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門三天損失兩千,開門迎檢或被罰五萬”
文章來源: 正麵連接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原標題:一場事先張揚的消防檢查
“當地不存在為逃避消防檢查,店鋪大規模閉店情況。”
11月底,潮州和汕頭的很多商戶關門停業。社交媒體傳聞,國務院巡查組要到潮州和汕頭開展安全生產和消防檢查,如不合格就會罰款。傳言中的罰款金額從幾千到數十萬不等。
傳聞多是微信截圖,從抖音傳到微博、小紅書,迅速發酵、蔓延,又與線下的風聲一起,編織成一個密不透風的巨網。商戶們害怕被罰,卻不知道怎麽做才能避免被罰,隻好躲避。
11月23日到27日,我們來到潮州和汕頭,試圖還原和理解這場風波。
今日店休
11月20日至23日,網傳的街景影像中,潮州商家“集體關門”:多家工廠停工,沿街相連的商鋪大門緊閉,路上連車輛和行人也少見。網上流傳各種卷簾門上的閉店告示:老板心情不好,今日店休;豬腳被偷,休息一天;夫妻吵架,休息一天;怕鬼,今天休息。
還有潮州古城最著名的牌坊街,不少商鋪閉店,明顯比平日蕭條。牌坊街是潮州最為吸引遊客的景點之一,22座牌坊列於中間,兩側是騎樓建築。一位抖音用戶在視頻中笑稱:“今晚的牌坊街是真的來看牌坊的,大年三十都沒這麽安靜。”她的鏡頭裏,隻有高大的牌坊矗立在街道中央,兩旁商鋪大門緊閉,往日熙熙攘攘的遊客也不見了。
那時,潮州正在經曆一場全國性的安全生產和消防檢查。今年11月,22個國務院巡查組陸續進駐全國各省份,坊間稱之為“國考”。廣東省的檢查時間為11月19日至28日,巡查城市為潮州和汕頭。
商家“集體關門”是因為一些罰款傳聞。根據網傳抖音截圖,一個IP地址為廣東的用戶稱,一個滅火器外麵賣五六十,但如果由相關部門來整改,就會變成兩三百。另有自稱是潮州商家的用戶在微博評論區發言:抓到就罰好幾萬,不開門一天損失才幾百,“我們不敢開啊”。
抖音、微博、小紅書、微信的搜索頁麵
巡查組的到訪時間在社交網絡流傳:11月20至22日在潮州,23至27日轉移汕頭。商戶也多在這個時間選擇關門。
11月23日至24日,我們走訪了潮州郊區的2家工廠和市區的10家商鋪,另於25日至27日到汕頭訪問2家工廠的相關人員,並向5家商鋪和多名市民了解情況。
22日是網傳巡查組在潮州的最後一天,23日,潮州市區的商鋪已恢複正常營業,景區遊客依舊很多,我們隻能從當地人的描述中窺見前幾日街頭的蕭條。例如,21日下午三點多,有市民開車出去找食,轉了半鍾頭,沒能找到一家開門的餐飲店,隻好回家吃速食麵。他的妻子則在22日收到外地朋友發來的疑問:你們潮州是怎麽了?
23日我們抵達潮州市彩塘鎮時,許多工廠也已複工,但工業區附近的餐飲店仍有不少關門停業,路上的貨車也比平時少很多。彩塘鎮的工業以不鏽鋼製品為主,一位附近城市的不鏽鋼原料廠經理說,過去三天,潮州的客戶都讓他們暫停送貨。
我們遇到的商家和工廠,在這次檢查中都沒有被罰款,但大家都被朋友透露過有人被罰的傳聞。他們大多選擇關門避檢,短則一天,長則三天;他們也都提到了這幾年生意難做、營業額下滑的情況,因此不願意冒被罰款的風險。
從微信,到抖音,再到微博
這場傳聞的風波中,大多“官方”消息最初以微信截圖的形式流傳。一張微信消息截圖稱:“國考”將於11月19日到廣東考核督查,20日到22日在潮州明察暗訪,每天了解20家企業。這條信息被多名抖音用戶轉發,繼續以視頻形式傳播。
一張發給多位企業負責人的微信消息也被截圖傳播,消息裏建議不合格的企業先暫停生產、關閉廠門、注意陌生人到訪,如被查到不合格,將會罰款5萬元,甚至封廠。
隨後“罰款”的消息開始蔓延開去,在抖音、微信等平台發酵。傳言中罰款的金額也在上漲,一張微信群聊截圖中,有工廠員工“聽說”,當地某家不鏽鋼企業被罰50萬。盡管當天晚上,該不鏽鋼公司已在抖音賬號上辟謠,但是那張群聊截圖仍在之後幾天裏繼續傳播。
在網絡傳聞中,最為人知的其中一條是,一家賣粿汁(另有人說是粿條)的小店被罰了三萬(也有人說兩萬)。22日,一名賣白粥、粿條和麵湯的店家發了當天營業的抖音視頻,評論區幾乎都在“勸關”:“這營業額都不夠罰款的”“一次罰幾萬,一年白幹”“等會罰你又頂不住”“不要撿芝麻丟西瓜”……
傳出來的還有Excel表格截圖。多家潮州工廠被檢查的項目被羅列出來,“不合規”的地方被標紅,格外刺眼。例如,消防栓前雜物堵塞、安全生產資料缺失、沒有安裝可燃氣體探測報警器、危險化學品存放不規範等。另一張“不合規”的截圖,因其強烈的本土特色引起潮汕群眾的熱議:土地神旁應設置滅火器,周圍半徑1.5米以上禁放物品。
但很快,不允許企業“關停拒檢”的消息也以微信截圖的形式傳了出來。其中一張寫道:“昨天我區出現大麵積企業關停拒檢,已經引起社會輿情,並受到上級領導嚴厲批評。剛剛上級再次強調,不能再出現企業故意關門停產拒檢情況。”
另一張微信截圖稱:“沒有正當原因,不能擅自關門停業……如果關門停業拒檢,政府也照樣能開門檢查,照樣能發現存在的隱患問題,照樣得整改,照樣能問責。”
“關門潮”的消息從抖音繼續傳到其他平台。有微博大V發布了幾張關於“潮州商戶關門”的抖音截圖,該微博在22日下午2點達到300多條轉發、2000多個點讚,目前“暫無查看權限”。
11月25日至26日,汕頭市區部分關門的商戶在門上貼著告示
一個謠言的破滅
21日早晨,潮州古城北邊的商戶中間出現了一條傳言:
某店老板A清早運動回來,看到一輛消防巡邏車停在自己店鋪附近,他惴惴不安,不敢去開門營業,又返回繞了一大圈。另一條街道的肉丸店老板聽說了這件事,又轉告門對麵的涼果店老板陳璿。但此時的消息變成:他們查到A那裏了,A隔壁賣茶的也關門了。陳璿早上看到過巡邏車從店門口經過,心裏警鈴就已響起。她和肉丸店老板都決定關門。
陳璿關店後,和丈夫回鄉下老家。在那裏她又聽說,一家小吃店被罰了3.8萬。一旁有人反駁:不止呢,罰了5萬。傍晚回到潮州市區,她走進牌坊街幾家熟人店鋪,大家仍在討論這場風波:早上有人被查到店裏有煤氣罐,一罐罰3千還是5千;商鋪裏有床位,也要罰幾千。
牌坊街的一家肉丸店自20日起關了三天。老板聽聞,朋友的朋友的粿條店,被罰七千;一家賣雞翅的被罰2萬多。根據他聽到的消息:那些人進來,不聽你解釋,直接罰。
11月22日晚七點多,陳璿一人坐在鋪裏。九點多,隔壁店小妹給她發來微信:姐,你知道B被罰款了嗎?B是潮州當地一家小有名氣的芝麻茶店,陳璿認識這家老板。
沒聽說啊!陳璿一驚,早上還問過她要不要一起去出去玩,對方說關了鋪,準備要回老家。小妹透露了更多細節:檢查的人來,看她沒開門,打電話叫她來開,結果罰了15萬。小妹的消息來源是一位在親戚家碰到的朋友,朋友的消息則來自抖音。
23日開店後,芝麻茶店的罰款傳聞仍飄在陳璿周邊。一位共友告訴她:不是,沒罰那麽多,隻罰了5萬。陳璿又轉述給隔壁小妹。
這晚,我正在陳璿店裏坐著時,小妹急匆匆開著電動車歸來。她透露,有人正在離他們四公裏的地方檢查,那些人穿製服,現場還有車輛。早些時候,陳璿從別人處聽說,領導們昨晚開會到淩晨,為了應對商戶關門避檢,他們要“搞突襲”。這和小妹的消息相互印證,陳璿更確信了。
陳璿隨即收拾東西,準備關門。她打烊後,我們一起去了那家芝麻茶店。屋內十幾張桌子幾乎坐滿,門外取餐的地方還排起隊。後來老板忙完,到我們桌坐下。陳璿順勢問起罰款的真假。
老板搖頭:沒有的事,造謠的。她出去旅遊了,店鋪也關了兩天,這天剛開。“是別人看我們生意太好,說衰喏。”她說。
11月23日晚,潮州古城的牌坊街已恢複往常的熱鬧
我們到汕頭的時間,正值傳聞中巡查組來檢查的階段。25日,化工廠老板周浩一整天都在猶豫要不要停工。直到下午五六點,好幾個同在汕頭的客戶都給他發來消息:不要送貨過來了。也有同行問:我這邊要關門了,你還有沒有在開,你要注意啊。氛圍突然緊張,周浩打電話給廠長,關廠。25日開始,他們工廠停工兩天。
同一天,在五金廠工作的張琴來上班,發現工廠沒開機器,隻做些包裝工作。廠裏特別交代一件事:隻要有人進入,隨時鎖門;有人按門鈴,也不能隨便開門,要看看監控,是不是“可以見”的人。主管後來和她說:隔壁廠的人透露,工業區有人來通知,“不能開門”。中午,她的同事照常去外麵買飯盒,找了半小時,還沒買到——周邊的小吃店,從23日起就都陸續關了。
26日,我與受訪者約在汕頭郊區一家飲品店見麵,就在我剛點完單不久,老板突然把卷簾門拉下關好。他說,外麵好像有人在查消防。27日,一名在汕頭出差的男性在客戶工廠門口被保安阻止進入,對方誤以為他是來暗訪的便衣。
11月25日下午,汕頭小公園景區
如何成為一個不信謠不傳謠的人
根據我們的走訪,一個普通潮汕商戶的消息來源是手機(抖音、微信群、朋友圈)和身邊的人。他們要怎麽做才能核實傳聞的真假呢?
罰款風聲盛傳後,來自官方的聲音隻有各類辟謠。23日中午,潮州當地相關部門向海報新聞表示:“隻有個別幾家商戶,因為自身原因關門停業,不是為了逃避檢查,目前都已經正常開業了。”
其他廣東或本地媒體對此鮮有報道。一名駐當地的記者私下表示,他們內部沒怎麽關注這件事,隻出了警方辟謠的文章。南方網在23日下午發布的稿件則以“以訛傳訛,多已正常營業”為題,同時相關部門在采訪中表示:“當地不存在為逃避消防檢查,店鋪大規模閉店情況。”
24日晚,潮州公安局公布了對部分傳聞(如“被要求整改並需交38000元”“開麵包店的給罰了五萬元”等)的辟謠,並對五人處以行政處罰。汕頭一男性也因在微信群稱有餐飲店被罰數萬,被汕頭公安核實為不實消息,並予以行政處罰。
24日,潮州應急管理局和汕頭應急管理局向財新表示,這次國檢巡查期間,沒有企業被罰款。
但很多人不再相信這樣的辟謠告示。一條轉發辟謠的抖音下,高讚評論說:“你看,問題解決”“印象最深的一次辟謠是武漢出現不明原因肺炎”“武漢那年被抓了8人”。
11月25日下午,汕頭小公園景區
除了罰款,商戶們的恐懼還來源於對消防檢查標準的疑惑,他們不知道對方會挑出什麽問題,不知道自己做得對不對。
煤氣瓶,即多數餐廳使用的液化石油氣罐,是這次檢查中潮州商戶們提起最多的罰款緣由之一。前文提到的肉丸店老板說,如果被發現有煤氣瓶,一瓶罰5千;陳璿聽到的消息也說,一瓶罰款3千或5千;也有人說,一家店內不能放置超過4瓶煤氣瓶。關於煤氣瓶和灶具之間的距離也有規定,有的商戶說至少要超過兩米。
並非所有商戶都被叫去接受過消防培訓,像陳璿和她周邊店鋪的老板,對規定的了解僅來自牆上貼的《消防安全責任書》:嚴格遵守消防法規;必須有煙感報警器、應急照明燈、簡易噴淋和幹粉滅火器;場所內不得違規住人……
為了掌握關於煤氣瓶的完整規定和罰款金額,他們需要首先在中國政府網的“國務院公報”中,查閱全文七千多字的《城鎮燃氣管理條例》。其中第四十九條寫明:燃氣用戶有不合規行為的,由相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對單位和個人可分別處10萬元以下和1000元以下罰款。
此外,還要在廣東省人民政府網站的“政務公開”—“文件庫”—”“政策法規庫”中,找到近六千字的《廣東省燃氣管理條例》。其中第二十七條第一項指出:餐飲等行業的生產經營單位,應安裝可燃氣體報警裝置;否則由縣級以上政府相關部門責令改正,處五萬元以下罰款,若逾期未改,將處以更嚴厲處罰。
還有第二十八條第七項: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使用超期限未檢驗、檢驗不合格、無技術檔案或者報廢的氣瓶充裝的燃氣。違反者也由相關部門責令改正;逾期不改,對單位和個人可分別處十萬元以下和一千元以下罰款。
關於煤氣瓶的存量,需要到廣東省地方標準《小檔口、小作坊、小娛樂場所消防安全整治技術要求》中第七項找到:存放裝載量為15kg的氣瓶不應超過2個。
最後,如果商戶們在百度搜索“灶具和煤氣瓶的距離”,會得到以下幾個相互矛盾的答案——
“臨沂消防”的B站視頻指出,在餐飲和家庭廚房,二者“不應小於0.5米”。
百度的AI采購助手“愛采購尋源寶”稱,“應保持在1米以上”。
新華社發布的視頻中,廣西桂林消防救援支隊的指戰員則表示,在餐廳吃飯,桌下的煤氣罐和桌上的灶具需保持“兩米以上五米以下的距離”。
11月25日下午,汕頭小公園景區
如何成為一個不心虛的人
開涼果鋪的陳璿在去年年底經曆了一次本地的消防檢查,她收起了床位,也按規定配齊了消防“四小件”:滅火器、煙霧報警器、噴淋、應急照明燈。那次他們陸續來了三趟,直到陳璿整改完成,才沒有再來。
但今年她依然選擇關門避檢。我問陳璿,你消防設備都有,為什麽還怕呢。“別萬一遇上,挑些毛病出來。”她說,“他們說要罰多少,聽著就怕到要死。生意又難做,要是被罰……”
一些商戶為了心裏有底,付出了更高的成本。他們的“四小件”是由檢查部門指定的機構來負責安裝的。
潮州市區一家單層二十平方左右的金鋪在去年接受過整改。那時消防的人總來,老板決定好好整改:“咱全部做還給他。”對方指定了專門做消防設備的機構——一樓做了消防栓、噴淋、水管、防火牆、通往二樓的防火門等設施,樓上也做噴淋,還有逃生窗,花了一萬多。
鄰市揭陽一家工廠也把消防設施交由和政府合作的第三方。跟著政府行事,對他們來說是最保險的。該工廠主管說,要是發生火災,性質也不一樣,他們的消防設備是被認證過的。
他透露,煙霧報警器,外麵幾十塊,手機能監測;第三方安裝的,一個幾百,每年還要服務費——後台監測到火情時,第三方公司會電話通知工廠負責人。他明白這其中的門道:“肯定有些錢要讓他們賺的,要是沒有,到時候(檢查)這不過關,那不過關。如果是合作的公司,他就會說,好,完成了。”
但就連他們這樣按要求安裝消防設備的工廠,也不想直麵檢查。他們相信消防檢查的標準“可輕可重”,很難統一。之前當地部門去檢查時,他們工廠也會停工。“你要來查,來坐、來喝茶,都好啊。沒在做(開工),被查到,那如果有問題,就來整改;如果在做,被查到,那事情就大了。”他說。
11月25日,汕頭街頭
“上麵”,“中間”,“下麵”
來檢查消防的到底是什麽人?很多人說不出。有人知道是國家派人下來了,也有人說是省裏的人。對普通商戶來說,不管來的是誰,總之是“上麵”。
當地人的目光和攝像頭對準了他們——隻要一出現,立刻就會被發到網上,像追星一樣。陌生的人們在小紅書上實時報告他們的位置,互相透露消息,盡管很多是“聽說”的。抖音也出現許多圍觀檢查的視頻,畫麵中有的穿製服、有的沒穿,往往看不太清麵孔,卻會有大量行人、開電動車的人停下看熱鬧。
對商戶來說,麵目比較清晰的是一些基層管理人員。“上麵”下來檢查的一周前,工業區的管理人員去了張琴上班的五金廠巡視。他們簡單看了看,說:消防設備太少,電動摩托不能停廠裏,廠裏不能住人。還落下一句:之後還會來檢查。
過去,他們也常來,張琴覺得他們總是“裝模作樣”,讓工廠負責人在“安全生產”的條款上簽名,但至於到底有沒有做到,他們不管。他們也負責傳達“上麵”的指示和任務,例如市裏要來檢查,或其他地方有火災發生的時候。
事後,這些行動常常“不了了之”。這次提前巡查也是一樣,他們沒有再來過。張琴的同事們,仍把車子停在廠裏——放外麵可能會被偷,今年的形勢讓他們更感到危險;住廠裏的人依舊住著——廠子需要有人看管。一切如常,但多了幾個幹粉滅火器。
有的檢查和整改也讓人猜不透。去年,相關部門把陳璿裝在店門口的水龍頭給“擰”掉了,沒解釋原因,隻說影響市容,不讓在門口安裝,“上麵有人來查”。原本,門口的水龍頭是她們自己裝的,方便洗手、拖地時用水。
周浩經常打交道的是村幹部和鎮幹部。這些幹部們和當地的工廠老板幾乎都相識,那是一個相對平等的熟人網絡——甚至有的人平日還有往來,私下喝酒、打麻將。
周浩曾經為了應對檢查在暗中打點。檢查者通常是區幹部、鎮幹部,“一個人幾百塊錢”。但他不能直接給對方,而是需要給村幹部,讓他們作為中間人,從中協調。他解釋其中的運行規則:他說你不過關,之後要去向上級通報,那如果他不通報,你是不是就過關了?
這次“國考”期間,村幹部也通知了周浩的工廠,鎮上某部門的人要來檢查。他們來之前,工廠員工先把裝滿汙水的水池遮擋起來。這種違規的排汙方式,當地領導一直知道,但很少說什麽,也沒有真正做什麽。那天他們到處看一看,就走了——和沒來過一樣。
但“上麵”的人會怎麽做,周浩拿不準。這次不再是他們過去熟悉的、有中介打點的檢查,而是高於基層、從未有過應對經驗的“上頭”,他們沒有斡旋餘地。
他還聽說,這次巡查有任務指標,每個行政區域規定了要查多少。基於經驗,他覺得很可信——疫情的時候,村裏也有打疫苗的指標。而他認為,一旦被查到,就“跑不了”——傳聞中,檢查、查封、罰款是一條流水線。“你對一個東西的信任感完全沒有之後,它又有很大的權力,你會對他產生莫名的恐懼。”為了避免迎麵被查,他們選擇先關門。
11月25日,汕頭街頭
在潮州某工業區,平日貨車運來原料後,工廠要派叉車(叉式起重車)到公路邊接,把原料搬回廠。但20日往後幾天,這裏幾乎看不到叉車和貨車的身影。工廠C從20日開始停工三天,工廠D則在21日停工一天,附近的其他工廠也相繼停工。
很大一個原因,是他們聽說要查叉車——一張很早就傳出的“國考”通知中,當地政府提及:這次涉及特種作業人員證件的檢查,包括“所有工廠的叉車必須入牌,叉車工要有叉車證”。但當地大多數工廠都沒有。過去,他們被默許這樣運作。
“這小地方,農村,(平時)叉車沒牌沒證也沒人抓。”工廠B老板說,他們那找不到幾個有牌的。叉車暫時不敢用,也就沒法收貨,再加上行情一般,很多工廠也就停了。他透露,那幾天他們鎮上八成的工廠都有停工。
這次工廠停工期間,一名潮州本地的政府人員被要求去“下麵”,了解“真實情況”。領導說,這樣才能去和上麵匯報。這位政府人員去了工業區,打電話給工廠,勸說這次檢查是“沒關係”的:老板啊,你們怎麽了,有人通知你們關嗎?
對方否認:我們這兩天出去玩了。
文中陳璿、張琴、周浩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