義,馬英九成為1949年以後首位訪問大陸的台灣地區卸任領導人。而這一次,則是賴清德上台之後馬英九的首次大陸之行。

換句話說,由於賴清德頑固堅持“兩岸互不隸屬”的“新兩國論”,如今的兩岸關係更加凶險,兩岸僵局更加“冰凍”,台海局勢更加複雜,而馬英九再次“登陸”,是希望憑借自己的“高度”與影響力,繼續推動兩岸交流,為緩和台海緊張竭盡所能。這是很了不起的事,大陸當然非常歡迎。

其次,馬英九這次具體行程安排會有什麽“特色”?馬英九每次“登陸”的行程、每一個參訪地點,都有深刻的意涵。比如,第一次登陸的“祭祖之旅”,馬英九除了赴湖南祭祖外,還包括前往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憑吊,赴長沙南嶽忠烈祠、湖南受降儀式所在地、重慶張自忠烈士陵園,以及拜謁南京中山陵、在上海參訪四行倉庫抗戰紀念館等等。

第二次登陸,無論是廣東、陝西還與北京,三地都具有高度的兩岸連接意義。以廣東為例,中國國民黨總理孫中山就是廣東人,黃埔軍校、中山大學由孫中山創辦,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與國民黨有著緊密的曆史精神連接。馬英九赴陝西參加清明公祭軒轅黃帝典禮,同樣寓意深遠。

馬英九祭祖,當然是慎終追飲水思源,是發揚中華文化傳統;拜謁中山陵、黃花崗七十二烈士墓與參訪抗戰遺跡等,則是在探尋兩岸共同曆史記憶,從曆史和文化領域固緊兩岸聯結,找到兩岸共鳴點。當馬英九在南京中山陵高呼“和平奮鬥、振興中華”時,感動了無數的兩岸中國人。他也曾公開說,大陸和台灣是中國的兩個地區,兩岸同屬一個中國!這樣的表態,在民進黨不斷“去中國”的政治操作背景下,意義非同尋常。

▲2023年4月1日,在湖南省湘潭縣茶恩寺鎮雙陽村馬家祖墓,馬英九先生在獻酒。 新華社

那這一次,馬英九除了出席“海峽兩岸青年冰雪節”活動,在黑龍江、在四川,還有哪些行程呢?目前尚未公布,但相信會有精心設計與安排。

再一個觀察點,當然是馬英九這次訪問大陸將有哪些重要會見,會不會再次走進校園,這也是兩岸輿論關注的重點。走進大學校園,增進青年人之間尤其是大學生的交流,是他前兩次“登陸”共同的主題。

總體上,馬英九在兩岸關係中有他特殊地位與重要貢獻。比如,他在台灣“執政”的八年中,堅持“九二共識”,在雙方共同努力下,開創了“大交流、大合作、大融合、大發展”的嶄新局麵,成為1949年以來兩岸關係最好時期。

麵對民進黨否定“九二共識”,在台海兵凶戰危情勢下,馬英九雖然早已卸任,但他在促進兩岸和平的道路上勇敢向前,不懼被民進黨“抹紅”,盡其所能傳遞“要和平,要發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兩岸主流心聲,堅信多一分接觸,兩岸就多一分情誼,友誼越深厚,兩岸衝突發生的幾率就越低。

從青年交流著眼,謀兩岸長久和平——這是馬英九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