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開戰將引發經濟危機,美國尚未做好準備

文章來源: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被閱讀次數



台海開戰將引發經濟危機,美國尚未做好準備

2022年,一名台灣軍人。

12月,中國在台灣周邊海域舉行了近30年來規模最大的軍事演習,凸顯出美中關係全麵破裂的風險日益增大。全麵入侵台灣是可能發生的;2023年,中情局局長威廉·伯恩斯指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中國軍隊做好在2027年前入侵台灣的準備。

那不是習近平唯一的選擇。他可以利用其規模大得多的海岸警衛隊和軍隊實施“隔離”,隻允許商船和商業航空公司按照中國的條件進出台灣。這一戰略將與北京在南海的行動如出一轍,在那裏,中國海警正試圖控製屬於美國條約盟友菲律賓的水域和環礁。

中國聲稱台灣是自己的領土,如果中國在台灣問題上強行展開對抗,美國將需要做出果斷反應:其影響是巨大的,可能包括一場比新冠大流行造成的衝擊更為嚴重的全球經濟危機。

現在,美國還沒有準備好。

正如眾議院小組去年的一份報告所總結的那樣:“麵對與中國發生衝突的經濟和金融影響,美國缺乏應急計劃。”

這種缺乏準備必須成為兩黨優先考慮的問題。新一屆政府必須與國會和盟國政府合作,製定一項明確的計劃,以美國的經濟領導地位為基礎,清楚地勾勒出危機期間和危機後全球經濟的願景。

最明顯的經濟影響與半導體有關。台積電生產了世界上90%的最先進的計算機芯片。有些芯片目前在亞利桑那州生產,但該公司最尖端的芯片仍在台灣生產。從汽車到醫療設備等行業都依賴於這些芯片;如果台灣的芯片生產陷入癱瘓,全球經濟將陷入嚴重衰退。如果台積電的工廠落入中國手中——中國也同樣依賴台積電的芯片——北京可能會奪取競爭優勢,包括在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方麵,令美國和歐洲的製造商隻能聽從擺布。

但是,入侵或隔離台灣的經濟意義遠不止於半導體生產。有兩項承諾構成了印太地區經濟秩序的基礎:首先是美國在1979年的《台灣關係法》中警告,任何威脅台灣政治或經濟自主權的暴力行動都將是美國“嚴重關切”的問題。其次是中國在1982年承諾通過和平手段實現與台灣的統一,習近平本人將此稱為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一部分。

如果美國未能對入侵或隔離采取行動,包括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和菲律賓在內的盟國將更容易受到經濟脅迫的影響。美國與其最親密盟友的關係將受到質疑。

因此,美國需要為任何台灣危機製定經濟應急計劃。

美國對伊朗和俄羅斯實施的經濟製裁從表麵上看似乎很有吸引力,但由於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類似的破壞中國貿易能力的措施將會弄巧成拙。

事實上對中國實施全麵製裁會破壞國際經濟體係,而國際經濟體係正是美國所要保護的。盟國和中立國家都可能拒絕與美國主導的製裁機製合作,因為遵守製裁會給本國經濟帶來巨大損失。許多美國人會覺得消費品價格可能上漲是難以承受的。

我們的領導人必須麵對現實:中國不能被邊緣化,也不能被逐出全球經濟。相反,美國需要一個積極的願景——在台灣危機中如何應對,以捍衛全球經濟。這樣一個計劃涉及三個關鍵要素。

任何台灣危機發生期間和之後,市場都將處於恐慌狀態。美聯儲將需要與其他國家的央行協調提供流動性,以防止全球金融崩潰。為了維持企業對國際貿易體係的信心,美國及其盟國應該建立並資助一個經濟安全合作委員會,向除流氓國家以外的所有國家開放。該委員會將把對成員國的財政支持與一個執行以美國國家安全利益為基礎的貿易政策的框架結合起來。

華盛頓還必須與盟友合作,將美國和其他國家嚴重依賴的關鍵產品的生產迅速轉移到中國以外的地方,包括活性藥物成分和無人機等等。(去年9月,眾議院通過了《生物安全法案》,目標是在生物技術領域與中國進行戰略脫鉤,但該法案在參議院陷入停滯。)

為了減少對來自中國的非關鍵消費品——烤麵包機和玩具之類——的依賴,美國應該采取循序漸進的方法。對中國進口商品征收可預測的、逐步提高的關稅,可以引導製造商、進口商和零售商將生產轉移出中國,同時不會造成突然的通脹壓力,這與特朗普提議的威脅立即征收高關稅以換取讓步的做法不同。華盛頓不應該試圖指導非關鍵商品的生產。相反,它應該努力創造一個公平的競爭環境,允許各國競相吸引從中國轉移出去的生產業務。

實現這一願景並非易事。中國很可能會進行報複,包括懲罰在華的外國公司。盡管如此,建立一個包容性的經濟安全框架將是抵禦貿易和金融市場中斷威脅的最佳防禦。為了維護國際團結,以美國為首的聯盟需要援助所有成為中國經濟脅迫目標的國家。

為這類支出而獲得政治上的支持並非易事。合理的第一步應該是國會就台灣問題的對抗所帶來的經濟影響舉行聽證會,最終目標是起草在危機來臨時可以立即生效的法律。

無論答案是什麽,華盛頓需要在事情發生之前解決這些問題。請記住:如果中國入侵或隔離台灣,它的目標不僅僅是這一個島國。它將試圖強行重塑印太地區秩序,破壞以規則為基礎的全球經濟。如果沒有計劃,台灣危機有可能破壞美國繁榮與安全的基礎。

查看評論(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