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越高越難找 “白領衰退”席卷美國 科技業成重災區
文章來源: 數位時代 於
- 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新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以往社會多是認為藍領階級的工作更容易被取代,然而現在美國出現辦公室工作越來越找的“白領衰退”,科技產業更是重災區。
賺得越多、坐得職位越高,工作就越難找的“白領衰退”(white-collar
recession)趨勢已經席捲美國。(Canva)
賺得越多、坐得職位越高,工作就越難找的“白領衰退”(white-collar
recession)趨勢已經席捲美國。坐擁高薪的白領階級變得供過於求,反倒藍領、技術工人的飯碗更有保障,而科技界更是僧多粥少的重災區。
根據《Layoffs.fyi》的統計,2024年迄今科技公司總計裁員約14.7萬人,這個數字乍看之下似乎較去年的26.4萬、前年16.5萬的規模已有所放緩,但科技界工作難尋的狀況似乎並未好轉,特別是薪資優渥的族群要找到工作更是難上加難。
當然,並非所有白領工作都受到影響。《福布斯》指出,政府機構、醫療及AI等特定領域人才仍然炙手可熱,不過以往作為高薪象徵的金融、科技領域人才,都因為這波白領衰退陷入困境。
科技職缺大幅衰退,高薪人才難找工作
根據《Business Insider》報道,在eBay工作13年的喬恩.巴哈(Jon
Bach)今年初被解僱,原先他氣定神閒,相信有著30年科技業經驗的自己要找到下一份工作肯定易如反掌,卻被現實狠狠教育。
巴哈總共投了135份職缺,其中91份杳無音信、42份遭到拒絕、2份接到電話,沒有任何公司決定錄取這位經驗老道的工作者,讓他不禁懷疑人生,“我對自己的評價有偏差嗎?”
28歲IT主管哀見求職市場殘酷 前Amazon主管提一卑微提問隻為獲聘
行銷科技公司TechTarget曾提到,
資訊產業、專業及商業服務業在截至2024年3月的過去一年裏,縮減超過40萬個職缺,佔美國減少職缺的一半以上。
而這兩個領域是高科技領域的重要僱主,包括電腦係統設計師、資料科學家和其他科技職位。
LinkedIn透過追蹤用戶工作變換,也發現出類似的趨勢。2018年至2024年間,資訊科技領域的職缺縮減了27%之多、產品管理也有超過23%的下滑,品質保證(QA)則影響最嚴重,有著32%以上的下滑。
LinkedIn追蹤用戶工作變化發現,許多科技職缺都出現大幅下滑。 (數位時代授權使用)
職缺搜尋引擎Indeed同樣能看到相似的情況,醫療領域的職缺自疫情以來成長80%以上,而軟件開發人員、資料分析師、資料科學家、資訊科技營運等職缺則減少了80%。
且薪水高的比薪水低的職缺更難找到工作,資金管理公司Vanguard今年發佈的一份研究指出,年薪5.5萬美元下職缺的招募率(新員工佔當前員工比率)保持在1.5%,仍高於疫情前的水準,然而年薪9.6萬美元以上的職缺,招募率隻有0.5%,不到疫情大擴編時期的一半,是近10年來最慘的數據。
企業太癰腫、員工不辭職,都讓職缺變少少
至於為何科技公司白領職缺大幅減少,一部分原因是先前企業過於害怕疫情下的人才流失,加上疫情後的反彈開始大舉擴編。
LinkedIn就發現,2022年產品經理招募增長89%、人資專員招募增長79%、工程師的招募也增長43%。然而當經濟下滑時,企業便會意識到自己招太多人了。有的企業會選擇一口氣大裁員,將團隊規模調整到合適的數字,不過多數企業的作法都較為溫和,通常是少量裁員結合凍結招募、遇缺不補等措施,慢慢減少員工數量。
不過這又遇到另一個問題,度過疫情下的大離職潮後,企業發現員工不太離職了。人們開始注意到總體經濟環境不是太好,職涯的選擇上更為保守,過低的流動率甚至成為公司煩惱。這股不離職風潮也延續至今,人資軟件公司Visier透露,其科技公司客戶的自願離職率今年不到20%,遠低於2022年近27%的水準。
《Business
Insider》還認為,AI對工作的輔助可能也影響到了白領職缺,有研究指出,在AI輔助下工程師能提升超過50%的工作效率。Google今年便在財報會議上透露,現在超過4分之1的程式碼是由AI生成的。
白領衰退(數位時代授權使用)
這種種因素都使得科技企業開出的職缺越來越少,人資軟件Greenhouse的資料顯示,其客戶平均每個職缺收到的履曆從2021年底約84份,到現在已經成長至220份以上,有著接近兩倍的漲幅。
在普遍觀念下,要求學曆較低、偏向勞力付出的工作往往更容易被取代、剝削,但現在兩者狀況反轉,原先坐領高薪的職位反而越來越難找到下一份工作,AI還讓許多辦公室技能可以輕易被取代。
不過可以慶幸的是,最壞的時刻或許已經過去,計算技術產業協會CompTIA發布的職缺已較去年底有著超過50%的增長,雖然仍不及以往水準,但似乎可以樂觀相信,企業開始擴大招募,重新僱用這些白領人才。